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聚桂:克服疫情謀發展 用心用情助脫貧——記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駐村第一書記

“你是來找譚書記的嗎?他還在田裡呢!”當筆者來到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找駐村第一書記譚聚桂瞭解情況時,村幹部說他還在田裡。據瞭解,譚聚桂是要趕在三月底前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申請產業以獎代補政策。當看到譚聚桂的時候,他正捲起半截褲腿腳上沾滿了泥土,譚聚桂開玩笑說道:“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這點泥土算不了什麼。”

譚聚桂:克服疫情謀發展 用心用情助脫貧——記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駐村第一書記

譚聚桂,系國家稅務總局浦北縣稅務局副主任,2018年3月被組織選派到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擔任第一書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村民及貧困戶生產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如何克服疫情影響,加大馬力復工復產,把受疫情影響落下的時間補回來,成為了譚聚桂心頭了一件大事。經過於村“兩委”幹部商量後,譚聚桂一拍大腿,決定帶著黨員志願服務隊挨家挨戶去宣傳,動員群眾尤其是貧困戶復工復產。經宣傳引導,截至目前,已發展種養產業的貧困戶有21戶,外出務工54人,通過公益性崗位解決8人就業,為貧困戶21戶申請驗收了以獎代補,涉及金額達62542.5元。

譚聚桂:克服疫情謀發展 用心用情助脫貧——記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駐村第一書記

為幫助村裡扶貧車間企業和村民合作社復工復產,譚聚桂積極奔走,兩頭對接,一邊協助指導龍眼村順達玩具廠和三吉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好復工復產準備,一邊積極對接縣扶貧部門和鎮政府,幫助扶貧車間和合作社辦理復工復產手續。現在龍眼村順達玩具廠扶貧車間和三吉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開始正常生產運作,為貧困戶增收致富和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提供了保障。

狠抓黨建強組織,激發活力促脫貧

自從來到龍眼村到任後,譚聚桂經過多次走訪黨員群眾,深刻認識到龍眼村的除了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等困難外,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一個強有力的黨組織的帶領。為此,譚聚桂下定決心,先從黨建開始抓起,只有抓好黨建,才能推動全村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

經過與村支書的多次探討,譚聚桂意識到老黨員往往是每個屯最有威望的人,帶動黨員就能牽動群眾,改變群眾思想最應該從改變黨員思想入手,讓黨員成為帶領群眾脫貧的先鋒,讓支部成為引導村民致富的旗幟。

譚聚桂:克服疫情謀發展 用心用情助脫貧——記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駐村第一書記

為了聚人心、強組織,在譚聚桂的帶領下,龍眼村黨支部每月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進村入戶宣傳,帶領黨員參觀種養基地,開拓了黨員幹部的眼界,增強了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

在譚聚桂和龍眼村黨支部的宣傳發動下,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立足龍眼村實際,為龍眼村的貧困戶分別制訂科學可行、操作性強的脫貧工作方案,2018年村共發展優質稻885畝,發展土雞等特色養殖的有360戶,產業覆蓋貧困戶20戶,除無勞動力或主要勞動力全部外出務工的貧困戶外,產業覆蓋率為100%。2018年實現了脫貧貧困戶14戶51人脫貧摘帽,龍眼村也如期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1%。龍眼村黨支部獲得上級黨組織的認可,被評上了星級化黨支部,2019年還提升到了三星黨支部。

村企合作強產業,帶動發展促增收

龍眼村很多百姓祖祖輩輩都是靠耕田種地為生,採取的是小農經營的方式,譚聚桂深知,只有改變思想才能徹底擺脫貧困,在新形勢下,小農經營的模式已經不具備市場競爭力了。為了發展產業,他通過土地流轉與合作社、大戶合作發展規模化種植,形成了“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

譚聚桂:克服疫情謀發展 用心用情助脫貧——記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駐村第一書記

譚聚桂與村“兩委”幹部積極引進浦北縣三吉種養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福旺鎮龍眼村建成百香果種植示範基地近15.3公頃,每年總產量可達18.4萬公斤,按照6元/公斤的收購價,年收入達110餘萬元左右。引導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產業模式,引導貧困戶進入產業鏈條。如此構建利益聯結體,形成長效減貧帶貧機制。截至目前,龍眼村已經通過土地流轉發展百香果220畝、沃柑140畝,直接和間接帶動6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引進養豬合作社,年出欄2萬頭,直接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2.5萬元/年;2019年村級集體經濟達到了10萬元。

為方便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譚聚桂通過多方聯繫,發揮黨支部的服務作用,成功引進了浦北縣福旺鎮順達玩具廠,在龍眼村委旁成立了扶貧車間,解決了30人就業問題,其中貧困戶有6人。

譚聚桂:克服疫情謀發展 用心用情助脫貧——記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駐村第一書記

彭玲是龍眼村一個玩具加工廠的老闆,與大多數創業者一樣,在扶貧車間創辦之初,她對涉稅業務感到非常迷茫:“一開始,我並不清楚像我們這樣的個體戶,到底要交多少稅。而且,我們是新開辦的車間,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是什麼?我們招收這些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國家又有什麼鼓勵的政策?”很快,這些問題就有了答案,譚聚桂作為稅務局派駐的第一書記在第一時間聯繫了她,仔細為她講解就業扶貧車間的補貼政策,以及她能享受到的稅收減免優惠。

“真沒想到,我居然不用交稅。國家新的減稅政策對我們扶貧車間的優惠力度這麼大!”龍眼村扶貧車間的老闆彭玲高興地說道。原來,像這種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未超過10萬元,可以免徵增值稅。“現在不僅稅費給我們免了,政府對我們的扶貧車間還有好政策,像我招收的貧困戶,在1年內累計工作不少於6個月,工資不低於6000元,政府還給我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還發就業獎勵呢。”

心繫群眾強服務,用心用情促發展

“真是太感謝譚書記了,積極奔走為我為我愛人顏家強盡力搶救。”說起真情幫扶的事情,龍眼村福通水村屯貧困戶阮彩玲記憶猶新。

譚聚桂:克服疫情謀發展 用心用情助脫貧——記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駐村第一書記

據瞭解,龍眼村福通水村屯低保貧困戶顏家強患高血壓、腦梗死、腎功能衰竭(尿毒症)五期等多種疾病,其妻子阮彩玲是肢體一級殘疾人,並長期患有貧血、腦梗死、高血糖等多種疾病,是典型的因病致貧貧困戶。在顏家強住院病重期間,譚聚桂獲悉其需要獻血搶救信息後,積極聯繫動員黨員幹部為顏家強提供無償獻血服務,書寫一段“濃濃鮮血情繫貧困戶”的佳話。

譚聚桂:克服疫情謀發展 用心用情助脫貧——記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駐村第一書記

這是譚聚桂關愛暖民心的一個典型事例。駐村以來,他切實加強貧困戶的就業培訓、扶貧幫困和社會保障工作,把黨和政府的關愛與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貧困戶趙才先危房改造已經成了村裡的老大難問題,譚聚桂前後走訪了趙才先家十幾次,終於做通他的思想工作,並確定好新建的時間和地點。村幹部感慨地說道:“譚書記,還是你有辦法,我們差點都打算放棄這戶人的危改了。”譚聚桂回答說:“脫貧致富是我黨鄭重的承諾,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譚聚桂:克服疫情謀發展 用心用情助脫貧——記浦北縣福旺鎮龍眼村駐村第一書記

基礎設施不完善是限制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為解決水、路不通的問題,譚聚桂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帶領黨員幹部修建了龍眼村委至福通水、大石球至大麓村等村級道路12公里,修建了果場、東衝麓等三面光水渠1.5公里,2020年將修建高碑和翁塘三面光水渠共4.1公里。基礎設施的完善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駐村的兩年多,譚聚桂通過狠抓基層黨建、完善村級基礎設施、發展產業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獲得了群眾和村幹部的認可。村民們誇他是好心人、領頭羊。

浦北縣脫貧攻堅信息宣傳辦 吳達立

浦北縣福旺鎮人民政府 馬從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