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那些事兒》看困擾了當今多數年輕人的問題—脫髮


從《歷史那些事兒》看困擾了當今多數年輕人的問題—脫髮

《歷史那些事兒》第二季共有八集,每一集都有特定的劇情和人物,讓觀眾真正地體會到了歷史的趣味性,是一部充滿著“實驗性”的歷史文化紀錄片。

在這部紀錄片中,並不是以傳統紀錄片的播出形式播出的,而是以傳統紀錄片配合中插創意的形式。發掘了歷史資料中的有趣故事,以此來展現真正“鮮活的歷史”。傳統紀錄片和創意的相結合,在《歷史那些事兒》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這不僅會使歷史故事更加生動有趣,也吸引著更多的人來了解、學習中國歷史。

從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可以學會許許多的技巧與方法,品悟古人的情懷胸襟,學會人生的哲理。對於國家來說,從歷代各朝中,我們可以學習古人的治國方法以及治國理念。對於歷史中的好的東西,我們要將它發揚光大。並且不斷地改革創新,讓它來幫助我們富國利民;那麼,對於歷史中的不好的東西,我們就要將它捨棄。

這季的《歷史那些事兒》第一集——從頭開始。

光聽這第一集的名字,不禁讓人心生疑慮。“從頭開始”是指什麼?難道又要有一個全新的《歷史那些事兒》?還是講述又一個王朝建立了?

簡單的片頭過去之後,便真奔主題——一個困擾了當今多數年輕人的問題,脫髮。脫髮!多麼令人意外的一個題材!確實,當今人類的脫髮現象是越來越嚴重了。但是,《歷史那些事兒》裡怎麼會講到脫髮?莫非古人也會脫髮了?而之後的劇情告訴了我們:古人真的也會脫髮!

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現如今,中國的十四億人口中,脫髮困擾著超過兩億人!兩億人!多麼大的數字!而這兩億人為什麼會脫髮呢?原來,這些人群的職業非常特殊,經常需要加班,因此,就得不到充足並且有規律的睡眠。久而久之,便從“有發一族”轉變為“脫髮族”了。看來,我們一定要保證充足並且有規律的休息,這不僅僅對於我們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還能讓我們遠離“脫髮族”呢!畢竟,現在越來越多的90後年輕人都已經進入到“脫髮大家族”中了呢!

但是,回看歷史,其實兩千多年前的人們就早已受脫髮的困擾了。例如,西方羅馬帝國的三大巨頭之一的凱撒大帝和當年的我國權臣王莽。兩人在當時都很受歡迎。但是脫髮對於他們二人來說是極其可怕的。他們十分害怕別人看到他們頭頂的“地中海”。為此,他們兩人可謂是絞盡了腦汁,耗盡了心思。最終,兩人的方法卻如出一轍:凱撒大帝頭戴橄欖枝葉,王莽則是用“幘”包裹住了鬢髮。但是,再怎麼遮擋,脫髮的現實總是要被人發現的,我們做事,都不能只看表面,更應該深入地去探索。

不過,王莽用“幘”包裹鬢髮的方法似乎確實很管用,王莽以後,“幘”被越來越多的脫髮男所使用,“幘”也越來越流行,成為了一種“潮流”。而引領了這段潮流的,便是他——王莽。

不僅有他們,幾位著名的大文豪也是陷入了脫髮的困境。杜甫、白居易……都難逃一劫。在杜甫的詩《春望》中,杜甫感慨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白居易則更是誇張,他為了保護自己的頭髮,更是一年只洗一次頭,感慨道:“乃至頭上發,經年方一沐。”

《歷史那些事兒》打破了以往人們對歷史的看法,選用了一種更加“接地氣”的方式來向我們講述在千百年前發生的故事。《歷史那些事兒》相較於歷史典籍來說,應該會更受人歡迎,因為它更加生動有趣地還原了千百年前人們的生活。畢竟,歷史本身就是妙趣橫生的,難道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