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优等生抑郁休学,我忍不住说出这13个字育儿法宝

看了那么多优等生抑郁休学,我忍不住说出这13个字育儿法宝

前一阵子,看到上观新闻官网的报道,有很多孩子得抑郁之前是重点中学的优等生,自我要求极高。

采访的一个孩子说:“因为母亲,我没有童年”

得知孩子抑郁后,母亲说: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借由此,我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探寻生命的意义。

专家对此给出的建议是:孩子的成长上,母亲需要进一步撤退。

为什么要撤退?

我谈谈我的看法。

其实在每一个孩子体内,都有驱使他成长的力量,这个力量驱动着他去学习说话、爬、走路、跑步……父母往往能够看到孩子诸如上述外在的成长结晶,却忽视了孩子内在的驱动力。

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能够唤醒孩子,让他知道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懂得自己要干什么,而不是听候父母的指令。

父母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事事插手,要给孩子机会,去思考、实施、失败、尝试,在一件件反复练习的小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凝聚起内心的力量,最终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勇敢地追求他们自己的人生目标。

1.快乐是源自内心的喜悦

儿子喜欢踢足球,他享受球在脚下翻滚的感觉,每次踢球,全身的细胞都在扩张、诉说兴奋。虽然大汗淋漓,但是和几个朋友一块踢球,是他觉得最快乐的事。

当他把这份快乐告诉妈妈时,妈妈说:“踢球能提高人的反应能力,还能锻炼身体,很好。”

这话说得没错儿,但是妈妈却没有看到孩子内在驱动力。孩子在自己的兴趣爱好里收获着快乐和满足,而妈妈只看到了踢球的功能。

英国哲学家乔治·贝克莱说:“存在就是被感知。”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发现自己原来这般存在。同理,孩子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别人看到。如果妈妈说:“踢球让你感到高兴和快乐,你喜欢它。”就肯定了孩子的自我感受。

妈妈也可以借机给儿子讲一讲人生快乐的不同。比如说,有的快乐来舒适和愉悦,比如吃得饱、穿得暖、睡在柔软的大床上,就很开心,这种快乐更多的来自身体的感受;

还有的快乐是愿望得到满足,比如想吃巧克力,妈妈给你买了,就很开心,这种快乐来自心愿的达成;还有的快乐是喜欢一件事,投入精力和时间去做、享受它、从而对自己满意,比如你喜欢踢球,踢的时候很快乐,踢完了也很有成就感;有的快乐是做有意义的事,比如主动帮助别人,在付出中收获快乐。前两种快乐比较容易得到,但是持续的时间很短,很快就会消失,而第三种、第四种就不一样了,它需要你认真地付出、有为别人着想的心,但是他持续的时间会很长。

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去体会、感受快乐,他可以选择愉悦和满足,也可以付出精力去做喜欢的事、对别人有所帮助的事。

2.贴标签是养育孩子的毒药

街坊邻里聊天,或者走亲访友,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贴标签“我们家孩子太内向、不爱说话”“他胆子小”“脑子笨”等等。

不仅如此,父母和孩子交流时也爱说:“妈妈就喜欢听话的孩子。”“你要是长得再高一点就好了。”“你去学街舞吧,你看那些小伙子跳起街舞来,多么地帅气!” “你学习不好,还有什么脸要买新玩具。”

父母往往对儿子有很高的期望,他们希望儿子长得又高又帅、善于表达、热爱学习、不惹是生非……所以他们想通过这种方式“刺激”儿子,让他能够长成父母期望的样子。

而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比如有的孩子初中时不长个,到了高中开始猛窜;有的孩子幼时木讷,但经过多年的积累,长大后却变得健谈起来;有时候孩子想参加到集体中热热闹闹,而有时候又想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呆一会儿……

他也有自己的特性,比如他喜欢学习,却不爱和人交流;比如他生性活泼,喜欢聊有趣的事情;比如他爱学钢琴,却对跳舞一点兴趣也没有……

所以,虽然父母抱有很多的期望,但是应该明白,很多事情,父母强求也没有用,孩子要成为的是他自己,即听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用一个个外在的价值和标准去要求孩子,会让孩子认为,他必须成为你口中的那个“他”,他才有价值,才值得爱。可能,他会压抑自己的想法,去“讨好”你,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情,你希望他做的事情。时间久了,这种压抑就泯灭了他自己的认知,他为了获得你的爱拼命向前跑,却没有建构自己的精神体系,一旦进入社会,很容易导致崩溃。

看了那么多优等生抑郁休学,我忍不住说出这13个字育儿法宝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开始得抑郁症?因为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他要发展自我,而来自父母多年的压抑、说教会让他感觉这个自我在和全世界为敌,在迷茫、不知所措、烦闷时既得不到来自亲人的支持,自我内心的力量又比较微弱,就很容易陷入抑郁的深渊。

一个小男孩,自幼在父母的引导下学习钢琴,勤学苦练,拿奖无数,是父母的骄傲,但是当他如父母期望,成为一名大学音乐老师后,他才发现,他并不喜爱音乐,也不爱弹钢琴。他只是听话,喜欢听父母的话,想得到父母的认可,所以竟把自己的本心抛到了脑后。当他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感觉天昏地暗,因为,那一年,他已经三十了,他感觉三十岁之前的人生都白活了。

男孩,只有当他不是活在外在价值体系中,不是活在他人的评价里,而是活在自己的感受里、听从自己的内心时,他才会拥有更多的自我力量,去抵御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真正做自己。

3.不打扰是送给孩子最棒的礼物

不打扰,是一种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规律的智慧。父母不用惯性的思维去要求孩子,孩子才能自己去观察世界;父母不用自己的认知干扰孩子,孩子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世界,他才能超越父母的层次,看得更高更远。

三岁多的儿子爱听故事,《14只老鼠的摇篮曲》,在他听了无数遍后的一天,兴致勃勃地想讲给妈妈听,只听他说:“‘你们回来啦!’嗯、嗯,老、老、老十出去迎接。夕、夕阳下……”。妈妈连忙说,“不要结巴哦,你看妈妈是怎么说的。老十出去迎接,夕阳下,大树的影子拖得长长的。”儿子继续说,但仍被妈妈不停地打断、纠正。终于,他再也不想讲了。

三岁左右的男孩,思维能力发育快,而语言能力跟不上,口吃是正常的现象,父母无需在意,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妈妈想让小强讲得更好,却采取了适得其反的方法。

妈妈要做的就是积极地倾听。记住,只要听就好了,当孩子询问时,妈妈再回答。就算心里有万千蚂蚁在爬,也别干预。

你要知道,他因为紧张说话结巴,但不会一直这样,就像他长到一岁多才会走路一样,需要一个过程,着急也没用。

其实,真正让智力发展的,恰恰是体验。他玩沙子和泥巴,感受质地的不同;他尝遍酸甜苦辣,才得出什么是自己喜爱的味道;他种一粒种子,才知晓生命是如何成长的;他学着讲故事,就必然要经历结结巴巴到流利的过程,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他只能讲出某个片段。你不允许孩子试错,就阻碍了孩子的体验,如同关上了孩子的窗户,让他的世界只有你,却还让他向你讲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如果孩子所有的认知都来自你的灌输,他如何能够比你更优秀?

4.奖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操纵

还有一类父母,喜欢在孩子取得成绩时给予奖励:今天讲故事讲得好,奖给你朵小红花;明天懂得分享了,奖给你块巧克力;取得好成绩,奖励遥控车;刷碗扫地,增加零花钱……

似乎没什么不对,孩子做得好,给予奖励,孩子才会更有动力,更愿意去做,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啊。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如果有一天,你不给他奖励了或者想要的奖品你无法满足他了,那他还会不会再做这些事情?

比如,孩子讲故事从结巴到流利,能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他很开心。你给孩子加了奖励,看似好事,却转移了他的注意力,由关照自己的内心的快乐转而去关注外在奖励;洗碗扫地之类的家务,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体会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为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而欣喜,而奖励会让他感觉这不是自己的事,自己在承担额外的劳动,久而久之,就会缺少责任感,无感恩之心。

所以,在孩子取得进步时,父母要做的只是给予肯定。比如你讲故事讲得真有意思;孩子长大了,能帮父母干活了,你是妈妈的好帮手;这次考得不错,你肯定下了不少的功夫!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放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上,得到父母的积极肯定,他会更用心、更努力!

……

巴菲特说,他生命中最有价值的教诲是父亲一再对他说,尊重你自己的感觉,你越是别具一格,别人就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这时候你要做得就是,坚持你自己的感觉。

不操纵、不打扰、不贴标签、不评判,让孩子发展出他的小我,慢慢地把“小我”培育变大、变坚定,才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

相信男孩内在成长的力量,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正确的他,生命才有意义。

看了那么多优等生抑郁休学,我忍不住说出这13个字育儿法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