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戰疫記

2月6日深夜,一聲新生兒的啼哭打破沉寂的夜晚。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位感染新冠肺炎的產婦順利產下一名男嬰,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流下激動的淚水。主刀醫生是婦產科烏劍利大夫,雖然汗水溼透了他的三層防護服,霧氣迷住了他的護目鏡,但他還是成功地完成了手術。

“這一場特殊的手術經歷刻骨銘心,生命的希望不可阻擋!”烏劍利說。

那時的武漢,靜得出奇。同濟醫院產房裡發出的嬰兒啼哭聲,是武漢城裡最美好的聲音。

循著這一聲啼哭,2月底,我從北京南下,來到戰疫中的同濟醫院。

2019年和2020年之交的這個冬天,位於武漢市解放大道的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主院區,情況似乎有些異乎尋常。

元旦剛過,院長王偉到發熱門診巡視查房。他感覺情況有些不對勁,位於第二門診樓的發熱門診前,患者明顯比平常多。敏銳的王偉當即指示,對發熱門診進行改擴建,並把感染科一層樓病區騰出來,作為發熱病人的留觀病房。

但是,改擴建後的發熱門診和留觀病房,還是不夠用。

那時,大家對當時稱之為不明原因肺炎的傳染性認識還不足,但是知道,發熱病人往往具有一定傳染性,因此許多醫護人員都感到防護的壓力,擔心發生交叉感染。

1月15日,同濟醫院緊急召開辦公會,決定把老內科樓全部騰空,再度擴展發熱門診面積。老內科樓一層是急診外科,二層是傳染科門診,其上三層的傳染病房,可以快速改建成滿足傳染病治療所必需的“三區兩通道”(汙染區、半汙染區、清潔區和醫護人員通道、患者通道)。經過連續數日的緊張工作,改造順利完成,同濟醫院主院區發熱門診和病房面積從最初的110平方米增加到5000餘平方米。

“我們就是一步一步往前走。剛開始每天有50到100人的發熱門診量,等我們改造完病區,主院區日發熱門診量就飆升到1000人以上。”王偉說。

現在想來,如果當時沒有及時大幅度擴建發熱門診,那麼每天1000多名發熱患者湧入醫院,後果將難以想象。

很快,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越來越多,而發熱門診樓上只有60張住院床位。大家隱隱意識到,恐怕同濟醫院將要承擔更多的救治工作。

在主院區之外,同濟醫院還有兩個新院區——光谷院區和中法新城院區,都是剛建三四年,設備器材都很新。但是,如果要作為傳染病區收治病人,仍然需要重新改裝。

通過進一步規劃分析,最終院委會一致決定,將中法新城院區1100張病床拿出一半來,先進行改造。

他們很快就將住在院區裡的患者作了分類,能出院的病人安排出院,不能出院的撤離到主院區,將整座中法新城院區騰空。1月27日,中法新城院區550張床位啟用,作為武漢市政府指定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定點醫院,開始接收重症患者。

然而,550張床位幾天內即住滿了。病床依然捉襟見肘。

餘下的550張床位,又立刻啟動改建工作。2月5日,中法新城院區的1100張床位,全部變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床位。

4天后,光谷院區也改建啟用830張床位,用來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由於人手缺乏,先期到達的護士們都兼任搬運工,每位護士長帶領護理團隊負責清空一層樓。“為了能及時收治患者,我們必須與時間賽跑。”光谷院區E3病區護士長李虹霖說。

在疫情高峰期,同濟醫院三個院區一共開放了2025張重症病床,堅決地落實了中央提出的“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要求。

全國醫療隊伍馳援武漢後,有35個醫療隊、4000餘名精兵強將來到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與光谷院區,來自北京、上海、吉林、山東、山西、江蘇、陝西、河南、浙江、廣東、湖南、福建等地重點醫院的一流專家和醫護人員匯聚於此,大家協同研究制定救治流程、管理方案、技術方案、防護系統措施等,為抗擊新冠肺炎提供了全局性的技術指導,為打贏抗疫攻堅戰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醫者擔當,護佑健康!”這是疫情襲來時,同濟人發出的錚錚誓言!

從1月中旬起,同濟醫院將三個院區所有呼吸內科、重症醫學科、感染科的醫護人員都集中起來,但仍然滿足不了發熱患者的就診需要。於是,醫院決定將全院各科室的醫護人員進行基本培訓後,都調上前線,一同參加戰鬥。

大家的壓力都很大,但是當大戰來臨之際,沒有一個人後退或者逃離。一些身在外地的、新婚不久的、家裡孩子幼小的、正準備與家人度假的醫護人員,也都紛紛加入這場空前的戰疫。

醫院成立發熱門診臨時黨支部、中法新城院區重症救治定點醫院臨時黨支部、光谷院區重症救治定點醫院臨時黨支部、光谷科技會館方艙醫院臨時黨支部。1月30日,黨員們一起站在黨旗前宣誓,重溫入黨誓詞。2月9日,院黨委發出《致同濟醫院全體職工的公開信》,信中寫道:“在此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全體同濟人要堅決樹立大局意識,堅決聽從國家召喚,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全體黨員幹部要以身作則、履職盡責、落實落細;全體職工群眾要弘揚格物窮理的科學態度,守護生命、守衛健康……”

與此同時,醫院加強了院內感染控制科學管理和防護,注意讓值班醫護人員輪班倒休。

對於那些已經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的醫護人員,同濟醫院不惜一切代價,組織最好的專家組全力救治,使絕大多數醫護人員轉危為安,病癒康復,從而極大穩定了軍心。

1月初的一個晚上,急診科醫生陸俊值夜班,一個人接診了30多名發熱待查患者。那時候大家對新冠肺炎認識不足,因此在值夜班時陸俊除了戴上N95口罩外,並沒有穿防護服和戴護目鏡。

1月5日他發起了高燒,通過CT檢測發現雙肺感染,接著持續9天高燒不退。新冠肺炎核酸檢測試劑啟用後,陸俊成為醫護人員中第一例確診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例。1月17日他被轉到金銀潭醫院,一度出現呼吸困難。

在專家組主任趙建平、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樹生等人的精心救治下,陸俊終於脫離危險。1月23日,陸俊獲知網上關於自己的謠傳消息後,委託支援金銀潭醫院的協和醫院眼科醫生劉偉,拍下自己活動的視頻併發到網上,用以闢謠。作為一名危重症患者,陸俊在醫務人員的救治下成功脫離危險,他希望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不要畏懼,要保持信心。1月29日,陸俊回到普通病房。

陳廣是同濟醫院感染科大夫。1月13日同濟醫院主院區的發熱病房正式投入使用,陳廣主動請纓。第一天,他一口氣收治了7名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其中,有一位60多歲的女性突發急性心功能衰竭,醫生們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給她做心肺復甦,根本來不及戴防護面罩,他們的臉距離患者的口鼻只有30釐米左右,回想起來真是讓人後怕。

給患者採集咽拭子標本時,患者一張嘴就會產生大量夾帶病毒的氣溶膠,這是一線護士必須面對的風險。為了減少護士被感染的風險,陳廣所在小組所有醫務人員都參與採集咽拭子。最多的一次,陳廣和心內科的白楊大夫一起採集了32個標本。作為醫療小組組長,陳廣說:“大家都是一條戰線上的戰友,危險的工作,我們一起來分擔。”

2月5日,中法新城院區床位全部用於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本該輪崗休息的陳廣又主動請戰。

與此同時,他的妻子、同濟醫院婦產科醫生袁明也報名奔赴一線。“一定要做好防護,發熱門診比病房更辛苦,風險也更高。”陳廣放心不下妻子,再三叮囑她。

綜合科的一名護士在發熱門診上班,她的父母和丈夫都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她的丈夫病情尤其嚴重,但是當時沒有床位,只能在發熱門診裡留觀。這位護士把丈夫的CT照片通過微信發給陳廣,請他幫忙看看肺部的感染情況。

看了微信,陳廣馬上給這位同事打電話:“我跟院裡說說,想想辦法給解決一個床位。”

沒想到,這名同事卻說:“不用了,謝謝!您幫著給定個治療方案,比我們更重的患者還有很多,優先收治他們吧!”

聽了同事的話,陳廣的眼淚差點流出來。這就是自己的戰友呀!

張霓是感染科三病區的一名普通護士。1月18日晚,她從發熱病房下班,趕往大伯家探望送飯。張霓一歲時父親因車禍去世,是奶奶和大伯把她拉扯大的,大伯把她視作親生女兒。

然而,等她趕到大伯家時,才發現大伯已經去世。

她每天都守護在患者身邊,可是卻救不了至親的生命。

料理完大伯的後事,張霓向護士長請求重返一線。護士長勸她多休整兩天,緩解一下心情。張霓卻回答:“現在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在搶救患者,我不能夠缺席,我是黨員。”張霓很快回到了護理崗位上。

1月底,全國35支醫療隊會師於同濟醫院,目標只有一個:降低重症病亡率,提高救治成功率。

在國家衛健委的直接指導下,同濟醫院成立戰時專家組和醫務處進行質量控制,建立會診制度和死亡病例討論制度。由醫療隊聯合成立核心質控組,交叉查房,層層討論,提出更優建議。

同時,同濟醫院還聯合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共同發佈《重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與管理共識》,對患者院前評估及轉運、病區設置及管理、醫療質量評估、多學科聯合診療及整體護理等診療流程進行明確規範。

而針對各支國家醫療隊在診療過程中普遍遇到的臨床問題,同濟醫院發揮綜合醫院多學科優勢,組建專科臨床支持小分隊,包括護心隊、護腎隊、護肝隊、護腦隊、中藥特殊治療隊、氣管插管隊、體外膜肺氧合(ECMO)隊、康復隊。這些小分隊集中優勢醫療力量,重點解決單個支援醫療隊某一領域力量薄弱的問題,是提高新冠肺炎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一個重要舉措。

通過密切合作,大家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診療技術規範和統一流程。在七八天的時間內,便將重症病例的死亡率從5.58%降低到3.39%。這一戰果來之不易。

來自5家醫院的18位麻醉醫生在光谷院區組成一支混編的“插管敢死隊”,他們要應對來自醫院16個病區和1個ICU的急救氣管插管任務。同濟醫院新冠肺炎患者病情重、體質差,無法耐受長時間缺氧及血壓、心率的劇烈波動,所以想要把握這些病人的插管指徵,順利完成插管任務,只有統一標準才行。

華山醫院醫療隊、青島醫療隊、同濟醫院醫療隊的麻醉醫生,拿出此次救治任務中可執行的“麻醉醫生共識”。而當麻醉醫生在病人口鼻附近進行近距離操作時,病人呼吸道會噴射出大量的病毒氣溶膠,其風險可想而知。在30天的時間裡,小分隊成功完成近200例氣管插管操作,成功率100%,為病人爭取到更多的時間和希望。其中,年齡最大的是一位85歲的老人,合併有多種基礎疾病,麻醉醫生在插管過程中熟練應用多種血管活性藥物,在順利完成氣管插管的同時,保證了在整個過程中病人生命體徵的平穩。

還有一位74歲的王奶奶,於1月底開始發燒、胸悶、咳嗽、氣喘,經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2月11日,因病情加重被轉至同濟醫院。

“炎症因子是正常值的10倍,極有可能出現炎症風暴。”王奶奶入院時神志模糊,存在嚴重的呼吸衰竭。同時,接診醫生髮現王奶奶還合併有多年的慢性腎功能不全,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同濟醫院腎內科主任徐鋼立即帶領“護腎隊”對王奶奶進行會診。新冠肺炎患者由於病毒感染導致機體釋放大量的炎症因子,炎症因子會損傷多器官,嚴重者可以引起急性多器官臟器的衰竭或者是死亡。而利用血液淨化技術清除炎症因子阻斷炎症風暴,對患者的各器官提供支持治療,避免重症轉化為危重症,可以為患者的後續治療贏得時間,能有效提高救治率。

“護腎隊”為王奶奶進行了血液淨化治療,之後幾天又連續進行多次治療,王奶奶的肺功能、腎功能逐漸好轉,體內的炎症因子也基本恢復至正常值。

2月27日,同濟醫院專門給醫護人員的全體家屬去信,對大家的奉獻、犧牲和付出表示高度的讚揚,同時送去院方的溫暖和關心。信中寫道:“這個國家之所以英雄輩出,是因為有一群積極培育、支持英雄的偉大的人民;同濟之所以能‘與國家同舟,與人民共濟’,是因為在任何時候都有一群勇赴國難的同濟人以及你們這樣的家屬!英雄們的偉大成就國家的偉大,你們的偉大成就英雄們的偉大,英雄們是這個春天的象徵,你們是這個春天的底色!”

同濟醫院,這座有著120年曆史的醫院,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搏戰中,挺身而出,自覺擔負起自己的職責和使命,踐行了“與國家同舟,與人民共濟”的初心。

正是因為有成百上千像同濟醫院這樣的醫療機構的自覺擔當,有成千上萬的白衣戰士在奮勇作戰,武漢,這座英雄之城,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已經迎來春天的溫暖。


“同濟”戰疫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