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太原的老外必须服从他们的管理,来看看这群人是怎么工作的?

太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境外人员管理中队由7名民警组成,他们大都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有两名是研究生学历,是整个支队学历最高,平均年龄最轻的团队。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又让组织踏实放心的优秀团队。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受理审核境外人员签证证件,受理审核国籍申请及相关事宜,对本市外国人进行管理,指导基层公安机关外管工作,推进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管理,承载太原市国际警务合作等涉外公安工作。

来太原的老外必须服从他们的管理,来看看这群人是怎么工作的?

严格执法 守护国门

中队民警时刻不忘:外事民警的形象代表着中国,素质关系到尊严,政治过硬、本领过硬是外管工作对他们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素质和政治素养成了他们每日的必修课,平日里,他们自觉多学、多练、多问,砥砺自己;接待外国人的过程中他们用心、用脑、用情,解决问题。

1、刻苦钻研夯基础

这个团队的特点是爱岗敬业、喜欢琢磨。每月的例会上,大家都会在中队长的带领下学习讨论业务知识和法律新政,并反复研读记忆,与实际工作结合,提出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从而更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就连年龄最长的老同志杜德刚(还有两年退休)在公安部移民局新闻发布施行12项便利措施的第二天就积极要求中队组织学习,他是这个团队中最能够活学活用政策法律、与实际工作结合服务群众的一个。

来太原的老外必须服从他们的管理,来看看这群人是怎么工作的?

在他超前的服务理念带领下,中队帮助山西精英羽毛球俱乐部挽留了马来西亚青年冠军陈蔚德,用签证的便利吸引他执教山西,添补了山西羽毛球队的空白,在他的带领下,山西赢得了2019年全国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12岁年龄组团体冠军,太原市羽毛球协会和太原市精英青少年俱乐部还为此专门向出入境管理支队致信表示诚挚的感谢。

只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中队民警还要每天苦练扎实本领。为了提高与外国人的对话能力,熟练运用语言技能,大家还在工作之余主动学习英语。平日的辛苦换来的是熟练的业务技能和游刃有余的处事能力,他们不止一次地运用娴熟的英语和询问技巧把弄虚作假的申请人问得目瞪口呆,阻挡于国门之外。

政治坚定显赤诚

政治的坚定与敏锐在外事工作中尤其重要,中队民警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他们紧跟时代,坚持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格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清醒地应对每件涉外事件。

他们在热情接待的同时,严肃查堵境外人员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非法入境、骗取签证证件等违法行为,始终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做任何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来太原的老外必须服从他们的管理,来看看这群人是怎么工作的?

曾有一位外国人报警说有个中国人为他来出入境外管

窗口办理签证,并收了他5000元代办费。这个报警激怒了中队每一名正义的民警,中队的7名民警一同连饭都顾不上吃连续作战24小时,从报警人入住的宾馆视频、交易的银行卡号、大厅的受理监控录像等线索中,一帧一帧地查,最终锁定了嫌疑人,查明是诈骗并将嫌疑人绳之以法,还了中队的每个人以清白。

他们绝不允许自己或任何人干有损于中国形象的事!他们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遵章守纪的规范行为全心全意地为中外申请人服务。维护着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满腔赤诚铸国魂

国际警务合作是近年来新兴的公安业务,就在山西省刚刚涉足跨国办案时,中队长张英便接到了同公安部赴斐济担任翻译对一起跨国刑事案件进行调查取证和押解嫌疑人的任务。出发前,张英同志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牺牲春节假期休息时间从文字到口译,从办案程序到法律规范的运用、从外交礼仪到警务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她通读了《用英语办案》、《联络口译》等书籍,还从斐济的司法网站下载了询问笔录、逮捕令、引渡文书等13种当地法律文书,预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中英双语版),了解英美法系与中国法律的区别及斐济国家的风土人情。

来太原的老外必须服从他们的管理,来看看这群人是怎么工作的?

刚到斐济,中国大使馆就交给了工作组厚厚的一本案卷,所有的工作只等她把案卷翻译之后才能开展。时间紧、任务重,她在书证材料类多、量大,书写习惯难以辨认的情况下,连续奋战32小时,通过请教当地居民,翻查相关资料,用最短时间将10份书证材料和5份笔录共11000字翻译成中文,在工作组与斐济警方会面前夕呈现出来,提供谈判依据。张英随后又完成了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所有的笔译和口译,通过整个工作组的努力最终按计划平安把犯嫌疑人押解回中国,案件的管辖权也因而实质性地掌握在了中国手中!张英同志因此荣立二等功一次,也正是这之后,她所在的外管中队承担起太原市公安局的国际警务合作工作。

在她的带领下,中队先后配合2014年刑侦支队赴泰国押解红通加拿大籍犯罪嫌疑人回国,2015年禁毒大队赴中越边界追逃越南籍犯罪嫌疑人,并申请为太原市公安局开通国际刑警组织I-24/7全球警用通讯系统。中队还先后为国际警务合作工作培养了张雅楠、李新逸两名同志,特别是张雅楠同志在公安部的选拔中获得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为山西警察挣得荣誉,并在前不久被省厅选调配合办理跨国涉黑案件担任翻译。太原市公安局国际警务合作工作落在了他们的肩上,正是这个团队具备忠诚履职的理想信念,奋发有为的责任担当,攻坚克难的过硬本领,作风优良的队伍形象的综合体现。

来太原的老外必须服从他们的管理,来看看这群人是怎么工作的?

出入有境 服务无境

“出入境工作中的服务,只要我们想去做,就一定能做好,哪怕一句话、一个点头示意、一瞬间的关爱……。”爱由心中起,服务无止境,中队用真情温暖境内外申请人,体现着“文明、和谐”的时代主题,展示了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

1、优化服务,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外管科,表面上看是为外国人办理事务,其实服务的都是中国老百姓。外国人来到中国,或者是与中国亲人团聚、或者是服务中国经济教育,或者是中国潜在的发展动力,比如留学生的培养将为我国与他国的交往建立人脉基础。中队时刻牢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立警理念,切切实实地把外国人的事当国家的事重视,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操心,用换位思考的思想真心实意地去做工作,推出多项举措,想方设法服务太原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群众的满意便是这个团队的至高荣誉!

来太原的老外必须服从他们的管理,来看看这群人是怎么工作的?

群众“零跑”服务——利用“一网通一次办”平台,在微信公众号为需要备案的涉外单位开通网上办理功能,实现足不出户办事情;

一次性告知服务——设计一次性告知单,将签证申请所需材料,列出清单,标明细节,一次性告知咨询群众;

预约服务——通过预约,为有需求的群众安排最适合的时间解决困难(一次,中队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省卫生厅接待的商务部紧急调回的几内亚、多哥、喀麦隆等非洲国家7名医护人员受理签证申请);

专办服务——为国家“千人计划”引进人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聘请的美国籍专家JAMES先生,中国核辐射研究院聘请的戴雄新先生一家专办永久居留申请,用自己最好的服务让他们感到中国的方便,为国家挽留人才;

上门服务——为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外籍教师、留学生,多次上门现场受理签证申请。每年上门受理量在600人次以上,节约群众徒劳往返费用近10万元;

急办服务——多次为赶乘飞机、丢失证件的各国游客及港澳台居民,8小时内加急办理证件,目送他们按时、激动地欣喜离开......

这样的事情他们几乎天天都在做。8小时内出证,这需要整个团队每个环节的同志一分钟都不能松懈,他们克服着所有能克服的困难,只是很简单地“群众急我就急”地帮助着、协调着、努力着......直至看到群众拿到证的那一瞬间,他们才能松一口气,欣慰地笑笑。

来太原的老外必须服从他们的管理,来看看这群人是怎么工作的?

就在“二青会”期间,香港体委主席霍震霆因为这个中队在休息日加班为前来参会的运动员补办证件使他如期返港的行为向山西省公安厅和太原市公安局分别致感谢信,还专门派香港驻内地特使前来山西转达慰问。中队的同志们用行动再次谱写了内地对香港一家亲的篇章,为加强香港与内地的感情沟通搭建了桥梁。

2、凝心聚力,着力提升民警队伍的“荣誉感”

在这个团队中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艰苦工作干在先,关键时刻冲在前,用实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凝聚团队的战斗力,去凝聚团队的荣誉感。

他们体恤、关心基层民警,想方设法帮问题,增强基层外管工作能力。多年的与公安基层民警打交道,团队有个共识:就是要把外管工作真正做好,还是要依靠基层民警。民警工作中出错了,一定要“帮问题”,而不是查问题。要想办法克服民警的畏难情绪,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

为了基层民警能有一身外管真本领,中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向民警耐心讲课,耐心咨询,最忙的时候一天能接100多个电话,一口水都顾不上喝。他们认真制作基层外管工作课件,编写《基层民警外管工作手册》,制作动画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教会每个基层民警外管工作的看家本领,调动民警工作积极性。

同时突出“以人为本”的带兵理念,经常与基层民警促膝长谈,以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民警,树立互尊、互敬、互爱的兄弟感情。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全市上下形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工作干劲。

外管中队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在出入境这个既平凡,又特殊的岗位上,谱写出一曲曲严格执法、群众满意的赞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