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之怪現象

集郵之怪現象


一、對新人極度不友好。


目前來看,個人還沒有遇到哪個圈子,像集郵圈這樣對新人極度不友好的,而且還是從上到下都這樣。

譬如新郵預訂,每到預訂季,對老用戶天天電話騷擾,對於想預訂的新人又冷冰冰拒之門外。一方面感嘆集郵後繼無人,一方面又對新人集郵不僅不發展,反而扼殺,逗大家玩呢?除了最上層的郵總如此,中間都郵商,下面的郵友等,對新人態度又何嘗不是一樣?好像要麼愛理不理,要麼冷嘲熱諷,才能顯得集郵高尚優雅?看看新人們在某寶在貼吧和老闆前輩們的交流,就可見一斑。


二、為蠅頭小利自敗口碑信用。


商人逐利,理所當然,每個行業行業經商的,都是為了賺錢,大家也都知道信用口碑的重要性。如果哪個老闆突然不管信用口碑了,要麼準備最後撈一把,要麼有足夠大的利益誘惑。


但在集郵圈,能夠讓郵商無視臉皮信用的,卻只需幾毛錢。眾所周知,去年以來一段時間,打折票略微漲了那麼幾分錢幾毛錢,於是乎很多郵商開始以缺貨為由不發貨了,什麼信用口碑,完全不顧來。有人說郵票利潤低(實際上一定都不低,很多還堪稱暴利,只是金額小而已),能低得過某寶三五塊錢包郵的手機膜啊套啊?


集郵之怪現象


三、很多人精神人格分裂嚴重,什麼審美之類的判斷,完全被價格左右。


集郵現在基本分為編年和jt紀特文編老票兩大圈層,都可以理解。

但很多玩老票一副看不起編年票,說編年票垃圾的,就完全不能理解了。不是說集郵是高雅愛好的麼?沒想到最後都是殊途同歸,所謂集郵,都是想的“集RMB”,天天想的都是增值賺錢。就因為老票很多價比較高,在他們眼裡都成了西施,編年票都是東施,完全罔顧絕大多數老票設計印刷紙張全方面落後編年票的事實。好不好看,那是完全主觀的東西不說,說什麼老票都是經典,還保值增值,我呸!不就是想誘導新人接盤麼?

說編年票垃圾是廢紙,人家才幾毛錢幾塊錢,一年才幾百塊錢,打折到手還有面值兜底呢。很多幾百幾千的老票,一方面明顯脫離大眾審美醜出天際,一方面又明顯脫離真實價值和世界集郵現狀及發展趨勢,現在居然能被吹上天?


四、集郵是愛好,是收藏,本質上是花錢的,花錢買喜好,買心情愉悅。


集郵不是理財,所謂增值保值,只不過是誘導人的噱頭。真的想投資增值保值,除非你化身郵商,投入足夠大的資金時間精力等,那就是一門生意了。

當然,很多人總喜歡拿個案當普遍,一片紅啊猴票啊等,總歸是極少數,如果指望哪天某票變成猴,還不如買彩票呢。實際上,為愛好花錢買單,天經地義。


但在集郵,很多人卻指望愛好賺錢,預訂了幾套票虧了幾十上百就哭爹喊娘,真的是時代之怪事如果把預訂郵票當投資,就要有虧錢的心理準備,如果把預訂郵票當愛好,花錢多少都是天經地義,現在哪個愛好不要錢?滿足愛好同時賺錢,那是需要時間精力和腦子的。


再說了,放眼全球,現在還有哪個國家地區號稱集郵是增值保值的?都是一門生意罷了,只有咱們的所謂集郵愛好者,天天指望保姆郵總通過減量之類的人為控制,讓手裡的郵票實現所謂保值增值,不愧是母親懷抱里長大的巨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