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女兒是個敏感又倔強的孩子,只要她想要的東西,一定要拿到手,如果拿不到,情緒就會瞬間爆發,要不哭著發脾氣,要不躺到地上相威脅。


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十有八九,會以安慰和共情為主。


但當老公看到我對孩子的態度時,很不理解,並多次提醒,我有點溺愛孩子了。在他看來,如果孩子無理取鬧,一定要多多管教,而不是理解她。


我們一家三口有吃完晚飯散步的習慣,一次家裡有事,等事情解決完,天已經很晚了,我和老公決定不去了,但女兒執意要去。


老公見狀,大聲說了一句,太晚了,不要去了。女兒一聽,就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其實,我知道她已經習慣了每天這個時間出去逛逛,也很享受跟爸媽在一起的時光,但這次時間不允許。我就說,媽媽知道你想去散步,是嗎?她正在大哭,什麼都聽不進去,沒回應我。


然後,我繼續平靜地跟她說,可是現在有點晚了,如果我們出去外面黑黑的,這樣容易遇到危險,但是我們可以在家裡玩躲貓貓遊戲,爺爺奶奶也可以加入我們,你看這樣可以嗎?


她停頓了幾秒,把我的話聽進去了。等她冷靜片刻,我把她抱了起來。就這樣,即將來臨的一場情緒大爆發沒有發生。


其實,自從女兒長大一點後,這樣的場景每隔兩三天就要上演一次,剛開始,我會企圖制止或冷處理,但一次次“對抗”下來發現,除了激起她更大的情緒反應之外,並沒有實際用處。


下一次,下下一次,遇到類似的事情,依然毫無變化的再來一遍。


那麼,如何才能快速、高效的解決孩子用哭要挾的問題,還不重複上演?長期“實戰”下來,我總結了一個方法:先接納情緒,再解決問題。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是關注事件本身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感受,每當看見孩子哭鬧,即使原本美好無比的心情,瞬間也可以達到情緒最低點,心中窩著一團火即將噴湧而出。往往這時候,你很難再耐心詢問孩子為什麼這麼做,更無法理性的做出反應。


隨著而來的做法是,要不立即制止(不要再……),要不斥責孩子(你這是在找茬)。結果發現,這樣做收效甚微,孩子不僅聽不進去,還哭的越來越大聲。


當孩子哭鬧時,媽媽常常習慣於給予他的是,不理解和指責。然而,孩子此刻最想要的是,來自媽媽的愛和理解。


如果這時候,媽媽能把對關注事件本身的對錯與否,轉向孩子的情緒,情況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比如,當媽媽和孩子共情說:


媽媽/爸爸知道你難過,因為媽媽/爸爸拒絕了你,如果允許你這麼做,將會給你帶來傷害,這是不可以的。


當感受到來自媽媽的理解,孩子的情緒就像被人接住,往往不會再成幾何倍的放大,反而開始慢慢的縮小,然後逐漸趨於穩定,開始和父母建立情感上的聯結。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看見孩子背後的需求


在《不可思議的媽媽》中,胡可帶兩個兒子上節目,實力演繹了好媽媽的正確做法。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在一次餐桌上,小魚兒突然想玩玩具,但因為要吃飯,這個想法遭到了媽媽的反對,誰知當下小魚兒就瞪起雙眼,發起脾氣來。


胡可沒有生氣,而是循循善誘地跟小魚兒商量:


“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


胡可沒有立即制止孩子的做法,而是先看見孩子背後的需求,溫和的複述他的感受,並告訴他媽媽為什麼這麼做。


當孩子的需求被父母看見,委屈也就減少了很多,同時,父母也能“對症下藥”,避免一場情緒大爆發。


如果看到孩子生氣,不妨多嘗試走進他的內心,問一問: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這樣做,孩子能夠將內心的需求完整的告訴你,有句話說,看見即使療愈。看見孩子的需求,即是問題解決的真正開始。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鼓勵孩子表達感受


與孩子共情,看見孩子的內心需求,這只是處理孩子情緒問題的開始,想讓孩子真正認識情緒並學會管理情緒,鼓勵孩子表達內心的感受,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中醫上講:不通則痛,痛則不通。


情緒沒有好壞,但不能被壓抑,如果負性情緒積累的太多,就像被隱藏著海平面下的冰山一樣,一旦爆發,給孩子造成的傷害是極大的。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如果孩子生氣時,可以嘗試引導他說出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你為什麼哭?能跟我說一下你心裡的想法嗎?”


“你現在是不是很難過/害怕?”


或者,可以讓孩子用打分的形式,幫助孩子表達情緒。“如果是從1分到100分,你的難過有幾分呢?”


通過家長的提醒,讓孩子覺察到內心的情緒,進而描述內心的感受,把情緒表達出來。


一旦感受被說出來,情緒很快就得到了緩解,孩子會逐漸趨於平靜。


要多鼓勵孩子表達感受,這樣不僅有助於孩子調整負性情緒,也是孩子學會情緒管理的第一步,發展情商的開始。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共同解決問題


經歷了前3步,別忘記最後的關鍵一步——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可以是共同商討出一個辦法,也可以是制定一個規則。


如果孩子因為想吃糖被制止而生氣,那麼,在相互商量下,可以約定多長時間吃一次糖,既不會傷害牙齒,還滿足了孩子;


如果孩子是因為父母給予的愛太少而生氣,那麼,可以約定,父母每天要陪伴孩子的時間延長,或平時要多多的向孩子表達愛;


如果孩子是因為被吼而生氣,那麼,可以約定,如果父母說話聲變高了,孩子只要喊暫停,就立即停止。


當孩子的情緒被接納,需求被看見,並且,最後問題得到了合理解決,在整個過程中,孩子會感覺到自己是被愛的,內心得到極大滿足,精神得到愉悅,問題也就從根本上得到了解決。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其實,從來沒有無故哭鬧的孩子,每一個愛發脾氣的孩子,都是在呼喚父母的愛和幫助。


如果你選擇推開,孩子感受到的是冰冷,會把自己裹得更緊,不願意向你吐露心聲,親子間的情感聯結也會受阻;


但是,如果你能用理解的心接納他們,用愛、耐心和溫柔滋潤他們,會慢慢的發現,孩子的無理取鬧會變得越來越少。


最後,我想說,孩子的成長路上,千萬別忘記送給孩子兩件禮物:愛+規矩,這能讓他成長得更有力量。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這樣做比你吼他100句都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