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失調:比父母教育更重要的是你的圈子

導語:以前寫文章,習慣用電腦打字,腦內的思路快速轉化成文字,雙手快速的在鍵盤上打著,而這篇文章,由於沒帶電腦,在紙上飛速而成,但由於寫字的速度跟不上思路的跳躍度,整篇稿子字跡潦草,刪刪減減,但,在紙上大刀闊斧的那一瞬間彷彿找到了兒時的記憶,苦澀而又歡樂。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認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其潛移默化性大幅度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


在以往知乎回答中,我也多次涉及到這類問題,強調一個孩子的人生觀形成的過程,父母佔據很大的影響力,甚至是影響終身。

當然,這篇文章我也並不是否定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只是一直以來忽略了一個更大的影響——同類(群體)的影響。


認知失調:比父母教育更重要的是你的圈子



事實上,對孩子人格產生影響最大的是同類群體而非父母。

在“養不教父之過”的中國,雖然這句話在國人心中不是鐵律,但是這個想法也是大致認可的。

同時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這些話,“你和你媽簡直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你和你爸的性格簡直一模一樣。”

在這點上,基因無疑佔據了很大的優勢。與此同時,孩子不僅從父母那遺傳了基因,而且接受著相同的文化、教育,在相似的環境下,這會使你具備一些“父母身上的特質”。

但這些遠不是構成我們人格的重要因素。

比如,一對父母,永遠把家裡收拾得纖塵不染,為什麼他們卻養出了不拘小節、甚至邋里邋遢的子女?為什麼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的兄弟姐妹、甚至同卵雙胞胎,長大後會擁有迥異的個性呢?

就連我們常說的成年後的孩子會由於幼時父母離婚而導致自己的婚姻不幸,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源於兒時家庭的不幸影響,而是基因。




雖然人格有一部分是遺傳的,但是文化和認知是沒法遺傳的。而它在很大程度上就受到同類群體的影響。

在《社會心理學》一書中,多次提到,群體具有塑造其成員觀點和行為的力量。

當大家表達看法的時候,即使我們存在不同的看法,也會存在無意識的去接近那個被眾人所接受的觀點,相反的,當權威型角色出現的時候,又會使得我們的想法進行改變。這是人類漫長的演化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人們從“骨子”裡就更渴望群體的接受,而不只是父母的肯定。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社會化不是大人對小孩做的事情,而是小孩對自己做的事情。在這種自覺社會化的過程中,孩子並不認同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是大人,而孩子認為自己和“大人”不一樣。如果有足夠多的男孩和女孩形成群體,那麼他們就會在同年齡、同性別的群體中完成社會化。

在這個過程也就包括不斷去學習吸收新的知識去適應這個社會,根據他們團體的形態,來修剪自己的行為。

這也就有了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認知失調:比父母教育更重要的是你的圈子




不過,你千萬不可低估孩子的適應能力,幾年前,多次有媒體報道有關於“狼孩”的新聞,講述的是,一個嬰兒由於多方的原因,出現在“狼窩”並由狼哺育長大的事情,長大到幾歲的“狼人”基本會被狼同化,會發出狼的叫聲,爬行並吃生肉。

同時,在美國一個城市進行另一組實驗,心理學家帶回來一隻只有幾個月大的黑猩猩和自己也才幾個月大的孩子一同生活,讓猩猩接受人類嬰兒的所有待遇,觀察猩猩是否會被人類同步化,或者說長大後的猩猩是否具備人類的習性。

但後來實驗不得不終止,將猩猩送回動物園。因為猩猩沒有同步化,但那個孩子卻存在很多異常的行為,比如,捶胸大叫,一歲多仍然很多簡易單詞不會說。

可見,人類之所以能成為人類的主宰,其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是不容低估的。





幾年前聽到過一句話:“一個不接受新知識的人,他的世界觀會由身邊的朋友決定”朋友會讓你成為與她一模一樣的人。這也就是心理學中,常說的“鏡像效應”。

在古代,我們熟知“孟母三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選擇圈子的過程,也表示,一個良好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讀書的時候,父母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要好好讀書,小時候以為是為了獲取好成績,畢業了發現是獲取一張好的門票,工作了發現是為了有一個優質的群體環境,更快更好的成長。

在朋友圈我經常會看到很多人會抱怨父母,因為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而造就了現在的自己,懦弱、膽小等等,但是其實父母以及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影響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麼大,你受同類群體(圈子)的影響,比你預期的大很多。

那如果要改變這種狀態,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整認知,改變自己,升級同類圈子,一步一步走向更高的階梯,不僅僅為自己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後代的圈子打下良好的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