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号房”丧心病狂,最小受害者仅11岁!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韩国“N号房”案件,又称“博士房”案件,指犯罪嫌疑人赵某利用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的性剥削罪案。犯罪嫌疑人赵某开设多个聊天室,将对女性进行性威胁得来的视频、照片等发布在聊天室,甚至进行直播。

目前已知受害者全是女性,多达74名,其中有16名未成年,年龄最小者年仅11岁,尚在读小学。加入“房间”共享色情信息的用户多达26万人。

韩国“N号房”案件发生后,引发高度关注。如何避开社交网络陷阱?如何教会未成年人保护自己,健康成长?

“N号房”丧心病狂,最小受害者仅11岁!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请愿公开犯罪嫌疑人赵某及观看会员的真实信息者超过160万人


社交网络引发的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为何频发?

1、受观念、认识、取证等各种因素影响,很多线上案件都没有报案,真正报案并追究了法律责任的只是少数,大多数案件没能进入司法程序。这让犯罪行为更加猖獗。

2014年年底,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和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共同开展研究,对2009至2014年6年间媒体报道的1065个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案件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显示,在1065个案件中,由网友实施的共99件,占全部案件数量9.3%。

“N号房”丧心病狂,最小受害者仅11岁!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2、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

韩国“N号房”案件,加入“房间”共享色情信息的用户多达26万人,赵某等运营者对每位会员收取价值25万至150万韩元(约8400元人民币)不等的比特币作为会员费用,以此盈利。

案件发生后,警方从赵姓男子家中搜出了1.3亿韩元现金。截至2020年3月,已有14名涉案人员因“制作儿童性剥削品”而被捕,涉案金额估计达数亿韩元。

低投入,巨额回报,促使犯罪嫌疑人赵某等丧心病狂地为所欲为,缺乏判断与认知的未成年人成为他们牟利的机器。

“N号房”丧心病狂,最小受害者仅11岁!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3、家长对线上“儿童性剥削”不够重视。

传统上的“儿童性剥削”多发生在线下,很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认为,只要在视线可及范围内管好孩子,就能有效避免遭受性侵害。

其实,在社交网络中,儿童正面临越来越多性剥削的风险。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真实性,使得很多未成年人难以辨别对方的真实信息,从而上当受骗。

韩国“N号房”案件,犯罪嫌疑人就多次把“奴隶”带到线下性侵。某个夏天,犯罪嫌疑人把一名疑似中学生的女孩带到旅馆,一名成年男子进入房间性侵了女孩,视频被实时共享。

目前“线上儿童引诱”(基于性目的引诱儿童的活动),在社交网络空间日益猖獗。家长要教育未成年孩子抵制诱惑,避免掉入网络陷阱,因为下一步就将转化成性侵。

“N号房”丧心病狂,最小受害者仅11岁!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如何教会未成年人保护自己?

1、家长应加强监管,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

韩国“N号房”案件,犯罪嫌疑人赵某等在推特上,找到上传水位较高帖子的未成年人后,给她们发送了信息,冒充警察进行恐吓:“已经接到对你们帖子的举报,请在发送的链接中输入个人信息并接受调查。”

试想,如果孩子有这类安全知识,知道警察是如何办案的?办案流程如何?也不会有下一步的噩梦。故老师和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常识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特别是未成年人上网,风险巨大,家长更不能掉以轻心。

“N号房”丧心病狂,最小受害者仅11岁!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2、家长和孩子应建立亲密和谐的关系。

韩国“N号房”案件,犯罪嫌疑人赵某等除了冒充警察进行恐吓,还威胁孩子:“要不就联系父母。”

试想,如果孩子能马上将受到威胁的情况告知父母,及时采取措施,也不会受到侵害。孩子害怕对方联系父母,说明对父母惧怕或者不信任。此时,家长也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有无问题。希望家长牢记两个教育原则,一是尊重,二是保护。

“N号房”丧心病狂,最小受害者仅11岁!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专家有话说

如何教会未成年人有针对性地保护自己?结合韩国“N号房”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这样建议:

第一阶段:建立联系,个人信息泄露。我有几个提醒:一是小心社交软件;二是小心病毒网站或者软件;三是小心招聘过程中的陷阱;四是小心提交个人信息;五是很多犯罪分子是打着招聘童星、模特的名义。

第二阶段:受到威胁、恐吓,要求进一步提供信息或者资料。包括以警察名义的恐吓、以个人信息名义的恐吓、以利益诱惑等。简单来说,就是“威逼利诱”。当受到这样的威胁、恐吓时,未成年人要及时告诉父母,在父母帮助下处理,有的需要及时报警。

第三阶段:受到侵害。包括拍摄性虐待材料、线上猥亵、要求线下见面、在线下受到侵害、参与侵害他人。我给的提醒是,必须告知父母,及时报警,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体现在对孩子的保护上。学校和家庭都有义务和责任提升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希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们共同努力!

“N号房”丧心病狂,最小受害者仅11岁!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