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十二個縱隊,為何改編成了十五個軍?

華東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我軍五大野戰軍部隊之一,其在華東及中原戰場上立下了赫赫功勳,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1949年初,淮海戰役勝利結束之後,華東野戰軍最為壯大的時候,一共有十二個主力縱隊(作戰番號為第1至第13縱隊,第5序號空編)、兩個地方縱隊(魯中南縱隊、渤海縱隊)、一個特種兵縱隊。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十二個縱隊,為何改編成了十五個軍?

到了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按照統一改編的命令,改編為了第三野戰軍,形成了四個兵團(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團)十五個軍的龐大規模。那麼,當時華東野戰軍具體的改編情況是什麼呢?從十二個主力縱隊到十五個軍,其中有什麼樣的變化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十二個縱隊,為何改編成了十五個軍?

第七兵團下轄四個軍:第21軍由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滕海清,他是安徽金寨人,此前的職務是第二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中將軍銜;第22軍由華東野戰軍第三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孫繼先,他是山東曹縣人,此前的職務是第三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中將軍銜;第23軍由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陶勇,他是安徽六安人,此前的職務是第四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中將軍銜;第35軍由華東野戰軍魯中南縱隊和濟南戰役中起義的國軍整編第96軍一部整編而成,首任軍長是吳化文,他是山東掖縣人,此前的職務是國軍整編第96軍軍長,後來沒有參與授軍銜。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十二個縱隊,為何改編成了十五個軍?

第八兵團下轄四個軍:第24軍由華東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王必成,他是湖北麻城人,此前的職務是第六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了中將軍銜;第25軍由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成鈞,他是湖北石首人,此前的職務是第七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了中將軍銜;第26軍由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張仁初,他是湖北紅安人,此前的職務是第八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了中將軍銜;第34軍由華東軍區所屬江淮軍區部隊和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軍第77軍一部整編而成,首任軍長是何基灃,他是河北河北藁城人,此前的職務是國軍第77軍軍長,後來沒有參與授軍銜。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十二個縱隊,為何改編成了十五個軍?

第九兵團下轄四個軍:第20軍由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劉飛,他是湖北紅安人,此前的職務是第一縱隊副司令員,後來授予中將軍銜;第27軍由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聶鳳智,他是湖北紅安人,後來授予中將軍銜;第30軍由華東野戰軍第十二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謝振華,他是江西崇義人,此前的職務是第十二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少將軍銜;第33軍由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和淮海戰役中起義的國軍第59軍整編而成,首任軍長是張克俠,他是河北獻縣人,此前的職務是國軍第59軍軍長,後來沒有參與授軍銜。

第十兵團下轄三個軍:第28軍由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朱紹清,他是湖南華容人,此前的職務是第二縱隊副司令員,後來授予少將軍銜;第29軍由華東野戰軍第十一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胡炳雲,他是四川南充人,此前的職務是第十一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少將軍銜;第31軍由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改編而成,首任軍長是周志堅,他是湖北大悟人,此前的職務是第十三縱隊司令員,後來授予了中將軍銜。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十二個縱隊,為何改編成了十五個軍?

從以上改編情況來看,華東野戰軍十二個主力縱隊被整建制地改編成了軍,而兩個地方縱隊(魯中南縱隊和渤海縱隊)以及華東軍區江淮軍區部隊,則與三支國軍起義部隊整編為了三個軍,這樣加起來的話,就正好是十五個軍。這裡要注意的是,改編之後的第七兵團、第八兵團、第九兵團,分別下轄有四個軍,這在其他野戰軍部隊之中是絕無僅有的,是按照四四制原則配屬的三個兵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