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心,柔软的话

我小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外公心疼女儿和外孙女,就把我俩收留了。

按说我们三人一起生活,本应该惺惺相惜才对。可家里却常常吵架。我妈和外公的脾气很不相投。大概是因为离婚了压力大,怨气也大的缘故吧,我妈争强好胜、脾气尤其暴躁,一点小事都会让她火冒三丈。

更别说遇到外公不帮调动工作(我外公当时是个科长,却是个两袖清风不肯谋私利的共产党)、找了个不着调的老伴儿这些大事。他俩就吵得更厉害了。

记得有一次,面对我妈的尖牙利嘴,外公气得不行,甩下一句话就往外走:房子给你们,我不住啦!

我妈才哭着求外公回家。

柔软的心,柔软的话

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

我妈就我一个宝贝女儿,爱我爱到死,掌控起来,又恨不得把我整个人攥在手里。偏偏,我也是个不愿屈就的女孩。从来不听我妈的话,顽劣程度绝不差于小魔丸哪吒。

我的脾气是从我妈的模子里刻出来的,我们俩在一块就像倔驴杠上了犟牛。

考上大学我故意去了另一个城市,迫不及待的离开了那个争吵不断的家。每次妈妈来电话都以吵架收场。交的男朋友妈妈不满意。就连结婚,都是自己登记了才堂而皇之告诉我妈。

毕业以后,我留在了另一个城市,工作、生娃。孩子出生后,我回老家妈妈照顾了我们一年。看着宝贝外孙,妈妈高兴坏了。就那样,我们还是为了断不断奶、吃鱼还是吃肉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方休。

妈妈像个刺猬,狠狠的防卫着每一个人,只有我那刚出生的儿子,能化解我妈身上的硬刺。

一年后,我带着儿子离开老家,养儿儿方知父母恩。老公上班,我独自带娃的日子里,初尝生活的苦涩。我心里常常想起我那相爱相杀的妈妈。想她,又不敢给她电话,害怕打过去就会吵。

同时,为了给孩子做早教,我开始学习传统文化。王凤仪老人说:姑娘要像棉花一样柔软温暖,媳妇要像水一样随圆就方。我一个也不像,用河豚形容我倒挺像。

我开始反思我自己:做一只气鼓鼓、长满刺的河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两个人的较劲就像在两头拧紧的绳子。想要绳子松下来,就得有一个人先放手。张扬刚强这么多年,我累了,为什么不放下呢?憋着一口气硬撑着对我半毛钱好处也没有呀!

我们俩如此刚硬,连在电话里都谈不到一块。于是,我提笔给我妈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告诉她我爱她,告诉她我错了,不再跟她吵了,告诉她我想她了。

柔软的心,柔软的话

在我生日的那天,寄给妈妈的信收到了。

那一年,外公刚去世一年。妈妈大哭一场。后来妈妈跟我说,很后悔为什么没有在外公去世前,好好与他相处,好好陪他说说话。外公离开了,妈妈从此改变了。

她听我劝说去学习传统文化,每周六去听《弟子规》、听《论语》讲座,甚至听佛学讲座。我不知道全班最老、最没文化的老妈怎么坚持下来的。她只是笑着说,上课经常会听到睡着,醒了擦干净口水又继续听。

后来呢?我和妈妈和解,我们相处得越来越亲密。每次回家,我们总睡在一起,聊天聊到天亮,想起往事,又哭又笑,拥抱流泪。

有时候,我会想起那一年春节,外公给我一副春联让我贴上:和和气气,才兴旺哟!

那条春联,横批是:家和万事兴。

我很庆幸,我的心变柔软了,我和妈妈都退了一步。让我们俩在有生之年,不再遗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