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到了必須全面反思全國性全民性全局性英語教育的時候了

中國教育到了必須全面反思全國性、全民性、全局性英語教育的時候了。此次疫情期間發生的類似許可馨等事件,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有必須系統反思多年以來積澱下來的英語教育問題了。從長期效果上看,當前我國各級學校的英語課程設置、教材教學、考核評價等對整個教育過程的影響問題相當嚴重。英語是目前我國教育教育體系中唯一貫穿從嬰兒期到中年期、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學歷教育到職業教育、從業績評價到能力評價的內容和工具。英語教材中播下了大量崇洋媚外的種子,而大量英語老師為了鼓勵學生學好英語,故意把西方描述成天堂一樣,甚至從小就培育小孩輕視本國語言文化和國人以及嚮往國外生活。不少學校甚至把英語成績直接判定成人才的第一標準,而現行教育體系及考核標準將英語設置成了能否成為一流人才及取得成功的幾乎唯一要素……人為地先讓國人跪在一門語言的腳下……所謂從娃娃抓起,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常常略等於中國小孩剛出生就要接受英語薰陶。有不少學生把英語當成唯一出人頭地併發奮努力的方向及動力。這就是出現大量小留學生,以及大量中國學生以學好英語出國為最高目標和炫耀的根源,甚至不少家庭將送小孩出國留學當成光宗耀祖的使命而傾盡家財,有些學生以說好一口地道的英語而感到無上光榮……在這樣的的全民性、全局性英語崇拜環境下,如何能不滋生出一些鄙視、輕視並處處高看外國人的土壤?如何不產生某些政府官員在招商引資、收購兼併或招標投標過程中故意幫外資外企排擠民企?!如何不形成一種廣泛存在的“外國人優先”以及無形中存在的外國人高人一等和外國人犯錯犯罪可原諒的社會心裡甚至法律氛圍?某些學校設置的所謂“雙語教學”、“合作辦學”、“國際一流”、“國際水平”、“國際項目”到底有多少真實價值?某些國際會議、國際交流、國際考察以及只有把科研成果發在國外雜誌才算最高學術成果的導向,是否人為地把科研及理論自信建立在英語語境的前提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