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红色车间”聚力企业发展

自2月17日复工以来,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片繁忙,各类订单已经排到6月份。目前,企业员工数量比去年增加了200多名。

路桥区共有410家规上企业、1200多个生产车间、10多万产业工人,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区95%以上的经济总量。近年来,路桥区紧扣“稳企业、强服务、促发展”这条主线,在民营企业开展百家“红色车间”创建行动,推动党建引领和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打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最后一公里”,实现“两手硬、两战赢”。

截至目前,路桥区已创建“红色车间”企业55家,累计组织党员活动560场次,解决职工困难1275余件次,服务党员职工1.5万余人次,推动企业实现复工复产率达100%。

路桥:“红色车间”聚力企业发展

一线播撒“红色基因”

每天开工前的“学习强国”早课堂,成为豪达汽车配件(浙江)有限公司员工的“加油站”。

豪达公司党支部书记陈世于介绍:“早课堂期间,每位党员利用每天车间早会时间,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主题党日内容,与大家进行共同学习。”

党建如何在车间落地?路桥区坚持“支部建在连上”,按上市企业、规上企业、小微企业等不同层次车间类别,设立车间党支部(党小组);着重针对“一个车间即为一个企业”的小微企业,由园区联建党支部直接管理企业车间党小组,或由镇(街道)下派机关干部担任党建指导员。

与此同时,路桥“红色车间”创建的“标准化”,也让工作有准可依。“我们明确‘红色车间’创建硬十条,整合车间班组园地、学习园地,打造开放式党员职工活动室(站、角),推广组织生活班前班后‘十分钟党课’,实施‘开门搞党建’。”路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党建与经营“双轮驱动”。豪达公司实行党员带头每月开展“分片竞赛”活动,比产量、比业绩、比无差错率、比无事故率,评分最高的生产线,由车间党支部颁发“流动红旗”。

路桥:“红色车间”聚力企业发展

一线激发“红色引擎”

新产品的研发,党员组团攻坚;为优化工艺提升效率,党员们群策群力……源源不断的“红色动能”,为吉利集团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提供了发展保障。

“我们在生产线上设置‘党员先锋岗’,通过亮身份,让党员作表率,让其他员工看到身边的榜样力量,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吉利集团第二党支部书记罗岩斌说。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路桥区全面实施“克难攻坚当先锋”活动,车间党员主动亮明身份,企业党组织班子担任“车间政委”,行政部门党员包干联系车间党小组,建立一批党员示范岗、先锋生产线、党员责任区,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关键环节有党员、关键时刻有党员,党员身边无事故、无差错、无违纪。

据悉,路桥区每年安排300个以上专项指标用于一线员工发展党员,做大做强人才储备蓄水池。并由每名优秀车间党员作为“红色导师”,帮带5至10名“红领青工”,上好“党史第一课”。

去年以来,路桥区民营企业有1200多名职工递交入党申请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45名,发展党员218名。

路桥:“红色车间”聚力企业发展

一线凝聚“家文化”

关爱员工稳一线。路桥区通过“红色车间”创建,在一线帮助解决职工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问题,在车间一线传递党的凝聚力。

“我家里遇到困难,全靠公司伸出援助之手。”“在这里工作,我感觉到被需要、被尊重,很有家的感觉。”台州八达阀门有限公司的“红领1+1工程”,让员工暖心不已。

据介绍,八达阀门企业的所有党员对车间困难职工进行一对一帮扶,帮扶内容包含员工健康、法律维权、公务代办、子女求学、岗位培训、劳动保障等。

不仅如此,路桥区还在员工荣誉评比上下功夫。路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整合‘工团妇’群团资源,组织开展岗位比武、技能竞赛,评选区镇两级‘最美劳动者’‘优秀员工’各550名,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

此外,路桥区通过开展“红色车间”星级评定,营造车间、班组间互学互比、相互竞争的生产氛围,已成功创建35个五星级“红色车间”,20名车间党组织负责人经一线历练成长为初级“红领英才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