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大家好,我是咘老,有人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这部迷你剧是在疯狂开黑。

为了不给新剧抹黑,我赶紧带来了后续。

白俄罗斯核研究所女教授,这是一个没有人物原型的虚拟角色。她通过窗外的灰尘,检测出核裂变产生的物质,向第一近的核电站求证后,发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电话无人接听,猜测到切尔诺贝利发生了爆炸。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这位女教授带着机敏与智慧,不顾危险亲自来到了切尔诺贝利事故地区。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医护人员在忙碌着,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秉承着先救孩子的原则。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女医生阻止一名老大夫与受伤的消防员接触,并将他们的衣物脱下,那可是遭受过核污染的衣服啊!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在地下室,医护人员将消防员的衣物丢弃。之前的女医生发现与病人接触过的手掌,变成了暗红色,她只是愣了一下,随即投入到工作中去。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在处理事故小组中,教授提出需要尽可能的深入起火点,方能测得准确的核辐射数据。在场的一名军官义不容辞,亲自上阵。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军官亲自测量返回后,报告了一万五伦琴这个数据。不了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询一下,我可以告诉你,这个数据远远超出人体承受的范围。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士兵在清洗这辆进入过核辐射中心的车辆。隔着屏幕,我都感觉到了一股寒意。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次日,直升机往爆炸中心区域投放硼和沙子(五千吨),第一辆飞机失利坠毁。不知出动了多少次直升机,又损毁了多少架直升机,方才给爆炸中心加了一个大盖子。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民众在撤离,军人们维持着秩序。没有出现慌乱,只有背井离乡的苍凉。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通过女教授细致的观察力,事故处理小组需要三名熟悉核电站布局的工人,手动关闭水阀门。阀门的位置在地下,离反应堆很近,他们极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死亡。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三人挺身而出,明知前方充满着危险,但为了更多人的性命,他们没有退缩。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三名舍身的英雄不负众望,成功关掉了阀门,解决了反应堆加盖硼和沙子后,形成熔岩与下方水箱发生热爆炸的危机。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新的危机又在挑战着众人,反应堆温度过高,烧穿隔离板将渗入地下河中,而后汇入河流。事故处理小组需要在反应堆下方安装液态氮换热器。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在夜晚散步的时候,教授向事故处理负责人讲述了受到辐射后出现的症状。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为了尽快安装换热器,征召了上百名矿工。一开始矿工们听到是去切尔诺贝利,是不太情愿的,但听到他们必须上的时候,没有人拖后腿。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这些矿工顶着将近50度的高温,夜以继日的挖掘坑道,用以安装换热器。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之前与矿工工头见面的时候,事故处理小组负责人告诫教授,不要对这群矿工说谎。在矿工工头在询问完工后是否获得照料,负责人说了实话。这也是一个让我触动的镜头,工头在听完后,没有带着工人离开,而是继续挖掘。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第一集中参与救火的消防员,由于遭受辐射严重,已经医治无效死亡。辐射烧伤的惨状,我就不放图了,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状态。

消防员的遗体也残留着大量辐射,只能用铅制的棺材安葬,还要浇筑混凝土,防止核污染扩散。

在《切尔诺贝利》2、3集中,我看到的是医护人员,直升机驾驶员,普通的工人,常年吸收粉尘的矿工,以及没有挨过辐射折磨的消防员。

是他们,用自己的性命铸成了一道生死防线。

《切尔诺贝利》在危难中,那些挺身而出的人们

文章最后,向那些在灾难面前不顾安危、挺身而出的人致敬!他们都是可爱可敬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