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故事」範集原稱範亭集,或許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

範集鎮範集村為什麼沒有姓範的村民?範集為什麼又叫範亭集?範集究竟與“範”姓有沒有關聯?


「一村一故事」範集原稱範亭集,或許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


範亭集的傳說

西漢元年(公元前206年),“鴻門宴”後,項羽軍師範增隱居此地。建有府舍、花園、亭臺樓閣,頗為壯觀。後起集,名範亭集。清咸豐11年(1861)趙作賓倡捐修寨,名範亭集寨(又名集成寨)。1947年,拆寨,簡稱範集。1946年屬項城縣婁堤鄉第六保,1947年屬項城縣第七區,1951年改為範集區、範集小區,1958年成立範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範集鄉。

即今河南項城市西南三十二里範集鄉。清宣統 《項城縣誌》 卷1: 縣西有範亭集。


「一村一故事」範集原稱範亭集,或許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


多次出謀獻策而終不被項羽重用的軍師範增,自“鴻門宴”放走劉邦後,怒斥項羽:“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氣極離開項羽,終隱於項城的範亭集(今範集鄉)。愛恨交急的亞父范增想在項氏的發源地看著剛愎自用的項羽丟失天下的可悲下場。據傳,其隱居之處建有府舍、花園、亭臺樓閣,頗為壯觀。由於歷代戰亂,古建築無一遺存,項已成為項城西南部的重要集鎮。這也是現今範集鄉隨范增之姓的來歷。

如此傳說似乎也有點靠譜,但小編在收集整理信息時發現,範集村的歷史恐怕能追溯到比項羽更早的時期,怎麼回事呢?

那就要從範姓的起源開始說起!

範,在《說文》中說是一種草。專產範草的地方稱為範,最早居於範地的氏族稱為範氏族,範氏族以範草為原始圖騰和氏族族徽,所居地方稱為範,建立城堡稱為範邑,以地名為姓。


「一村一故事」範集原稱範亭集,或許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


範姓的起源主要有兩大支:祁姓和羋姓。

第一支出自祁姓。舜封堯子丹朱為唐侯,歷夏商,進入西周初期改為唐公。周成王滅唐,以封弟叔虞,史稱唐叔虞。遷唐公於杜,至周宣王時杜伯無罪被殺。其子隰叔逃奔晉國,晉封為士師之官,子孫遂改為士氏。曾孫士會食採於範,古城在今河南範縣東、山東梁山西的古範地,之後遂有範氏。祁姓範氏至少有2600年的歷史。

第二支出自羋姓。楚穆王時有大夫範山,楚靈王時大夫芋尹申無宇,也稱範無宇,楚國也有範氏。此羋姓範氏早於祁姓範氏。河南項城西有範亭集,春秋時處在蔣國的北面、沈國的西南,楚穆王北進滅蔣、沈等國時駐留過此地。羋姓範氏的歷史至少有2600年。


「一村一故事」範集原稱範亭集,或許已經有兩千多年曆史……


第三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範姓的起源不止以上兩大支。據說汜姓加草頭成範姓。除此以外,加入範姓群體的最重要的內容是少數民族的成分。從北宋金國女真人孛魯術氏改漢姓範,一直到清朝的滿洲八旗範佳氏、博都里氏等氏族集體改漢姓範,北方地區,尤其在東北地區的範姓得到了大量外族血液的融入。

無論範集的名字起源於是春秋還是秦末,都足以證明範集地名由來已久!

看一村風景,品一村故事。你們村叫什麼名字?有什麼故事傳說?盛情誠邀你來參加《項城一村一故事》,私聊小編,下一個就是你們村子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