钟繇曾学习蔡邕书法,其《九势》到底说了啥?通俗易懂与您谈笔法

前有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后有王充“自然元气说”及蔡邕《九势》“书肇于自然”,从三个命题中可以明显看得出,都在力求将“自然”作为思想论述的原点。接下来我们就蔡邕“九势”中的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进行逐一分析。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本文作者:语默,号不知先生,字以少。)

钟繇曾学习蔡邕书法,其《九势》到底说了啥?通俗易懂与您谈笔法

第一是“转笔”:“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如何来区分转笔呢?拿“折笔”对比而言,“转笔”无“折”,需要圆转地运笔。“转笔”多用于篆书,以小篆为最多,隶书、草书次之。接下来“左右回顾”就更为通俗易懂了,就是说在运笔的时候,笔毫适宜左右圆转运行。什么是“节目孤露”呢?以自然界中的树木为例,树木枝干交接处即为“节”,而纹理不顺的位置称为“目”,而“孤露”就是孤立地显露。

第二是“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锋”按照通常的理解就是“藏头护尾”。藏锋的运笔方法就是在起笔或收笔处,笔画准备左行要先向右运笔,而当笔画运行到左端的时候需再向右回笔。

钟繇曾学习蔡邕书法,其《九势》到底说了啥?通俗易懂与您谈笔法

第三是“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藏头”即藏锋,如我们通常说的“中锋”行笔,应是同一个概念。“圆笔属纸”就是毛笔逆落藏锋,并顺笔势按下去,然后平铺在纸上,笔心需常在点画中运行。

第四是“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在点画笔势已尽的时候,需要用力回收笔锋。

钟繇曾学习蔡邕书法,其《九势》到底说了啥?通俗易懂与您谈笔法

第五是“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在永字八法中撇画称为“啄”,捺画称为“磔”。王羲之曾说“啄不可缓,缓则失势”,与此处所论是同一道理。“趯”是笔画竖钩的“钩”,也就是竖画下行后,应先“蹲笔”,再行“趯”,就像踢脚的动作。总而言之,“疾势”出于短撇与波画之中,又在竖画笔触之内。

第六是“掠笔”:“在于趱锋峻趯用之。”“掠笔”即永字八法中的长撇。

钟繇曾学习蔡邕书法,其《九势》到底说了啥?通俗易懂与您谈笔法

第七是“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在运笔中出现的阻力,并运用阻力产生笔势的办法,且行且阻,且阻且行,以形成“涩势”。

第八是“横鳞”:横画“平而不平”,出现鱼鳞片效果,通俗讲就是不能把横画给写“死板”了,要达到“似平而不平”,才算是“横鳞”的境界。

钟繇曾学习蔡邕书法,其《九势》到底说了啥?通俗易懂与您谈笔法

第九是“竖勒”:写竖画需要理解“快慢”关系,简单讲就是在快中找慢,在慢中求快,而不是“刷字”或“画字”那样的运笔方式。就像骑马时候勒马的缰绳,要时刻勒紧。

以上内容仅是在“九势”的基础上抛砖引玉,如能细加揣摩其运笔法则,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书法临帖过程中,假以时日一定会大有收获。据传钟繇学习书法三十年不得法,自学蔡邕笔法后才得以茅塞顿开。就像蔡邕所言“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合古人,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

钟繇曾学习蔡邕书法,其《九势》到底说了啥?通俗易懂与您谈笔法

(本文作者:语默,号不知先生,字以少。诗人、思想者、书画篆刻研习者,著《语默文集》。代表作《世界就在这里》、《思想末世论》、《道德黑洞》、《未来历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