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初现

(本系列均为南方周末、南方人物周刊原创,限时免费阅读中)

曙光初现

《纽约时报》报道,赞扬来自新泽西蒙镇的急诊室华裔美国人李医生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冠状病毒研究中心统计,截至东部时间4月10日早10:36,美国确诊数字达到501301人,死亡18637人。3月26号美国总确诊人数八万三,成为全球病例最多的国家,而从3月15号到3月26号(也是12天)是第一个增长高峰,确诊增加近八万,相当于当时韩国的总受检人数。

最新的雅培速检法每日可以检测近五万人,数倍于此前的日检数,这便是近期病例暴涨的原因。雅培速检法已经是第四代检测手段,出结果的速度从一周到两天再到45分钟,现在只需5分钟。它们的准确率都在95%以上,做到这一点意味着遗漏的病例很少。另外,美国的确诊标准很简单,只要核酸显阳性便算确诊,无论有无症状或是否肺部感染,宽泛的标准增加了很多病例。无症状及无肺部感染的病人大多数无需治疗,居家隔离即可自愈,但把这些病人找出来很重要,因为他们会感染其他人。

病例飞增当然让人紧张,一线的医护比普通人更紧张:暴增的病人让现有的医护人员、设备捉襟见肘。好在志愿者们很快就冲上前线——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七万多名志愿者增援纽约。大批医护人员到位了,防护用具却跟不上,很多人连最起码的口罩都没有。住在我们新泽西蒙镇的李医生通过微信向华人求助。我们都认识他,看着他从一个毛孩子成长为一名有担当的急诊室医生。急诊室是风险最高的地方,病人出现严重症状,首先便是去急诊室求诊,可医生们居然没有足够的口罩!

幸运的是,当时我们镇的华人正在筹募防疫物资,已经购得一批口罩,捐出去一部分后,有些剩余。获悉李医生的情况,当天晚上就有人把口罩送到李医生家门口,又有其他人将家里备用的口罩送给李医生。李医生很感动,特地拍了一个短视频表示感谢,说着说着,他哽咽了。

李医生与华人团体的互动引起了主流媒体的注意。《纽约时报》4月5日报道,纽约和新泽西的华人团体通过微信联系起来,踊跃捐款捐物,支持医院、社区(警察局、邮局、市政部门及老人中心等等),为抗疫做出巨大的贡献,并呼吁美国人不要把新冠病毒和华人联系起来。纽约州长和市长也多次在新闻发布会上肯定华人的表现。谁说华人是一盘散沙?我看见了同胞们团结的力量,并为是其中的一分子而自豪。

进入四月份,平均每日新增病例仍然过万,但曙光已经出现了:接连数日,每日新增病例及死亡都呈下滑趋势。现在说已经到了拐点还言之尚早,但趋势是好的。接下来的几天很关键,如果新增病例持续、稳定地下滑,那么拐点就真的到了——比预计的要快不少,这应该归功于雅培的速检法。否则清空疑似病例的时间至少会延迟三四个星期,甚至更长,不仅耽误病情,更增加传染的风险。

我写此文时,正好看到一篇来自Newsmax的报道,根据华盛顿卫生标准与评估研究所(Washington’sinstituteforhealthmetricsandevaluation)的预测模型,纽约州的确诊与死亡拐点分别是4月8号、9号,新泽西的相关拐点晚一周到来。预测当然不一定准确。

一位在纽约工作的医生于昨天在微信群里说:“长老会医院系统在纽约有十三家医院,现在外科口罩没有任何短缺,保证每天用量十万个。一线人员的N95也有保证。呼吸机现在有八百个,用了六百个不到。经历了这次新冠,真心感觉到美国医疗系统的力量。”“纽约虽然新增病例没有减少,但入院率、ICU入住率和插管呼吸机率都下降了。这样新增病例就不可怕,医院就不会被挤兑。”不仅医护人员的防护用具充足,重症病人也在减少。来自一线的信息让我对那个预测模型有了信心。

新泽西的情况也大为好转。昨天李医生出现在我们群里,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有人问他是否还需要口罩,他回答说不需要了,情况已经稳定。他的话让人心安。

放下手机,窗外的梨树扑面而来,花开得正好。我看见一对夫妇,牵着一只金毛自花间走过。

订阅南方周末会员,支持原创优质内容。成为南周会员,尊享七大权益,在一起,读懂中国。

夏维东,美国新泽西药物临床研发人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