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說“石敢當”:靈石鎮宅,驅邪化煞,龍虎吉日,生生不息

易經說“石敢當”:靈石鎮宅,驅邪化煞,龍虎吉日,生生不息

在街道、路口,有時會看到石碑,長方形,底部埋入土中。

上面刻有“石敢當”,或者是“泰山石敢當”幾個大字。

有的石碑,還同時刻有太極圖或者八卦圖。

有的石碑的頂端是雕刻的獅子頭,有的簡陋,整體就是一塊粗糙的石頭。

建築物的牆基或者牆上也會有“石敢當”,用石頭製作的,或者是用磚製作的。

也有的立在大門的左邊,稱之為“石將軍”,所謂“石將軍把門,百無禁忌”。

“石敢當”的信仰由來已久,並且深深影響了整個東亞,在越南和日本,“石敢當”也是隨處可見。

關於“石敢當”,有很多的傳說和故事,甚至拍成了電視劇。

其實,它源於古人的“靈石崇拜”,以及易經觀念。

人類早期,有個“石器時代”,在使用石器的過程中,慢慢產生了石頭崇拜。

在十萬年前的許家窯人的遺址上,發現有一千五百多個打製的石球,有的重量達到三、四斤。

這就不是用來打獵的投擲物了,這麼多,又經過精心打磨,說明是用來作為崇拜物的。

先民相信石頭有靈性,可以護佑人的平安,所以神話裡有“女媧煉石補天”。

最初古人在建造房屋的時候,喜歡在牆角埋下石頭,稱之為“鎮宅石”,認為可以“驅除邪魔,以安家宅”。

西漢的劉安,組織人編寫了《淮南萬畢術》,書中說,“埋石四隅yú,家無鬼”。

意思是,在房屋的四角埋下石頭,就可以避邪。

後來從“埋石”變成“立石”,就是在家宅的關鍵方位放置巨石,所謂“大石鎮宅,主災異不起”。

早期道教提出用“五色石鎮宅”,就是根據易經中,五色對應五個方位的觀念,在家宅的東方用青石,南方用赤(紅)石,西方用白石,北方用黑石,中宮用黃石來鎮宅。

到了唐宋時期,開始流行“石敢當鎮宅”,一直延續到今天。

易經說“石敢當”:靈石鎮宅,驅邪化煞,龍虎吉日,生生不息

在易經中,艮為山,艮為石。

艮卦的卦象是山,艮卦五行屬土,“石為土之核”,石是土的精華,而山與石又是聯繫在一起的,所以艮卦也代表石頭。

易經裡說,“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艮卦後天方位在東北,東北方位對應地支醜、寅,醜(十二月)是一年的結束,寅(正月)是新年的開始,所以它既是“終”,也是“始”。

在奇門遁甲中,東北艮卦是“生門”;在大六壬中,東北艮宮卻大致是“鬼門”。

可以說,艮卦是萬物終結又開始,掌握萬物生死禍福的一卦。

“石敢當”就是艮卦的化身和顯現,或者說就是艮卦的實體化和神靈化!

所以,“石敢當”才有了那麼大的神力,可以鎮宅,可以驅邪除魔!

到了明清時期,“石敢當”又演化成了“泰山石敢當”。

易經裡說,“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泰山為“東嶽”,又是“五嶽獨尊”,“石敢當”加上“泰山”,又增加了“生生不息”的力量。

因此,“泰山石敢當”在避邪之外,又強調了它賜福、護佑生育的功能。

在古代,“泰山石敢當”的製作和使用,是有嚴格要求的。

據《魯班經》記載,“泰山石敢當,高四尺八寸,闊一尺二寸,厚四寸,埋入土八寸”。

《魯班經》還說,開鑿“石敢當”,要用冬至後的十二個吉日: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

這十二個日子,天干甲、丙、戊、庚、壬是五個陽幹,地支是辰(龍)、寅(虎),所以叫“龍虎日”,是後來民間常用的吉日。

製造成功以後,要在除夕夜用三片生肉來祭祀,大年初一寅時(凌晨三點鐘到五點鐘)在門口立好,不要讓外人看見。

易經說“石敢當”:靈石鎮宅,驅邪化煞,龍虎吉日,生生不息

看風水學的歷史,明清以來的形法派、理氣派都奉楊筠yún松(楊救貧)為祖師。

什麼“三元三合”,什麼“玄空飛星”;什麼“呼形喝象”,什麼“七星打劫”;什麼“三般大卦”,什麼“過路陰陽”,什麼“乾坤國寶”……

都是玄之又玄,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掌握。

而唐宋時期流行的,以《地理新書》為代表的舊風水理論,一部分被淘汰,比如“五姓相宅”;一部分在民間流行,成為民俗風水的主要組成部分。

而“泰山石敢當”就是民俗風水的重要用品,一直延續到今天,甚至成為室內的風水擺件。

在風水學中,“石敢當”主要用於“化煞”。

《魯班經》裡說,“凡有巷道來衝者,用此石敢當”,若有一條路直衝建築物而來,這是“箭煞”,就要用“石敢當”。

房屋面對橋頭、屋角、凶宅、荒野等等,都可以用“石敢當”。

其次,“石敢當”還用於“缺角”。

宅地或者居室,地勢平坦,方方正正,前後長、左右短,這樣的最吉。

如果是梯形,也要前方短、後方長。

如果由於地形的原因,宅地或者居室,出現了不規則,對於縮進去的那個方向來說,就是“缺角”。

北方、西方“缺角”,兇。

特別是西北方“缺角”,西北方對應乾卦,乾為父,對尊長、老人不利。

對於這些“缺角”,就可以立“石敢當”來化解。

民間還有一個習俗和“石敢當”有聯繫,就是拜“石婆婆”,拜“石乾孃”。

就是孩子幼小的時候,體質弱,經常生病,可以去拜石像(有的地方有專門的“石婆婆廟”),或者直接拜一塊大石頭(石乾孃)。

有的地方把“石乾孃”,就叫做“女石敢當”。

這些從根本上說,反映的還是一種“靈石崇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