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深山漁網“織”幸福

春日芳菲澱,鳳銜新葉來。

4月14日,桑植縣走馬坪白族鄉前村坪村漁網培訓基地格外忙碌,30餘名貧困戶和村民伸網框、織網口、掛網角……在勤勞的雙手下一張張漁網漸成雛形。

“吃完早飯就來了,得趕緊練好技術,好在家門口拿工資。”前村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道新停下編網練習,攤開手指算起今後的收入,“編一張網收入800元,一個月織3張,收入就有2400元。”溫暖的陽光打在張道新的臉上,笑容顯得愈發燦爛。

“手工漁網編織技術含量低,老百姓易懂、易學、易上手,還不受場地和天氣影響,隨時隨地就能幹活。”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駐前村坪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王波說,經過前期多方協作已引進山東久運網具公司的漁網編織技術,並計劃下半年建設扶貧車間,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

“我們有1萬副出口到德國的漁網訂單,根本不愁銷路,就怕人員少了數量跟不上。”據前村坪村黨支部書記周歧善介紹,在後盾幫扶單位的幫扶下,漁網產業已基本落地,“鄉親們現在正搶抓時間編織漁網,幹勁是越來越足。”

培訓有了,銷路有了,技術得有保障。“多培育一批漁網編織能手,讓他們帶動身邊更多的貧困戶和鄉親們增收。”為促項目抓緊落地,張家界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壯曉陽專程調研,一路上,一張張漁網背後的笑臉、一串串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心願映入眼簾,在調研現場會上,壯曉陽對駐村幫扶工作隊再三叮囑。

“嚴抓技術關,確保訂單按時完成;排好工期,落實扶貧車間的落地工作……”不到2個小時的調研,王波的筆記本上記滿了各項工作要求,他說,漁網扶貧車間建成後將帶動前村坪村和周邊村1000餘名勞動力就業,其中貧困戶200餘人,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力爭儘早投產一條漁網原材料本地生產、本地加工、集中統一出口的‘一條龍’生產線,發揮脫貧攻堅長效機制……”臨近晌午,漁網培訓基地人影漸忙,漁網也越織越密,駐村工作隊正規劃著漁網產業的“造血”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