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前世今生

今年2月,耽改劇《鬢邊不是海棠紅》在愛奇藝默默上映了。比起於正其他作品鋪天蓋地的宣傳和話題,這部劇顯得格外安靜。在《鎮魂》《陳情令》等等俊男靚女加持的耽改劇下,《鬢邊》的演員表中幾乎沒有一個堪稱“流量”的演員,甚至最受關注的男主角色也並非自帶流量。一個是飽受“油膩”困擾的黃曉明,一個是自帶一剪梅BGM的尹正。很多人都在想,於正怎麼用這兩位主演來完成自己號稱的“宣傳國粹,弘揚傳統文化”的目的。但很快,隨著劇的播出,於正就成功的複製了《延禧攻略》的成功,口碑一路暴漲。直到今天,黃教主去油成功成為了民國愛國商人程鳳台,尹正擺脫一剪梅化身為優秀的京劇名伶商細蕊。共同演繹了一出漂亮的《鬢邊不是海棠紅》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前世今生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前世今生


前世

耽改劇的前世,就是耽美小說了,鬢邊作為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在最開始小說的基礎上,做了更加符合當下時代社會價值觀的改編。不僅保留了人物的鮮活生動,更加使每個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得到現代價值觀的認可。

程鳳台程二爺原著中是一個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的少爺,在小說一開始,程家敗落,大姐程美心為了保持奢靡的生活成為了交際花,在把自己的第一次交給父親的朋友後,倍感屈辱的她又難掩得到金錢的興奮,帶著這種羞恥的愉悅回到家,正看到自己的同父異母的弟弟程鳳台摟著家裡奶媽的腰,一口一口的吃奶。作者極強的文字使這個場面充滿了畫面感,少年時的程二爺穿著白襯衫,銜著奶媽的乳房吃著母乳,看到姐姐回家抬頭擦去嘴邊的奶漬,衝姐姐綻放一個微笑。那種少爺獨有的奢靡和慵懶,展現的淋漓盡致。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前世今生

而小說中,我們程二爺的糜爛,絕不止這一點,和妻弟包養同一個舞女為情人,騙了姐姐的鑽戒給商細蕊當禮物……他不愛二奶奶,為了家族和二奶奶結成連理,在家中給予正妻尊重,也僅有尊重。原著中的二奶奶是一個封建思想的商人女,對程鳳台也並無多少情分,只是乍見之歡久而久之成了正妻之責,她對程鳳台的要求,不過是不能有分家產的私生子罷了,書中的程二爺真壞,但也真好,他只對商細蕊好。小說中,司機老葛說,二爺往常找情人,十次有七次是為了睡覺,偏偏這個小戲子,十次有七次都不是睡覺。二爺對蕊蕊的偏愛,是情深而不自知的。

而原著中的商細蕊,執著於戲,痴迷於戲。輾轉于軍閥和權貴之間,有權有勢亦可成為他的入幕之賓,可他對於感情有自己的執著,他待程鳳台,也有與對待旁人不同的執念。他像一把火,遠遠的在漆黑的曠野中燃燒,舞蹈出妖冶的火花,時而劃破黑夜,時而帶出繁星,程鳳台遠遠看著,他知道如果靠近會獲得前所未有的熾熱和瘋狂,會得到從未體驗的熱情和執著,但他也知道,如果沾身必定身著烈火,粉身碎骨。可哪兒忍得住呢,忍不住的,他自黑夜而來,沉浸夜晚森林的驚險和刺激,冰冷與未知,猛然結識一團烈火,璀璨奪目,他是一定要靠近的啊。他慢慢的離開身後的黑暗冰冷,擁抱這危險的火焰。情願飛蛾撲火。

小說中,程鳳台與商細蕊各自有著墮落的肉體和潔淨的精神。因為對方是自己缺失的那一塊靈魂,所以義無反顧的融合。無關其他。

今生

電視劇的改編讓我感受到一絲驚喜,他賦予了人物新的靈魂。程鳳台成為一個愛國商人,他不再是流連花叢的富家少爺,對外,他和土匪周旋,開闢出一條繁榮商路,重新締造了程家的商業帝國。對內,他對妻子除了責任,還有寵愛與敬重。他把所有的事安排的妥當而恰到好處,所有的事情到了他手中,都是遊刃有餘,得到完美解決。絡子嶺上與古老二週旋進退得宜,上能在官商中游刃有餘的取得利息,下能在梨園行幫助自己的知己商細蕊。對妹妹寵愛溫柔,對妻子溫柔體貼,他不像常之新一樣知冷知熱,但他對妻子的關懷,也並不遜色。相對於小說中的程鳳台,電視劇裡的程二爺,無疑更加是無數少女的春閨夢中人了。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前世今生


商細蕊這個人物的塑造,可謂是神來之筆,任何一種性格到了極致便都不會討人喜愛,商細蕊在情感上有著偏執的信念,他執著於師姐一句承諾,怎麼都不肯放下。重情到極致,也是薄情到極致,在他看來,沒有什麼比戲更重要,如果有,那就拋棄那樣東西。他心中的執念就是戲,直到程鳳台出現,他不懂戲,也不愛戲,他就是單純的,執拗的認為,商細蕊很好。奪目的商細蕊因戲而生,因戲吸引了萬千擁躉,但慧眼如炬的程鳳台,穿過戲中的楊貴妃,擁抱了真實的商細蕊。那一刻,商細蕊就有了除戲之外的,存活於世的理由,三個字,程鳳台。

《鬢邊不是海棠紅》的前世今生


和很多言情劇,耽美劇都不同,鬢邊的兩位主角根本不是一個世界裡的人,除了程鳳台去聽戲以外,兩個人的事業,朋友圈,幾乎不產生任何交疊,他們就是僅僅的被對方吸引,因為他們的身上都有彼此沒有的特質。

程鳳台少年失去雙親,被逼早早成熟,不能選擇喜歡的學業,不能選擇想要的妻子,他逐漸不會選擇真心喜愛的一切,每做一個選擇都要考量整個程家的利益,他個人的喜好早就無足輕重,跟誰接觸跟誰做朋友,都取決於利益。而商細蕊不是,商細蕊彷彿是程鳳台的稜角,他看不順眼就絕不來往,他喜歡誰就執著的牽扯,他無所謂利益,只要能唱戲,哪怕是撂地,他也是自得其樂。他身上的少年鋒芒和不顧一切,是程鳳台想要而早早失去的。也是程鳳台迷戀商細蕊的原因。

商細蕊的鋒芒是不被理解的,連陪他一路走過的小來都勸他,該去還得去,您就說兩句好話。但程鳳台懂得,從那天雪夜細談開始,程鳳台就像商細蕊身後的彈弓,欺負商細蕊的他都會默默遞石頭,打回去。他不問商細蕊為什麼,因為他都懂得。懂得商細蕊內心的堅持,懂得他其實只是個小孩子,商細蕊就像另一個堅持自我的程鳳台,而程鳳台都明白。所以,從不在乎別人如何評論的商細蕊,在試新戲時,會不自覺的想,二爺,他會喜歡嗎。

所以這兩個不同世界的兩個人,有著常人不理解的互相懂得和惺惺相惜,因為你有著我曾經想要而得不到的。因為你有著我渴望而不曾擁有的。所以我們相互取暖,所以我們難捨難分。

小說的結局是開放式的,任由大家想象或喜或悲,希望電視劇可以給鳳兒和蕊哥兒一個完美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