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大美太行,天下脊梁”

长治不仅有传统文化的经典之美

还有上古传说支撑的民族之魂

沁县觅古斋碑石拓片、平顺岳家寨泥塑、八义窑红绿彩瓷、晋国编钟、堆锦、戏曲盔头……

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

见识长治的至美文化

觅古斋碑石拓片

长治展区的一个角落,竟藏着稀世珍宝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沁县历史悠久,文蕴绵长,历代留存许多金石碑刻,除国家馆藏之外,大量散失民间。本郡文玩爱好者、金石钱币藏家张晓林先生数十年潜心寻觅,收集到本县从北朝至清末1500年间各类金石拓片百余件,生前曾选择部分藏品举办金石拓片展览。去世后,其专著《铜鞮墓志寻踪》始得付梓。该书出版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首都多所大学和国内外学者慕名莅沁考察,对觅古斋藏品特别是唐代一部分珍品碑石拓片给以高度评价,无论其书法家值还是文献资料价值都十分难得,为地方碑石文化之精品。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为了满足先生遗愿

张晓林先生的遗孀郭庆龄女士

亲自谋划和装裱

将部分精品拓片予以公开展览

郭庆龄女士为我们介绍到

本次文博会展出

以唐代墓志铭为主的历代碑刻拓片70余幅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还有两件沁县文博馆镇馆之宝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康熙御笔《千字文》

康熙临米芾《千字文》为康熙手迹之珍品

其无论书法造诣,还是文化价值

堪称一绝

拓本为海内外方家争相收藏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陶渊明手迹《致远堂法书》

晋代书法作品极为珍稀

宋代已十分难觅

陶帖(《致远堂法书》)

通篇潇洒飘逸,奔放酣畅,其书法造诣极高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物之美者,不可秘而弗传与传之不广且久”

乃张公之志

此次文博会

这些拓片广受爱好者好评、追捧

不少专家学者也纷纷前来考察

岳家寨泥塑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平顺岳家寨的泥塑艺人

把七位全国劳模的故事立体呈现

这批以岳丙寅为代表的泥塑艺人

创作了一系列风格淳朴

以太行人家生活

劳作场景为题材的泥塑作品

为太行山旅游提供了物美价廉

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

八义窑红绿彩瓷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源于北宋

在中国陶瓷艺术史上被定为

“开中国五彩瓷之先河”

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中被誉为

“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一抹彩虹”

晋国编钟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古代的上党地区就有青铜器铸造工匠

从当地出士的大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就可见当时匠人的精湛技艺

现在的艺人不但传承着先人技艺

复制的古代青铜器成为许多博物馆的陈列品和文博衍生品

还根据出士发现恢复了全套“晋国编钟”

堆锦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纸为底、绵做胎、绸敷面、绘以画”

被誉为“立体国画”的长治堆锦技艺在传承中创新

不光让堆锦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成为美化人们生活的厅堂装饰

还设计了特色旅游纪念品

文创产品和与服饰相结合的实用艺术品

为长治市文化产业发展

也为文旅深度融合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戏曲盔头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文化产业

一位大学生村官

因热爱戏曲文化

加上一些平日积累的制作经验

为贫困的杨安乡南沟村带来致富经

文博会 || 长治的古老历史 这些珍宝娓娓道来

“做盔头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还能传承这门老手艺

最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把山西本土

带有晋文化的戏曲盔饰和服饰挖掘出来

把盔头制作

发展成为一个有底气的文化产业”

这位村官如是说

他心里还一直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梨园梦”

他的名字叫 刘清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