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詞帝的絕筆詞

一代詞帝的絕筆詞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雕欄 通:闌)。

一代詞帝的絕筆詞

此詞與《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均作於李煜被毒死之前,為北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是時李煜歸宋已近三年。太平興國三年,徐鉉奉宋太宗之命探視李煜,李煜對徐鉉嘆曰:“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這種心境下,李煜寫下了這首《虞美人》詞。

這首詞寫下幾天後,趙光義就命太監賜酒毒死了李煜。為什麼李煜要填虞美人這個詞牌?難道只是為了亡國嗎?虞美人這個詞牌的產生是因為唐朝教坊譜寫的紀念虞姬的曲子。當時,唐明皇李隆基編寫劇本,楊貴妃譜寫的曲子並且編舞。當時就有大臣說這是亡國之曲,還被李隆基罷免了官職。結果過了不久,安史之亂逼迫李隆基讓位並賜死楊貴妃。

李煜的皇后大周后死後,他又娶了妻妹小周後為妃,亡國之時,小周後被垂誕已久的趙光義屢次留宿王宮,成就魚水之歡。李煜的寂寞和沮喪是顯而易見的。本來亡國的他,還有小周後可以陪伴,現在連自己的妃子也被人搶走,本來多愁善感的李煜發幾句牢騷也是可能的。然而,在叛徒徐鉉看來這正是殺死李煜的證據。

尤其是,李煜對徐鉉說了後悔殺死潘佑、李平的話,這兩個人是徐鉉的死敵,更加引起徐鉉的嫉妒。原本趙光義就想殺死李煜,只是因為趙匡胤曾經允許李煜侯級待遇,保全他的家人。趙光義一直憤憤不平,因為趙匡胤滅了西蜀後,奪了孟昶的妃子桃蕊夫人。趙光義一直垂涎小周後而不得,在他當了皇帝后,就迫不及待的要奪走小周後。然而,他還是要為了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殺死李煜。徐鉉的告狀,正好給了一個治李煜圖謀叛亂的罪名。

一代詞帝的絕筆詞

李煜在寂寞的夜晚,回憶起了自己在南唐當國主的幸福生活。他繼承了李晟、李景的文學才能,同樣的是,他沒有領袖國家的能力。在壽州被趙弘胤奪下,南唐被逼撤掉皇帝稱號,改稱國主之後,國力日漸衰落。又加上李煜沒有處理好和大哥李宏冀之間的矛盾,更沒有和西蜀聯合抗宋,才造成了亡國的局面。

上闕: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春花秋月代指光陰如水無休止,什麼時候會時光停滯呢?過去的美好回憶能記住多少啊。他把自己的妃子小周後比作虞姬,自己就是亡國的君王項羽。他恨不能像項羽一樣所向無敵的戰勝敵人,哪怕是死,也死在戰場上。而自己,卻被窩囊窩囊的囚禁在這裡。昨夜的東風又吹過小樓,這情景恰似自己在南國時見過的景色,只是時過境遷,不堪回想了。

下闕: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下闕展開回憶,南國皇宮宮殿的雕樑畫棟應該還在那裡,只是小周後已經不是和自己吟詩作對開心的樣子了。問一下亡國的君主有多少愁?唉呀,就像長江的水一樣滾滾東去,無盡無休。

似此亡國之曲,斷然不可以用來讚美當今的盛世。虞美人雖美,但終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