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槌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槌的牛一樣。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捶不了我。”


1997年4月11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可沒有人會想到這一天對中國文壇來說,是多麼大的遺憾。


因為這一天,中國文壇上一個有趣的靈魂因心臟病突發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就是——王小波。當時他的妻子李銀河還在英國訪問。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談起王小波,有人會說,若是他還在,他一定是中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若是他還在,中國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能提前很多年......是啊,若是他還在,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林少華將他稱作“真正敢講真話的人”;

馮唐說他是“一個奇蹟 ”、“一個好得不得了的開始”;

高曉松稱之為“ 中國白話文第一人且甩開第二名很遠”;

他的妻子稱他是“世間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書”;

曾經採訪過他的李靜說:“ 我敢打一百萬的賭,他的作品將是被後世反覆閱讀的不朽之作。 ”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但這些都是他去世之後的事了。生前,他卻鮮為人知。你可能聽說過他的時代三部曲;你可能知道他是著名學者李銀河的丈夫。卻不知道在他45年的人生中,他曾經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工人;明明是名牌大學講師,卻辭職當起了自由撰稿人。在《黃金時代》獲獎前,他甚至並沒有想過會成為一個作家。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王小波遇上了一個鉅變的年代,卻抒寫了傳奇的一生,收穫了浪漫的愛情。



1952年,王小波出生於北京一個普通的家庭。他在全家五個孩子中排行老四,在男孩中排行老二。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小時候的王小波,並不能稱得上是什麼天降奇才,只有一次,在他小學五年級的時候,一篇作文被當成範文廣播。

1968年,王小波去了雲南兵團勞動,也正是這個時候,他開始進行文學創作。這段經歷成為《黃金時代》的寫作背景,也是處女作《地久天長》的靈感來源。


三年後,王小波去山東農村當上了民辦教師,1973年,他回到北京,成了一名半導體廠的工人。


插隊、上山下鄉、民辦教師、工人……很難想象,這樣的一個王小波最後成了作家。但就是這樣一個初中沒畢業的他卻在恢復高考後的第二年,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


32歲時,赴妻子就讀的美國匹茲堡大學留學,在東亞研究中心做研究生。1988年學成歸國後,任北京大學社會學所講師。可他最終選擇了辭職,當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在此及其之後的一段時間內,他的“時代三部曲”相繼出版。他還學了編程,據說後來王小波寫文章使用的軟件都是自己所寫。


王小波的人生經歷真可謂是部傳奇,但他的愛情更是夢幻。

英國劇作家王爾德說過:“這世界上好看的臉蛋有很多,有趣的靈魂卻很少。”而王小波和李銀河的相愛相知,便是兩個有趣的靈魂冥冥之中彼此牽引著。


1977 年,25 歲的王小波遇見了在《光明日報》做編輯的李銀河。之後他就開啟了他漫長的情書之旅,用現在的話說,王小波真的是個撩妹高手。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他竟然把情書寫在五線譜上,寄給李銀河!

老實說,他們兩個站在一起,真的不太登對:一個是工人,一個卻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報社編輯,在各大報紙上都有文章發表。


而且王小波的外貌實在是“超出正常審美”,以至於深深被他的文字所打動的李銀河在見到他本人後,甚至在被表白後仍感到難以接受。

李銀河後來回憶道:“”他的長相......實在是種障礙,差一點就分手了。 ”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這世上好看的皮囊很多,卻再難找到王小波這樣睿智又有趣的靈魂:


“ 我對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


他的一生已經成功了。我們每個人活在這世上,也定會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活出特立獨行的自己。


王小波,你真的很浪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