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網絡在職MBA:MBA管理:要善待員工,但別總是太友好。

報考網絡在職MBA:MBA管理:要善待員工,但別總是太友好。我們一直都主張做人要厚道,但是在遇到因服務人員失職導致體驗糟糕,或者使用的產品因為某個缺陷讓我們憤怒的時候,我們這些做客戶的人受到了影響,一定會希望,該公司高層有個獨裁者能夠實行防止造成這類事情發生的企業文化。那麼,在仁厚和獨裁之間,管理者應該如何選擇呢?

  如果你是一個團隊的leader,那麼一定會有人覺得你不夠nice。事實上,那些大佬們也不是好好先生!好的團隊氛圍應該是“既仁厚又偉大、既慈愛又強大”。

  我39歲的時候,擔任某家擁有數百名員工的公司CEO。我會根據時間點和談話的對象,在不仁厚程度量表(unkindness scale)上,給人介於0到7分的評分(10是暴君)。

  我猜想自己得到的評分通常在4.5分左右,我相信不會有人會給我10分——打那種分數,得要心懷某種惡意才行。我不是愛生氣的人,只有一次真的動怒,因為那次涉及人身安全:我們公司舉辦蒙大拿艾滋病疫苗自行車活動(Montana AIDS Vaccine Ride),共有1500人參加這項歷時7天的橫越落基山自行車活動,以倡導對抗艾滋病,結果活動過程中碰到可怕的山區風暴,實際上將我們的城市摧毀殆盡,參加者的生命處於險境。除此之外,我平日一向也都很嚴格認真。

  有些CEO易怒、瘋狂,他們的故事往往成為傳奇。例如,美國服飾 (American Apparel)公司CEO多夫·查尼(Dov Charney)被指控用雙手掐員工脖子。沃爾特·迪斯尼(Walt Disney)的下屬會彼此警告,迪斯尼會一邊走近,一邊重述卡通片“小鹿斑比”(Bambi)裡的臺詞,“森林裡有人!”(Man is in the forest!)。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則是出了名的壞脾氣。

  即使是表面上溫文爾雅的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Tim Cook),也讓員工感到驚恐。尤加利·伊瓦塔尼·凱恩(Yukari Iwatani Kane)即將推出一本關於這位CEO的管理學書籍, 書中寫道:“當有人回答不出問題時,庫克就會不發一語地坐著,其他人則是盯著桌子,在位子上動來動去。這種沉默相當強烈和令人不安,所以會議室內所有的人都想逃走……有時候,他會邊等回答,邊從口袋裡掏出一條能量棒,包裝紙發出劈里啪啦響聲,才會將議室裡的死寂打破。”

  要建立真正偉大(不只是優良,而是偉大)的公司,只能仰賴恐懼和脅迫嗎?仁厚會造成平庸嗎?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另外,別再自欺欺人了,我們一直都主張做人要厚道,但不論是遇到忽視誤點旅客的航空公司登機門服務員,或是造成我們手機停用的軟件更新,當某個消費品牌搞砸事情時,我們這些做客戶的人受到了影響,一定會希望,該公司高層有個獨裁者能夠實行防止造成這類事情發生的企業文化。

  但是在仁厚和偉大之間擇其一,是一項錯誤的選擇。

  首先,“心懷惡意”以及”焦慮造成的不愉快”,兩者之間存有差異。雖然有些員工可能覺得我不仁厚,但除了罕有的例外,我從來都不是故意要這樣。我通常肩負著重責大任,面臨極大的壓力,一方面得持續壓低公司慈善活動的開支,一方面得確保活動安全無虞、經驗首屈一指。

  公司的未來,繫於在這條綱索上保持平衡。我得壓低成本,但又得支付優秀人才更高的薪酬,這讓我備感壓力。有一些難纏的客戶握有超出我們理解的龐大應收帳款,危及現金流量。我們一直有持續創新和持續成長的需求,有些領導人可能比我更能夠從容不迫處理那種壓力,但是這改變不了一項事實:當我表現很差時,我其實並沒有惡意。我有位朋友是著名的娛樂業高級管理者,他說:“我領公司薪水,任務就是操心。”

  習慣——並且願意——提防一切事項,是有些人能夠擔任領導人、而其他人無法做到的原因之一。此外,內在的焦慮很少會產生良好的外在。

  但另外還個更重要的差異需要考慮:仁厚和友好之間存有差別。美式足球名教練文斯·倫巴底(Vince Lombardi)不是好好先生,但他促使團隊成員儘可能做到最好,事後回想,他們因此都非常喜歡他。我寧可為一個致力於讓我發揮真正潛力,而且願意在短期內犧牲我對他/她觀感的教練效力,而不要為比較在意討人喜歡的教練效力。我寧可為喜歡我的人工作,而不要為對我友好的人工作。

  其中的關鍵在於許可。在我還沒有同意時,在我還沒有要求時,驅使我儘可能做到最好,並不算仁厚。

  最後,這並不是選擇要成為仁厚或偉大,而是選擇要創造或放棄環境背景,你必須創造和維護一個環境背景,在這個環境背景中,一般期望人們努力做到最好,而且有意願這樣做——人們明確同意你推動他們向外擴展,而不再只待在自己的安樂窩內。要實現那種情況,關鍵在於:

  告訴所有具備潛力的員工,公司會推動他們前進,那會是他們一生中最好的經驗。

  在員工參與之前,確認他們同意某種文化和“偉大”的環境背景。

  聘用專業人士,這些人唯一的職責,是在所有層面使環境背景保持有效。

  協助人們區別“惡意脅迫”和“愛之深責之切”。這乍看之下很難分清楚,但如果目的屬於正面性質,人們會感受得到。

  對惡意行為設立絕不姑息的政策。

  一般人都是凡夫俗子,都會有發脾氣、小氣或傲慢的時候,那種情況發生時,要確定公司設有制度和專業人員協助員工詳談和坦白說出。

  現在你可以建立既仁厚又偉大、既慈愛又強大的文化了,只不過這種文化不會總是很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