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所謂實幹興邦,嘴炮亂疆。


當今世界,在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中美作為經濟實力最強的兩個世界性大國,所作所為及表現卻顯出天壤之別。


對中國來說,疫情可謂突如其來,初期的確地方有短暫反應不及時的問題,客觀上也帶來了後果,但在1月20日之後迅速調整,以1月23日武漢封城為節點,大約用了一個多月時間對疫情實現了有效控制,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雖然中國在控制疫情過程中付出很多,也有很大代價,但短時間內的得力措施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事實上,通過與全球其他發達國家應對疫情的情況對比,就當時的機制而言,換誰大概也好不到哪去,而就世界範圍而言,中國抗疫做得最好,從結果看要好得多。通過這次事件,我們應吃一塹長一智,確保以後的應對能做得更及時,但更應客觀看待,同時通過這次疫情我們也更應認清國內外的情況,自此之後崇洋媚外者應該銳減了。


美國則相反,從中國1月3日向其通報疫情開始,一直到特朗普宣佈國家進入積極狀態,時間跨度長達70天。這70天時間的後果是,美國如今成了全球疫情“震中”,截止到4月14日美國確診病例已突破60萬,短短一個月時間確診病例從1200多人增長到了60萬人,增長兩百多倍,並繼續以每天3萬例左右的新增快速增長。如今計算,中國感染病例還沒有美國3天確診病例多,而按人口感染比例計算,美國人口感染比例是中國的30倍,英國更是高達60倍。


那麼,為什麼中國能在一個多月遏制疫情,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卻做不到呢?除了之前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分析的一系列原因外,最根本的原因之一還在於兩國的工業製造能力,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特朗普的口罩等醫療物資都要靠搶才能有效獲得了,可見美國去工業化問題之嚴重。


佔豪曾在之前的分析中說過,任誰都沒有想到,有一天在某種特定環境下,口罩的重要性甚至能超過芯片。這其實就是在特定的環境下製造業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在和平時期不太明顯,一旦到了戰時就會非常凸顯。這次抗疫就是一場與病毒的戰爭,工業品口罩等醫護物資成了戰略資源。


我們知道,1月底到2月上旬是中國疫情最為艱難的一個階段,原因是武漢的醫療系統被壓垮,醫護物資匱乏,但這種情況中國僅用不到兩週的時間即解決。到了3月初,中國已初步控制疫情並開始對外出口醫護物資以幫助他國抗疫了。


根據外交部的表態,截止到4月10日,中國政府已經或正在向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中國地方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捐贈了醫療物資。而據媒體報道,中國自3月1日至4月4日,向各國出口了38.6億隻口罩、3752萬件防護服、241萬個紅外測溫儀、1.6萬個呼吸機。 在此期間,作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美國政府不但沒有向其他國家捐贈物資,還在美國疫情爆發後強搶過意大利、加拿大、德國等盟友的防疫物資,並強制要求相關國家和企業向其供應。


所以,中美抗疫的巨大差異,在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看來,除了體制等軟件的差異外,最終還要歸結於物質基礎的差異。所謂物質基礎的差異,就是中美雙方的工業製造能力差異。也就是說,中國在整體工業製造能力方面,已經遠遠強於美國。


有人說,中國的工業能力和製造能力有多強?美國科技實力比中國強大多了。


理性的中國人從來不否認美國在科技領域的強大,也不會否認中國與美國的整體差距,但我們這裡在說的是工業製造能力,客觀上美國的工業製造能力與中國差距也很大,這也是客觀事實。面對疫情,科技實力代替不了基礎工業製造能力,所以我們看到美國在抗疫中的尷尬。為了更加清楚這一點,我們不妨做個簡單對比。


我們都知道,疫情爆發後,武漢用10天建成一座1100個床位的危重病例救治醫院——火神山醫院,數日後又建成一座1300個床位的雷神山醫院,數千萬網友網上看建設過程的直播,全世界驚歎於中國的建設速度。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完全是按照ICU標準建設,兩層樓模塊化設計的病房,內部有完善的醫療設施,這家醫院在第9天被部隊接管,第10天就把武漢的危重病人轉移了過去,可以說為救治患者立下了汗馬功勞。


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美軍號稱在3天半時間裡建了一所一千多床位的醫院,還被特朗普拿來吹牛,後來曝光的內部設施是這樣的。


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原來,這所所謂三天半建成的醫院,就是將賈維茨會展中心臨時改成了一個臨時醫院,和武漢的方艙醫院類似。這樣的臨時醫院,只能隔離和治療輕症患者,根本無法滿足重症患者的治療需要,遠達不到ICU的標準。若按這個標準,武漢3天內在臨時場館內改建了3所方艙醫院,增加了4300個床位,比美國軍隊效率還高。


事實上,不僅如此,這次抗疫,正是中國強大的製造能力給了中國力挽狂瀾的物質基礎。僅僅口罩一項,中國的產能就從疫情之前的日產2000萬副,在一個月內也就是2月底提升到了1億副以上。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日產能估計已擴大到了兩億副。其他類似防護服、護目鏡、酒精、消毒用品等醫護物資,中國產能都在短期內得到快速提升。也正是有這樣的基礎,中國才能快速控制疫情,也才能自3月1日至4月4日三十多天時間向各國出口了38.6億副口罩,平均每天出口超過1億副。


然而,說中國出口口罩、防護服、呼吸機、消毒用品等這些醫護物資一點不奇怪,但說中國短時間內出口一家醫院就讓人震驚了。在任何人看來,這應該都是一個奇蹟。


原來,湖南遠大集團與韓國首爾大學醫院合作了一個項目,3月8日雙方簽約,3月21日就在車間完成了預先組裝和裝箱,22日從長沙發貨,25日到達上海裝箱離港,27日抵達韓國,然後用了3天時間完成組裝交付,到4月6日這家醫院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內部設施


一家醫院,從中國開始生產到交付到另外一個國家使用,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這種速度才是真正的工業強國的製造速度。放眼全球,沒有其他國家能做到。而遠大集團已經不是第一次走紅,該模塊化的建築企業,曾經13天建成25層高的銀川科技園,15天建成30層的T30酒店,19天建起57層高樓······


中國製造業的品質已得到世界公認,中國已經是全球供應鏈的製造中心,中國大工業製造效率全球無出其右。然而, 哪怕這樣,卻還是有國人對中國製造信心不太足,前幾年甚至發生了寧願去日本買中國產的馬桶蓋,也不願意直接以更便宜的價格在國內購買。


疫情期間,鍾南山院士和張文宏主任都在不同場合談到喝牛奶對身體的益處,鍾院士更是稱自幼喝牛奶,他說這應該是他身體一直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然而,當時看到這則消息,翻看評論,在中國製造如此給力的情況下,依然有人對國貨信任不夠。事實上,過去些年,中國各行業的產業體系、製造能力和供應鏈都得到了大升級,甚至不少領域已全球領先,中國奶製品品質實際已不輸海外,甚至某些方面還有超越。


為了解中國奶業發展狀況,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還專門百度了下,瞭解中國奶行業發展狀況。不出所料,就像其他行業一樣,國產奶業產業鏈果然有了世界領先水平。


一則2018年第一財經的報道引起了佔豪的注意,報道介紹了君樂寶乳業開創的兩大生產模式:一是在全球率先推出全產業鏈模式。即實現牧草種植、奶牛養殖、生產加工全產業鏈一體化管理和經營,確保奶源的安全;二是首創“四個世界級”模式,即用世界級先進的牧場、世界級領先的工廠、世界級一流的供應商和世界級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確保產品高品質,生產世界級的好奶粉。


一體化模式切掉了中間交易環節,不但能確保奶粉安全性,更因從擠奶到加工間隔時間短,能最大限度保留乳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質,提升了奶粉品質。報道說,這是嬰幼兒奶粉生產工藝的一個重要創新,從本質上改變了全球奶粉業存在的養殖、加工“兩層皮”的產業短板。好產品,消費者自會買單,國貨市場佔有率正在高速增長。


媒體報道顯示,君樂寶奶粉的復購率就高達96%,淨推薦率為45%,遠超進口品牌。也就是說,100名消費者中有96成為回頭客,45人會轉介紹給他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好產品就在身邊。近年君樂寶一直保持高增長,2019年奶粉產銷達7.5萬噸、超億罐,同比增62%,進入全國銷量領先行列。這種消費者信任式的增長,和我國產業升級和供給側改革密不可分。


原創丨中美抗疫最大區別曝光,關鍵時刻中國又創奇蹟!


國產奶粉有人誤解國標不夠高,事實上中國標準50項,歐盟標準36項,中國標準覆蓋了歐盟標準的32項,這32項雙方要求和限定總體一致,實際上標差並不大。而且,中國企業的確創新思維超越了西方。還以君樂寶奶粉為例,據新聞報道,其上市伊始就對標國際品質、國際標準,率先通過歐洲BRC(食品安全全球標準)A+頂級認證和IFS(國際食品標準)優先級認證,從創立之初就拿到了國際市場準入的“歐洲雙認證”資質。2015年8月,上市不足一年,君樂寶奶粉通過全球食品安全管理BRC A+頂級認證,在全球奶粉界屬於佼佼者。


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必然帶來優質國貨,也必然帶來國產奶粉“逆襲”反超。據統計,自2014年中國政府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以來,國產奶粉品牌市場佔有率從2013年的30%多,快速增長到了2019年的60%以上。國產奶粉從信心低谷到走向品質高地,重奪市場半壁江山,正是中國政府和企業努力推進產業升級的結果,中國製造的工藝和模式升級,必然在未來給老百姓帶來更多實惠和獲得感。


這就是中國的產業升級和供給側改革的成果細節,其實不止奶製品,中國在高科技產品領域的製造也已經達到了很高水準。到了怎樣的水準?中國製造的水準,其總體已代表了全球的最高水準,全球90%以上的智能手機是中國製造。


以中國華為手機為例,該家智能手機廠商已超越蘋果成為全球第二,而蘋果手機幾乎都是在中國生產。華為在5G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已可謂是獨步天下,在美國的逼迫下,它正在發展成為一個超級全能企業。更有意思的是,華為的手機一般是在歐洲首發,但售價要比國內高一截,理論上國人帶兩部華為手機出國賣掉,能報銷來回交通費。


然而,面對中國華為的崛起,美國人卻看不下去了,試圖致其餘死地,為此不惜傾舉國之力。最近,美國還打算採取更嚴厲的措施,迫使臺積電斷貨華為芯片供應。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中國製造業與美國科技領域到底是一個什麼關係呢?美國竟敢如此猖狂?


任正非在一次訪談中說得非常到位,其中的道理佔豪(微信公眾號:佔豪)之前在文章中也有多次論述。客觀上說,中美在科技領域是一個互生關係,美國科技是在喜馬拉雅山的山頂上,其技術的“雪水”只有從山頂上流下來,灌溉了市場的良田,才能讓科技背後的資本分得產業化後的經濟利益。


美國如果是科技的喜馬拉雅山頂,中國就是美國科技產品的轉化中心,如果美國不通過中國這個製造業中心對美國科技產品進行市場轉化,那麼中國的科技企業就會加速研發,從而不斷追趕美國的科技水平。如此一來,中國的製造業還會繼續發展,而美國的高科技展業將會陷入停滯,美國資本也就分不到利益了,就會凍死在山頂。


所以,中國雖然忌憚美國不向中國輸出高科技,但中國完全不必畏懼,因為全球高水平的製造業在中國,其他國家根本無法替代中國這個唯一擁有全工業鏈的市場,不是說美國想轉移就能把產業鏈給轉移走。恰恰相反,一旦美國逼著中國科技崛起,未來美國的科技將無法有效轉化,也就無法獲得全球市場,那麼損失最大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一、中國全工業鏈的製造業是中國的大國戰略基礎和優勢,是和美國掰腕子的物質基礎。這次抗疫中美的表現差距,工業製造能力的差距是重要因素之一。美國打壓中國,也正是因為中國擁有這樣的工業製造能力美國才忌憚,才想方設法打擊中國。當然,也正是因為這種能力,美國也打擊不動中國。


二、中國製造業的工藝水平正在快速追趕發達國家,並在一些領域已經完成或正在趕超,中國應該保持這種全產業鏈進步的重大優勢。譬如,到了戰時,中國這種強大的工業能力,將會給國家帶來足夠的安全和鬥爭潛力,這一點是任何國家都無法與中國相比的優勢。


三、中國在科技領域需要加速進步,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美國之所以還敢用科技來打壓中國,這就表明中國在科技領域還有不少短板,還有不少地方未能實現獨立自主,所以中國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改變這種受制於人的格局。受制於人的滋味不好受,在這次中美貿易戰、科技戰的過程中,中國的科技企業受損不小,至少數十家中國科技企業被美國製裁,客觀上給中國造成了發展困擾。中國需要在科技領域不斷突破。


任正非的話非常有道理,我們既要認清彼此,更要認清現實和差距,還要知道國家應該努力的方向,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的從製造業強國,發展成為擁有強大製造能力的科技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