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前立碑,立在哪个方位为好?


坟前立碑,立在哪个方位为好?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都有钱了,尊祖祭祖活动热了起来。建祠堂、修家谱、刻字立碑,蔚然成风。一般人家,一家看一家,给父母祖宗立个碑,很普遍,也很流行。城镇人家,在公墓安葬,墓地墓碑都是制成品,一切都是事先定好的,给钱就行。但在农村,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公墓,人死之后,独立建坟的较多,坟前立碑也就成为一个单独的礼仪事项。现时生活中,由于礼俗传承没有政策层面的驱动和管制,三教九流各有文化,佛法道法深入民间,使得立碑事项较为复杂。但就立碑方向或方位来说,有立在东面或东南面的,有立在西面或西北面的,有立在南面或西南面的,有立在北面或东北面的,四面八方都有,感觉吊鬼的很。那么,坟前立碑究竟应该立在哪个方位?有没有一个规范的要求和统一的规定?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在讨论前,首先要确定一个标准,谁对谁错有一个对照参照,就像谁违法谁不违法有法律条款可以参照对照一样。理论上讲,坟前立碑是祭祀活动,应当在丧事活动结束(即居丧完成)后实施,但由于丧事活动的结果是坟墓,所以立碑在传承过程中没有完全脱开与丧事活动的关联。古典社会条件下,从商朝(中期)开始,祭祀活动和丧事活动都是有礼仪规定的,即祭礼(吉礼)和丧礼(凶礼)。礼仪规定是有规范文本作为载体的,这个文本就是《仪礼》。从商周秦汉到宋元明清,《仪礼》都是官方给定的各种礼仪的规范文本。我们讨论礼仪,传承取舍传统文化,应当以《仪礼》作为标准和判定依据。

坟墓立碑立在何处,首先要考虑的是“墓向”的问题,即坟墓棺椁的走向,也就是逝者的头向。《仪礼--既夕礼》有:“至于圹。陈器于道东西,北上。茵先入。属引。主人袒。众主人西面,北上。妇人东面。皆不哭。乃窆。”意思是:柩车行至墓穴,陈放送葬之明器于墓道东西两侧,以北为上。茵先放入墓穴。接着除去棺饰和棺束,并系好下棺之绳。丧主袒露左臂。众主人于东边向西而立,以北为上。妇人于西边向东而立,都不哭。于是落葬。《礼记--檀弓下》有:“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这里所谓北首,应该是对《仪礼》“北上”的具体解读,即逝者头朝北方。

从《仪礼》和《礼记》的记述可以看出,下葬的棺椁取南北向,以北向为尊,即逝者头朝北方。但在丧事的发展过程中,墓向的传承情况较为复杂。说复杂是因为《仪礼》和《礼记》等对墓向的规定较为简单,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所以给人们留下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在后世的传承过程中,一般来说,墓向的定向原则有一下几点:(1)日出方向,即东北方向;(2)日落方向,即西北方向;(3)高山方向;(4)流水方向;(5)特定方向,如家国、家族、家庭方向等。其中东北方向和西北方向为一般选择墓向。墓向可能与古人的生命循环意识有关,人从哪里来的,最终还是要到哪里去的;人到哪里去了,最终也还会从哪里来。日出日落正好与这种生命循环意识相符。

现时生活中,北方汉族农村独立建坟的墓向,一般选择东北方向,即逝者头朝东北。

《仪礼》的规范文本在春秋之前就有,所以《仪礼》不可能记录立碑方向问题。汉以后流行墓祭,坟上立碑才以礼俗的形式出现。古典名著《金瓶梅》和《红楼梦》中有大量的丧事描写,都没有设计立碑的事项。由此看来,立碑作为流行性的习俗,应该是近代以来的事情。由于没有文本规定可以对照,所以,立碑方向问题,是可以讨论的问题。

理解上,立碑方向与墓向相关。即立碑要么立墓头,要么立墓尾,立墓两边礼俗上不好说,情感上也有点怪怪的。可以在墓头立碑,即墓的北面或东北面立碑,但个人建议在墓尾立碑,也就是在墓的南面或西南门立碑。上坟烧纸祭奠一般也选在墓尾方向。理由是:其一,敬尊意识。墓向的基本规制是北向原则,即逝者头朝北脚朝南。立碑立墓尾,是在逝者的下首,祭祀者也站位在下首;如果立碑立墓头,是在逝者的头上,祭祀者站位在逝者的头上。其二,祭奠位次。在墓尾立碑,祭祀者祭祀时正好与逝者面对面,感觉亲近;在墓头立碑,祭祀者的祭祀位次在逝者脑后,有点不够敞亮。其三,阴阳关系。在墓尾立碑,碑面阳面向阳,阴面向阴;而在墓头立碑,碑面阳面背阳,阴面向阳。这样说,只是个人的看法,你较真可以,不较真也可以,信也罢,不信也罢,你认为当地习俗好,随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