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調組織員、緊急聯繫人、暖心“小二”……堅守葵湧抗疫一線的最美“多面手”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王然

剛休完產假回到崗位,深圳市大鵬新區葵涌辦事處綜合執法隊李熠陽沒想到第一份任務竟如此“艱鉅”,成為一名堅守基層抗疫一線的“戰士”。

协调组织员、紧急联系人、暖心“小二”……坚守葵涌抗疫一线的最美“多面手”

由於防疫需要,葵涌黨工委、辦事處成立了一支具有醫學背景人員組成的疫情防控先鋒突擊隊。大學所學專業是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加上有基層衛生工作經驗,李熠陽主動請纓加入。她成為了突擊隊副隊長,同時身兼涉外專班、酒店專班副隊長。

每晚堅持工作到10點

防控初期,基層一線工作人員大多沒有應對疫情的經驗。作為具有醫學背景的突擊隊副隊長,李熠陽是隊長許斐的“左膀右臂”,既擔負起協調組織的任務,還是9個社區的“緊急聯繫人”。

社區防控怎麼做才規範?辦事處如何統籌?“萬事開頭難,我們只能在防疫實踐中摸索。”沒有現成的經驗,李熠陽與同事們一起摸著石頭過河,牽頭編制了2個規範性文件,編寫了居家隔離人員服務指引、卡點執勤明白卡和消殺工作作戰圖,及時提供了具體可行的工作規範。李熠陽充分學習上級文件,充分運用所學公共衛生知識與公衛事件處置經驗,結合葵涌實際,對9個社區進行防疫業務指導,並組織開展辦事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對內,李熠陽每日對接社區指導防疫;對外,李熠陽每日對接公安部門核對數據,確保9個社區防疫情況盡在掌握,突發事件第一時間能得到妥善解決。

同時,她負責“無疫街道”和“健康葵涌”創建等重要工作,每天還要擠出時間收集資料、編寫方案、跟進進展……大大小小10餘項防疫重點任務,李熠陽都處理得井井有條,她並沒有比別人多出兩隻手,只是堅持每天晚上工作到10點才下班。

“有求必應”的“跑腿小二”

葵涌辦事處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暖心家園,是葵涌的疫情防控“主戰場”。從最初選址,李熠陽便開始跟進,通過多次實地踩點,最終選擇了遠離居民區、環境宜人、通風透氣的現址。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了確保暖心家園安全有序運轉,李熠陽凡事想在前頭、做在前頭,口罩、防護服、手套等防疫物資以及日用品、牛奶、水果等物資都及時採購,配備到位,並與婦聯、團委、工會聯繫,為隔離人員準備了繪本、糖果等慰問品。

协调组织员、紧急联系人、暖心“小二”……坚守葵涌抗疫一线的最美“多面手”

經過充分準備,暖心家園已達到了集中隔離人員可直接“拎包入住”的標準。對於集中隔離人員的其他需求,李熠陽也儘量滿足。一天,一名集中隔離人員削水果時不慎割傷手指,李熠陽去藥店為他購買消炎藥品。“消炎藥屬於處方藥,我只能先買棉籤和消毒用品,再去溪涌社康中心請社康醫生開藥。”集中隔離人員的傷口得到及時處理,恢復良好。

集中隔離人員中的孩子便秘,李熠陽便買來小二開塞露;孩子頭髮太長了,李熠陽帶來家裡的電動剃髮工具;需要快遞文件的,李熠陽第一時間幫忙聯繫……突擊隊隊員張森燁笑稱她是“有求必應”的“跑腿小二”。

截至目前,暖心家園已累計入住75戶148人,現有33戶55人,幾乎每位結束集中隔離期的人員離開前都會留下感謝的話語。這一聲聲“謝謝”背後是對李熠陽與同事們貼心的服務與負責的態度的肯定。

李熠陽的丈夫是一名民警,1月26日(年初二)便回到工作崗位,參與防疫工作。同樣在一座城市,夫妻倆卻最長有近20天沒能見面。“我們都在抗疫一線,所以彼此都能理解。”李熠陽最大的工作動力來自於家人,她的父母都是共產黨員,不僅全力承擔起照顧外孫的工作,還鼓勵女兒“做事不要有怨言”。

“2019年2月,我就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李熠陽把這次疫情防控工作看作是對自己守初心與擔使命的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