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三小行星襲來,與地球安全“邂逅”

它首次在4月11日被科學家觀測到。

4月15日,一個最新發現的房子大小的小行星將在安全距離內呼嘯過地球,它恰與月球軌道擦肩而過。

小行星2020GH2將於離地球約223000英里的位置掠過。平均月地距離約為239000英里(385000千米)。

本週三小行星襲來,與地球安全“邂逅”

根據美國宇航局小行星觀測計劃(NASA's Asteroid Watch program),小行星2020GH2的直徑大約在43到70英尺(13—70米)間,與一間獨立式房屋大小相稱。據位於馬薩諸塞州劍橋市(Cambridge, Massachusetts)史密斯天體物理觀測站(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稱,它於上週六(4月11日)首次被發現,由亞利桑那州萊蒙山(Mount Lemmon in Arizona)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統(CSS, Catalina Sky Survey)在內的數個觀測站的天文學家追蹤它的軌跡。


本週三小行星襲來,與地球安全“邂逅”

這張美國宇航局(NASA)發佈的圖片描繪了2020年4月15日小行星2020 GH2在飛越地球的過程中,它,月球和地球的軌道。(圖源:NASA/加州理工學院-噴氣動力實驗室)

小行星2020 GH 2將會穿過月球與地球之間,聽起來豈不是危機萬分?但是它在飛掠地球時並不會造成任何撞擊,中間仍然隔著廣闊的空間。

本週三小行星襲來,與地球安全“邂逅”

NASA小行星觀察組(Asteroid Watch group)三月三十一日在推特上發佈的視頻中,該機構行星防衛室( Planetary Defense Office )的成員凱莉·法斯特(Kelly·Fast)展示了小行星 月球與地球三者之間的大概距離。她拿出一隻羽毛球當作月球,籃球當作地球,兩者相距大概有七米----該比例尺中假擬的月地距離。法斯耶說,在這個比例尺當中,現實世界原本碩大無比的小行星轉而如同大型恐龍腳邊的小鹽粒。

本週三小行星襲來,與地球安全“邂逅”

“宇宙空間非常大,”

法斯特(fast)在視頻中說,這是NASA“居家項目”(NASA At Home project)的一部分。

“一顆近地小行星真的開始飛向地球了,它可能到達氣象衛星的位置附近。”

地球靜止氣象衛星軌道距地球約22000英里(35000千米)。

本週三小行星襲來,與地球安全“邂逅”

這並不表明近地小行星對地球不會構成潛在威脅,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小行星觀測科學家與世界各地的其他科學家定期觀測宇宙中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新的小行星與已知的小行星


NASA官方聲明,任何直徑大約500英尺(140米)甚至更大,且其軌道會把它帶至距離地球470萬英里(750萬千米)遠的小行星一般都被歸為潛在威脅小行星。截止2019年,科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大約19000顆近地小行星,而且每週新增小行星約30顆。如果你覺得像房子一樣大小的小行星“2020 GH2”聽起來很大的樣子,那麼NASA正在為一顆更大的小行星做準備,它將於4月29日飛過地球。到那天,被命名為“1998 OR2”的潛在危險小行星也將以距地球390萬英里(620萬千米)的安全距離飛過地球。

本週三小行星襲來,與地球安全“邂逅”

相關知識

近地天體(NEO)是指任何軌道與地球接近的小型太陽系天體。按照慣例,如果太陽系天體與太陽的最近距離(近日點)小於1.3個天文單位(AU),就可以稱為近地天體。如果近地天體的軌道橫穿地球軌道,並且其直徑大於140米(460英尺),則被視為潛在威脅天體(PHO)。最知名的潛在威脅天體和近地天體是小行星,還有一小部分是彗星。

本週三小行星襲來,與地球安全“邂逅”

目前有超過兩萬個已知的近地小行星(NEAs),近百個短週期近地彗星(NECs),以及許多繞太陽飛行的航天器和流星,它們足夠大,在撞擊地球前就能被我們追蹤到。現在,人們普遍認同,過去的撞擊在塑造地球的地質和生物學歷史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自1980年代以來,由於對潛在威脅的意識增強,近地天體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直徑只有20 m的小行星就可以對當地環境和民眾安全造成威脅,更大的小行星則穿透大氣層撞擊地球表面,進而產生隕石坑或海嘯。在原則上我們可以通過偏轉小行星來避免撞擊,並且科學家們正在研究減緩撞擊程度的方法。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