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菁菁被曝詐騙數千萬,她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近日,有網友曝出演員李菁菁利用自己的名氣詐騙粉絲數千萬的新聞,李菁菁有沒有可能構成犯罪呢?我們分析一下。

李菁菁被曝詐騙數千萬,她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李菁菁被曝詐騙粉絲數千萬

李菁菁之前已經不再演戲,她早就下海經商,利用自己的名氣創建了茶葉品牌,還通過網絡來宣傳。

在近日,突然有網友爆出,李菁菁利用自己的名氣,忽悠粉絲們出錢加盟,加盟費和保證金從5萬到20萬元不等。

根據網友描述,這些投錢加盟的粉絲,多是沒有文化的中年婦女,想要靠網上賣茶葉賺錢。

從2019年至2020年初,就有數百名粉絲交了錢,李菁菁夫妻倆已經獲取了數千萬錢財。

本來這些錢應該給廠家的,但是李菁菁認為這些錢是私人財產,拒絕支付貨款,導致這些加盟的人拿不到產品,也談不上銷售。

網友爆料,李菁菁將收到的這些錢用於購買豪車、別墅、奢侈品等。

如果爆料屬實,李菁菁是否會構成犯罪呢?

李菁菁被曝詐騙數千萬,她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構成什麼犯罪?

李菁菁希望粉絲們能加盟她的茶葉品牌,然後讓粉絲繳納加盟費。

如果這個品牌真的在做,只是由於她的或者第三人的原因導致無法銷售的,並不構成犯罪,但李菁菁需要對粉絲承擔違約責任。

如果根本就沒有這個品牌,或者李菁菁虛構了主要事實的,她就構成詐騙。什麼是主要事實?例如茶葉品牌是註冊了,但是根本沒有茶葉廠、茶園,她謊稱都準備好了,直接讓粉絲打錢。

民事欺詐與詐騙之間的關係,大家請看下圖:

李菁菁被曝詐騙數千萬,她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嚴重的可能構成集資詐騙

如果李菁菁虛構了相關事實,騙取粉絲的加盟費,自己就用這些加盟費購買豪車、別墅的,就涉嫌集資詐騙罪。

根據司法解釋,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如果肆意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不能返還的,可以認定具有非法佔有目的。集資詐騙罪最高可處無期徒刑。

如何維權?

對已經交了加盟費的粉絲來說,可以考慮先從刑事途徑入手維護權益。

先整理材料,到公安機關舉報李菁菁涉嫌犯罪,如果公安機關肯立案的話,這樣最好。

如果公安機關認為這只是合同糾紛,接下來,可以到法院起訴李菁菁違約,除了拿回本金外,還可以要求她支付一定的違約金,建議專業的律師處理。

寫在最後

關於李菁菁詐騙網友的新聞,都只是該名網友的一家所言,李菁菁是否存在詐騙行為,還要看相關證據。不過,從現在來看,他們已經存在民事糾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