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縣李氏文化研究

摘要:李氏文化是隴西縣、定西市以至甘肅省的一個 重要文化產業品牌。也是甘肅"四大文化"之一。加 快李氏文化的發掘和開發,以李氏文化的開發帶動 定西市文化產業的整體發展。

關鍵詞:隴西文化;李氏文化;李家龍宮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s Culture in Xi County

Abstract:Li's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ultural industry brand in Ganxi County, Dingxi City and Gansu Province. It is also one of the "four cultures" in Gansu.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s cultur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s culture, le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Dingxi City.

Key word:Luxi Culture; Li's Culture; Li Jialong Palace

一、源遠流長的李氏文化

李氏文化源遠流長,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是 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 河中,李氏英才輩出,老子李耳及其《道德經》,奠 定了中國哲學思想體系的基礎;唐代李淵、李世民 父子,統率十萬關隴軍,轉戰九州,一統天下,開 創了大唐盛世;以李白、李賀、李商隱和隴西"三李" (李朝威、李公佐、李復言)等為代表的李氏文化 人,在中國文學史上建樹宏偉,佔有極其重要的地 位。當今之世,散居世界各地的李氏政治家、科學 家、實業家、文藝家和社會活動家層出不窮,形成 了"華人富豪多李姓"的局面。李姓人氏為人類進步 和世界文明做出了傑出貢獻。1993年,甘肅省文史 館將隴西李氏文化列為全省"四大文化"之一。1995 年,甘肅省原省長張吾樂通過國際廣播電臺華語頻 道向世界推出了以"隴西堂"為標幟的中國隴西李氏文化。李氏文化不僅是甘肅人的精神資產,也是中 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天下李氏出隴西"。隴西是李氏文化的發祥地。 隴西,秦時置郡,自李氏傳宗之祖李崇任隴西郡守 的兩千多年來,隴西李氏不僅昌盛隴原,而且遍及 九州四海,宗支銜接血脈相連,至今無論散居全國 還是僑居海外的李姓人,凡祭祀堂都冠以"隴西堂" 號。據統計,作為"天下第一大姓",散居於世界各地 的李姓人已達1億3千多萬人。 作為李氏文化的發祥地,隴西境內有許多李氏 族人活動的遺址。始建於唐初的"李家龍宮",是李氏 族人尋根祭祖之地。近年來,供奉李氏先祖老子(李 耳)的主殿、供奉隴西房始祖李崇的"隴西堂"、以及 祖師殿、九龍殿、李靖殿等11座古建築相繼修復, 重放異彩。此外,還有 "托塔天王"李靖的供祠;李 翱的"讀書處,;'李搖、李觀、李益、李賀、李翱研習學 問的"五李亭";李賀墓、李賀南園、太白井等古蹟名 勝。這些遺蹟是李氏族人在隴西的活動蹤跡,也是 開發李氏文化、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重要依託。

隴西縣李氏文化研究

二、政府主導打造李氏文化品牌

遍佈環宇的李姓族人,幾千年來,以隴西為郡 望,相承相襲,代代相傳。在當今興起的尋根問祖 熱中,他們對故里的眷戀之情更加強烈,以企盼的 眼光關注著祖根祖業的興旺發達。 開發隴西李氏文化,首先要打造好李氏文化品 牌。李氏文化本身就是一個 "金字招牌"。但還需要 提升這塊"金字招牌"的含金量,要提升隴西李氏文 化的精神內涵、文化品位和藝術價值。和其他經濟 產業的開發一樣,文化產業的開發初期,充分發揮 政府的主導性作用。目前階段,政府要重點做好"抓 產品"的工作:一是要下大力氣做好搬遷修復工作。 作為李氏文化主要景區的"李家龍宮",大部分古建築 還被隴西南安初中以校舍佔用;堪稱甘肅宏偉的 鞏昌府文廟,至今還被當作隴西一中的圖書藏室。 二是在修復隴西古城建築的基礎上,形成李氏文化 重點景區。隴西古城是一座融古代建築、宗教、民 間藝術、多民族、多類型文化的博物館,無論從空 間佈局還是城垣建造的精美程度,都不失為一座聞 名遐邇的城池。現在古城建築還遺存有李家龍宮、 文廟大成殿、威遠樓、保昌樓、普陀寺大殿、頭天 門牌坊、城皇廟抱廈、權星門、古城牆等,應儘快 進行搶救性修復。以李家龍宮為依託,建設仿唐文 化一條街。三是要充分發揮甘肅省李氏文化研究會、 隴西李氏文化研究會的作用,聯合省內外、國內外 專家學者深入開展李氏文化的研究,進一步拓展李 氏文化的精神內涵,逐步實現文化內涵和產業開發、 打造品牌的有機結合。

要打造好"天下第一姓氏"文化產業品牌,還需 要深入發掘和理清李氏文化的基本內涵,彰顯其巨 大的文化價值和產業開發價值。一是姓氏內涵。李 氏文化首先是姓氏文化。姓氏文化的深層涵義就是 重宗族傳承和族群凝聚,而以"郡望"和"堂記"作為凝 聚全族宗親支撐點的"隴西郡"和"隴西堂",正是天下李姓人認祖歸宗的根本和精神依託,這是李氏文化 基本的內涵。在中國成百上千姓氏中,郡望和堂 號均取於郡名者實屬罕見,而堂號只有一個稱謂者, 也只有"隴西堂"而已。這個獨特的文化現象,有它 深遠的歷史淵源。李唐王朝是隴西李氏文化的奠基 者。唐朝開國君主李淵封"隴西堂",又封愛子李世民 為"隴西郡公"。唐太宗李世民修百卷鉅著《大唐氏族 志》規定:"李氏凡十三望,以隴西為第一",並下詔: "聯之本系,起自往下"。李姓也由貴姓升為國姓,以 至發展為今日的"天下第一大姓"。今天的李姓中國 人,只要擁有可靠的族譜,就可以按照自己所屬的 房別,找到自身血緣上的來龍去脈。一個有著一億 多人的李氏家族和整體人才群鏈,這本身就是一個 世界人文奇觀。二是地域內涵。必須明確古代隴西 和現代隴西是兩個不同的地域概念。古代隴西首先 指古隴西郡,其轄域歷代各有變遷。根據《辭源》 註釋,古隴西郡包括今蘭州、定西及天水等地區。 唐太宗廢郡縣制後,分天下為10道,其中隴右道 管轄地域大,包括今日甘、新、青20州之地。 由此可以說作為李氏文化發祥地的隴西,不僅要包 括今日定西,甚至也要把整個甘肅包括進 去。三是標誌內涵。這就是"隴西堂"。隴西堂是天下 李姓的宗族祠堂,也是隴西李氏文化的標誌,有 如古代氏族的圖騰,是對李姓族人有感召力的標 幟。四是歷史內涵。崇尚祖先,這是華夏文化的一 個優良傳統。李氏文化不單是一個姓氏或家族的傳 承,而且是印證整個華夏民族在人類進化和演變歷 程中的佐證。因此,它的內涵和價值並不僅僅屬於 天下李姓,而且屬於整個炎黃子孫,是博大精深的 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五是精神內涵。這 就是追仰先賢、啟迪後人、見賢思齊、勵精圖治, 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把深入發掘李氏文化內涵和產業化、市場化運作結合起來, 隴西李氏文化品牌就可以戴上"中國第一姓氏文化" 的桂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為弘揚中華文化和 創造巨大的文化經濟價值服務。

隴西縣李氏文化研究

三、加快開發形成產業

以李氏文化為龍頭,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文化產 業發展的規律,通過正確的途徑,採取科學的方式, 循序漸進,推進李氏文化向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形 成以李氏文化為核心的定西市文化旅遊產業,是加 快開發定西文化產業的重頭戲。

(一)策劃論證,招商引資。"品牌立身,策劃 起家",是國內學者對發展文化產業的共識。十多年 來,李氏文化基本停留在研究考證階段,沒有形成 像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甘南藏傳文化那樣的 文化產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策劃和包 裝。要使李氏文化發展成為一大文化產業,必須首 先進行科學的分析論證和策劃包裝。要由市、縣政 府聘請文化產業專家和文化企業家對李氏文化開發 進行一次全面的論證和策劃,形成李氏文化開發的 整體規劃,確立系列開發的可行性項目,為下一步 的大開發奠定基礎。李氏文化的策劃開發,可以依 託每年一次的公祭李氏先祖活動,就李氏先祖祀禮、 李氏名人事蹟展覽、李氏文化工藝品、隴中民情風 俗、隴中書畫、隴中名吃以及"李氏宗親"系列酒等 一系列項目展開策劃和包裝。

(二)擴大宣傳,培育市場。開發李氏文化, 消費市場是關鍵,是動力。文化市場的開發既要靠 高質量的文化產品去贏得,還要靠宣傳營銷活動去 拓展。我們要借鑑西方國家運作文化產業的方式, 著力在宣傳造勢和市場營銷方面做文章。要通過各 種信息媒介,大力宣傳李氏文化,在海內外造成強 大的李氏文化熱和李氏文化產品消費熱,把潛在的 消費市場變成現實購買力。在營造文化氛圍方面,要通過商業發佈會、網絡信息,影視媒介等多種形 式,及時發佈李氏文化的開發狀況和商業信息,讓 全球李氏華人每時每刻都關注隴西故里的建設,關 心李氏文化的發展,藉助全球李氏同胞的力量來開 發李氏文化和建設隴西。

(三)整合資源,統一開發。整合資源,形成整 體優勢,做到統一開發,避免分散經營和多頭管理, 是文化產業聚集規模效應,向縱深發展的先決條件。 目前,隴西李氏文化的資源,分別由文化、城建、 旅遊等多個部門管理,難以形成合力。應由政府主 管部門負責:儘快實現資源整合。可以縣旅遊局為 基礎,統一管理和開發"李家龍宮"、仁壽山公園、鞏 昌鐘鼓樓等基本資源,逐步實現李氏文化資源開發 的規模效應。

(四)不拘一格,培養人才。人才是開發文化產 業的基礎條件,李氏文化的開發也不例外。從目前 情況來看,制約李氏文化向產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 因素,就是缺乏經營和管理文化產業的基本人才。 為此,一方面要通過項目開發來引進人才,而更重 要的是不拘一格,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培養人才。 可以考慮將隴西師範改製為"隴西人文學院",為李氏 文化的開發和定西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培養經營和管 理人才。還可通過與高等院校聯合辦學,在定西師 專和市、縣黨校設置專業培訓班,培養文化產業的 急缺人才。 打造優勢品牌,策劃一流項目,開拓廣闊市場, 實現整體開發,培養大批文化產業的適用人才,只 要紮紮實實地做好這每一項工作,就會達到逐步實 現李氏文化的大開發,迎來文化產業的大發展,把 隴西做成文化大縣,把定西做成特色文化名市,實 現定西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實現李氏故里的興旺發達。

隴西縣李氏文化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