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中國近代政治(二)


【高中歷史】中國近代政治(二)

視頻解析

考點

1919年在巴黎和會上,英、美、法、日等國無視中國收回國家主權的正當要求,決定將戰敗國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給日本。消息傳回國內,舉國震驚,五四運動爆發。

5月4日,北京多所學校的學生們遊行示威,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各地學生紛紛響應。6月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運動中心從北京轉移到上海。五四運動標誌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高中歷史】中國近代政治(二)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

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提出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

孫中山深感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決定與中國共產黨合作。1924年初,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標誌著國共合作的實現和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國民革命興起。

1926年——1927年,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取得巨大成功。但革命陣營內部危機浮現,蔣介石和汪精衛分別製造四一二政變和七一五政變,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國民革命失敗。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等領導南昌起義。9月,毛澤東發動秋收起義。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高中歷史】中國近代政治(二)

1931年,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

1930年到1933年,國民黨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五次“圍剿”,第五次反“圍剿”,由於博古等人的“左”傾錯誤,紅軍損失慘重。

1934年10月,紅軍長征。1935年,遵義會議召開,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紅軍長征為中國革命鍛鍊和保存了大批骨幹。

【高中歷史】中國近代政治(二)

例題

(2019全國2卷)1919年11月,全國各界聯合會在上海成立,發表宣言:“數月以來,國內之群眾運動,風起雲湧,雖受種種壓迫,而前仆後繼,不少顧卻;大義當前,絕不退讓……全國各地,知合群自救為萬不可緩之圖。”這說明,當時參加聯合會的各界團體

A.對社會改造道路認識趨於一致

B.愛國覺悟得到提高

C.反思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弊端

D.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解析】B 根據題意結合所學,1919年11月,五四運動開展,全國各地對於救亡圖存有了新的認識,愛國精神有了新的提高。B項正確。題中並未涉及到社會改造道路和反思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弊端;D項說法過於絕對;因此其他三項排除。

(2018全國1卷)五四運動後,出現了社會主義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爭論,有人反對走如俄國式的道路,認為救中國只有一條路,就是 “增加富力”,發展實業;還有人主張“採用勞農主義的直接行動,達到社會革命的目的。”這場爭論

A.確定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認清了歐美的社會制度

C.在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D.消除了知識分子在救亡圖存方式上的分歧

【解析】C 排除法。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與題意時間不符;題中並未涉及思想界對歐美社會制度的認識;消除知識分子的分歧的說法過於絕對,因此均可排除。五四運動以後,國內思想界出現了爭論,而通過爭論使得更多的人認識了馬克思主義,因此在思想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C項正確。

(2017江蘇卷)1922年9月,中共機關刊物《嚮導》發文指出,在軍閥割據的現狀下,戰亂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統一全國的中央政府,然後國內和平才能夠實現”。這表明,“打倒軍閥”正在成為

A.人民的迫切願望

B.國民政府的執政理念

C.知識分子的共識

D.全體國民的共同選擇

【解析】A 排除法。1922年國民政府並未成立;題中只是體現中國共產黨的觀點,並未包括知識分子和全體國民,這三項均可排除。A項正確。

【高中歷史】中國近代政治(二)

練習

1.(2018江蘇卷)1920年5月,《新青年》發表了陳獨秀在上海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的演講。該演講稱:世界勞動者的覺悟計分兩步。第一步覺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覺悟是要求管理權,要求做工的勞力者管理政治、軍事、產業。這表明,此時馬克思主義

A.正在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

B.已成為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

C.解決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問題

D.完成了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


2.(2018全國2卷)1923年底,孫中山認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則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則由於我黨組織之方法不善,前此因無可仿效。法國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國革命血戰八年而始得獨立,因均無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國有之,殊可為我黨師法。”其意在

A.走蘇俄革命的道路

B.放棄資產階級代議制

C.加強革命的領導核心

D.改變反封建的鬥爭目標


3.(2017海南卷)1927年,一位國民黨領導人說:“現在可有一種危險,是國民黨差不多專做上層的工作,中央黨部、國民政府都是國民黨的同志多。至於下層的民眾運動,國民黨員參加的少,共產黨員參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種畸形的發展。”由此可知,當時

A.工農運動決定戰爭走向

B.國民革命運動已經失敗

C.國共合作存在分裂隱患

D.國民黨開始重視工農運動

【答案】A C C

【解析】

1.從題中要求待遇、要求管理權等語句中可以看出在工人階級隊伍中,馬克思主義發揮著指導作用,A項正確。1920年中國共產黨尚未成立;“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問題1920年還未提出;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是指毛澤東思想的誕生。因此均可排除。


2.根據題意,孫中山認為俄國革命的成功是因為黨組織核心力量強而有力,可以效仿,因此A項正確。孫中山並未放棄資產階級代議制,打算走蘇俄革命道路,只是打算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孫中山更未改變反封建的鬥爭目標,因此其他三項可排除。


3.從題中“畸形的發展”可知國民黨專做上層工作,共產黨主要參加下層民主運動,結合時間1927年,可知此時國共合作存在分裂隱患;C項正確。1927年是北伐時期,工農運動由於國共合作是配合北伐的,不可能決定戰爭走向;題中並未體現國民革命運動已經失敗;題意無法顯示國民黨開始重視工農運動,因此三項均可排除。


【總結】

這部分知識點很重要,要求大家熟記以上知識點,出題角度雖然各異,但萬變不離其宗,知識點在手,做題不用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