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一、米脂古城的位置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窯洞古城

米脂窯洞古城位於米脂縣城東南,總佔地面積達2.4平方公里。整個古城山環水抱,兩山俯瞰,一橋飛擔,顯得古樸雄渾。

古城以東、南、西、北四條大街為主骨架,儒學巷、石坡和寺口巷等十三條小巷分佈於大街兩側,構成形若鳳凰單展翅的“兩山圍三水、四街串古韻”的整體格局。全城設有東、南、北3座城門,現僅存北門。

米脂古城,當地人叫它老城、舊城,或者以“東街”代稱。近800年來,它一直作為米脂縣治而存在。

2012年米脂古城老街被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評為第四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成為陝西省首條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古街。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2014年,經過國家民政部的審批,聯合國地名專家組中國分部給米脂縣頒發了“千年古縣”的榮譽牌匾。

二、米脂古城的歷史沿革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北宋初年,這裡出現小村落,名為“惠家砭”;宋寶元二年(1039),更名為“米脂寨”,歸西夏銀州管轄。

元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縣令呂東主持修葺米脂城,夯土加寬加高舊有寨牆,局部段落砌石壘門。包括今日的馬號圪臺、城隍廟灣等處,即所謂上城(又名小城)。

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知縣陳貴進一步擴大城廓範圍,將上城擴大至東城圪嶗。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榆林兵備使方遠宜巡視米脂,深感此咽喉地帶。城防過於簡陋,呈請巡撫衙門批准,責成米脂知縣丁讓修城,由推官曾繼志、千戶劉龍協理督辦。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正月至次年六月,官民同心協力,修築了下城(又名關城),將東、西關至華嚴寺灣等全部圍在城垣之內。城牆內壁用黃土層層夯築,外部用大石壘砌,高出1丈才摻用雜石,總長500丈、高2.5丈、寬1.6丈。

明萬曆元年(1573),知縣張仁覆進一步整治城垣,將上、下城聯為一體,城牆加高到9米,從流金河、飲馬河畔一直盤蜒到鳳凰嶺上,周長2.5公里,建3座城門,附設甕城、城樓。東為迎旭門,南為化中門,北為柔遠門。為防水患,未設西門,在西角城牆上修一方亭。至此,老城(舊城)基本形成。

民國23年(1934),國民黨86師旅長高雙成以加強防備提議修建南關城垣,官紳贊同。24~26年(1935~1937),由縣長樓鏗聲主持興工。因經費不足,在城牆內側修窯洞出售。這種城防、民用兩便的城郭建築方法是米脂的一件創舉。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新城城垣東段靠文屏山麓,北段沿流金河畔,西段面臨無定河,南段對著小石砭,周圍1.5公里;高9米,上寬6米,下寬8米;城門4處,較為簡陋,東為倚屏門,西為永定門,南為南屏門,北為新民門。南關成為新城,與舊城隔河對應。

至此,米脂古城形成了現在三套古城的總體格局,包括宋元古城(上城)、明清古城(下城)和民國新城。其中,明清古城保存完好,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我與米脂古城的故事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我是2017年的7月來到的米脂古城。去之前也並不知道這兒有一個古城,所以也沒有放在計劃之中。在去姜氏莊園的路上,偶然發現了這座古城。於是,落日黃昏時分,我走進了這座古城。

我是從新建的北城門進入古城的。北門也叫柔遠門,它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是古城至今僅存的城門。城門用鏨刻直條紋塊石包砌,內用黃土夯築,總面闊14米,總進深8.6米,高7.5米。

穿過北門,就來到古城的北大街。北大街由十字口至北門,地面鋪有青石板,長約400米,寬2.5至7.8米。古街面貌保存較為完整,街道兩側房屋建築以住宅、商鋪為主。圈棚、硬山頂,正脊吻獸,門當戶對,自成院落。沿北大街一路向南,可以看到眾多的名人舊居。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北大街45號是高家大院,二門內石照壁,裝飾精美。基座為束腰須彌座,硬山頂,壁身為高浮雕人物、梅、竹、松等,正面陰刻有行書“映戶雨風靜,當軒星月臨”。

北大街51號為典型的明代四合院,成化年間初建,清代多次補修。該四合院據說是明代駐守邊疆的昭武將軍高慶的後人所修,東西四柱三間廂房,倒座廳房,室內有“樹德務滋”匾和瓦對兩幅。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逛完北大街,我又來到了古城的東大街。古城東大街由十字口至東門,地面亦鋪有青石板,街道平坦,長約560米,寬4至11米。街道兩側店鋪林立,多為硬山式磚木構架瓦房,單脊雙坡,石砌臺階,清磚山牆,簷下板扇門面,進深3.8米,面闊3至5間。街道兩側以“明五暗四六廂窯”式窯洞四合院為主建築佈局。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東大街6號的“復威昌”為歇山頂二層重簷閣樓,是老街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保存比較完好。也是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東大街24號為抗日名將高建白的舊居。整個院落為二進式四合院佈局。二進院由正窯三孔、兩廂房各三間、耳房各一間、二進垂花門;一進院有東西廂房、倒座房、一進門樓組成。兩院與大門組成封閉院落,佔地面積638平方米。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東街上還有一所民國建的東街小學,至今仍在使用。它是民國十三年(1924年)由巧匠馬蘭芬領工修建。它打破了傳統古建的格式,是古城修建的第一座仿西式門庭。砂岩條石臺基,青磚砌五面三段的立體隔柱六根,柱頂為磚砌寶瓶。柱間磚面牆有五間,上下嵌矩形框。中為門洞,門上方為磚飾旗徽圖案,頂為花瓣頂。總面闊17米,高8米多,背面為窯洞。是東大街上的一個亮點景觀。

此外文廟、地藏庵,布衣作家李健候、秦腔泰斗馬建翎、著名愛國人士李鼎銘等人故居都在東大街。

夜色漸晚,因為還要趕火車,我不得不告別了米脂古城。

四、旅遊攻略

千年古縣,探尋全國唯一的窯洞古城(附旅遊攻略)

1.交通。從省會西安乘坐火車,大概七個小時抵達米脂縣城。下車後乘坐出租至東大街即可。

2.美食。米脂幹爐、驢肉火燒、驢板腸、油糕都值得品嚐。

3.住宿。景區就位於縣城,住宿很方便,各種類型酒店都有。

4.最佳旅行時間。夏秋季是最佳旅行時間。景區不要門票,全天免費開放。

5.附近景點推薦。米脂除了窯洞古城,還有李自成行宮、姜氏莊園也都值得一去。

我是恪守唯一,熱愛陝西,喜歡旅行,一個人行走陝西。這是我的陝西古鎮系列的第七篇,後面還會持續更新。歡迎關注或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