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谷庚子圖錄-0010 清供圖 良人一夜出⻔宿,減卻桃花一半紅寒。


晁谷庚子圖錄-0010 清供圖 良人一夜出⻔宿,減卻桃花一半紅寒。

0010 清供圖

晁谷 (2020)
設色紙本
137 x 68 cm
鈴印:敦睦堂 晁谷 題識:每坐檯前⻅玉容,今朝不興昨朝同。良人一夜出⻔宿,減卻桃花一半紅。敦睦堂主人 庚子四月畫 晁谷




晁谷庚子圖錄-0010 清供圖 良人一夜出⻔宿,減卻桃花一半紅寒。

佳人覽鏡:

唐代詩人施肩吾有一首題為《佳人覽鏡》的詩作:“每坐檯前見玉容,今朝不與昨朝同”,讓人浮想聯翩。“佳人覽鏡”,永遠都是一個浪漫溫情的藝術創作主題,它是銅鏡與文學藝術結緣之後迸發出的天成之作。雖然以鏡子為題的中國繪畫沒有象在西方繪畫中那樣成為流行主題,但它仍然自成體系,自兩漢至明清綿延有序,反映在不同的載體之上,諸如墓葬壁畫、畫像石、石槨、手卷、版畫等,甚至在三彩器、瓷器上也以塑像的三維空間形象展示出來。縱觀不同時期的此類主題形象,女子的胖瘦、高矮有別,姿態各異,與不同時代人物身份、等級及審美風尚等的差異有著較大關係。

通過佳人覽鏡主題的描繪或塑造,呈現出不同時代、不同階層、不同環境中女性的生活狀態。自漢代墓葬中的覽鏡圖壁畫開始,到故宮藏清末慈禧太后的壽誕照片結束,歷時近兩千年,可以看出人們的生活習俗發生了較大改變。矮式傢俱已逐漸升高,演變為高足傢俱,照鏡所處位置的不同、傢俱高低與式樣的轉換,正是這種變化的一種生動體現。佳人已逝,佳境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