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有一種藝術形式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和演變,那就是中國傳統傢俱。它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承載著中國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我古代先輩的智慧結晶。

研究歷代名人畫作的師承、意境、技法的資料很多,但剖析繪畫中傢俱的文章甚少。我們這個專題就一起來邊欣賞名畫,邊研究傢俱!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重屏會棋圖》

《重屏會棋圖》,作者為五代時期的周文矩,此係宋人摹本。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作品描繪南唐中主李璟與他的三個兄弟弈棋的場面。因畫中四人背後有一面屏風,此屏風上又畫一扇三面山水的小屏風,故名“重屏”,即“畫中畫“的形式來構圖,這在中國古畫中極為罕見,有人認為其價值並不低於《清明上河圖》。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重屏會棋圖》局部:屏中看屏

畫中的兩組屏風,一直一曲,不顯單調。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重屏會棋圖》局部:作品屏風裡的畫

作品裡屏風上的畫,表現的是白居易《偶眠》的詩意。畫中場景:臥躺的白居易性情悠然,面前陳放著酒具和書籍,床塌另一面有兩婢女在整理床鋪,遠處一婢女抱被褥而來。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重屏會棋圖》局部:屏風裡的三折屏

床塌後有一小屏風為三屏式,屏風上繪有一幅《大好江山圖》,揭示了白居易嚮往歸隱的意境!這種構思為作品平添了不少趣味,並表現出了一定的空間縱深感,把場景中細節描繪的一絲不苟,於繁縟中見簡潔與秩序感。同時,其中人物及周圍的陳設給人一種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真實感。

作品裡描繪了多種木器,包括屏風、榻、棋桌、食盒、漆箱等,今天我們主要研究其中的“榻”。

榻:在唐代做為床的一種,屬於臥具。而到了宋代,其功能有多樣性,既可以供人躺臥休息,亦可以供人在上面活動,擺放東西,也可以供人垂足而坐。這時似乎它已在使用功能上轉變為坐具。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箱形結構的榻

箱形結構的榻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框架結構的榻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框架結構的榻

框架結構的榻


畫中有3種高低不同的榻,右面最高者為壼門造型,屬於箱形結構,腿足下帶拖泥。而其餘兩榻屬於四足立柱造型,屬於框架結構,腿足為方腿或飾如意雲紋,足間帶橫棖;與箱形結構的榻相比,在形態上已趨於簡潔,在裝飾上也大為減少。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作品屏風上的畫,其畫面中也有榻,均為箱形結構,屬於唐代的傢俱風格,有束腰雕纏枝紋,造型古樸端莊,底座帶有壼門裝飾;細觀察,有意思的是其所側臥之榻的兩面還設有欄杆圍子,這在其它繪畫中也比較少見。

五代十國時傢俱風格一改故轍,變唐傢俱之厚重為輕簡,更唐傢俱的渾圓為秀直。

——胡文彥


下面欣賞幾款復刻的明式款的涼榻: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此榻無束腰結構,素直牙條,鎪出捲雲牙頭,方腿,足間帶單橫棖。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此榻典型的明式風格,圓腿,無束腰,羅鍋棖裹腿做(俗稱圓包圓),棖上加矮佬。


賞名畫識傢俱系列-《重屏會棋圖》

此榻帶束腰結構,牙子向外彭出,三彎腿式。足端鎪出卷葉紋。器型比例協調,造型優美!


五代時期的傢俱是宋代傢俱簡練、質樸新風的前奏,而真正的簡練質樸的新風開始於北宋中後期,成熟於南宋。而明式傢俱又是在進一步成熟積累的經驗而發展起來,明代對宋代傢俱既有傳承,也有簡化和摒棄。


———— / END / ————




小貼士

●溫馨提示:《樸道木器美學空間》力求原創,文中使用圖片均本人收藏高清圖所制,如有需要者可微信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