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什麼樣的書是最有價值的?

修心煉道


我來推一推馬哲吧,也許被噴,各抒己見嘛。

希望你拋開個人政治情緒觀點,看待馬哲。

在我理念中,人,生命本身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群體規則是每一個個體受益的基石。所以推動群體規則優化是每一個個體應該要做的事情。你單身到老也好,你拜佛也好,你修仙也好,都是群體規則的直接或間接的受益者。

人最神奇的有自我思考能力,如果你意識到這點,你就不會自卑,不會迷茫,不會陷入自我情緒世界中,覺得別人不理解你。這世上沒有什麼三觀不合,有的只是你陷入一定要別人認同你的自我陶醉世界中,有的只是每個人陷入自我世界中。

個體的生存條件,需要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我個人認為,如果人要跟動物一樣求生存,那麼這個體系在我看來不夠好。所以,好的群體規則就是保證每個個體的基本生存條件,這是最基本的。但是,當前社會形態,人的生存依舊要自己謀生,沒有基本保障。還有買房買車,沒有這些,找個女人都難。

只有人不需要為生存而苦惱,那麼更多的就是追求自我精神發展,各自綻放自己的最優一面。你也許會跟我說人性,是的,人性難測,但是這是另一個維度的問題。所以,共產主義社會說,人是自由全面發展的人,但需要極大的物質基礎,讓每一個個體都不需要為吃飯和老婆,孩子教育這些基本個人生活問題擔憂。

讀書的本質是培養自我獨立正確的思考能力。

有想法不等於有思想。

有思想不等於能獨立思考。

能獨立思考不等於能正確思考。

沒有群體規則支撐,讀其他的文學或者才藝,只能你自己發光發熱,並沒有改善群體規則,歷史依舊重複。我總在想,有一天我們能給我們的孩子們,留下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群體規則,這才是我們最該關注的。

也許,我是錯的……


每天遊離狀態的我


這個問題覆蓋範圍很廣,對於我來說,書都是有價值的,每個人偏好不一樣,要說讀什麼樣的書最有價值,不如說怎麼樣讀書才有價值。

書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美文雞湯可以撫慰心靈,歷史文化可以增長見識,育兒知識可以增加經驗,但是怎樣讀書才能把書變成自己的,把書和現實融合起來,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可以來談談學習方法?


一、系統性的讀書

讀某一本書,可能對書中的知識、內容一知半解,因為就你一本書來看,裡面還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信息。在我看來,如果你想學理財,至少一次性讀完3本書,再來回顧,最起碼對這個領域,談得上是知道一點方法了。所以,系統系讀書很重要,書可以雜看,但是要一系列的雜看。


二、筆記和思維導圖在閱讀中的應用

也許邊做筆記邊看書會使效率降低,但現在網絡發達,電子閱讀成為越來越流行的趨勢,電子閱讀的第一大好處,就是做筆記非常快。我平時用微信閱讀看書,上下班以及碎片時間都可以看,看到好的句子,劃線➕直接粘貼發表想法,在複製的句子下面打個*寫兩句自己的看法,1-2分鐘就可以完成。

書讀完後不要立馬整理起來,畫出思維導圖,再翻看之前做的筆記,快速在瀏覽一遍全書,重要的地方可以多次回看,有時間的話寫書評,沒時間就整理一下,簡短几句話總結一下,這本書就是你的了,還能延長書中的價值。


三、閱讀效率

最後來說說高倍速閱讀,我曾經讀過一本書《高倍速閱讀法》,裡面提到影像翻閱,認為5個步驟,即準備、預習、影像翻閱、複習、激活,對於書中提到的超讀+跳讀我並不完全贊同,但就書中提到的帶著目的讀書,讀完之後再複習,卻是很有用的方法。讀書講究效率,才能更好的閱讀下去。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Heidy0822


時光有限。

讀那些古人已經幫我們篩選過的經典,讀那些能解決我們深層次困惑的書,讀那些能讓我們脫胎換骨的傑作,讀那些具備源頭意義的智慧之源。

一、國學

1.經部

周易:無論世事變遷,始終堅守正道。

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美極了!

2.史部

史記: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讀史使人明智。

3.子部

老子: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無為無不為。

莊子:莊周夢蝶,蝶夢莊周。如幻如真。

呂氏春秋:一群未留下姓名的高人彙集智慧的結晶,冠以呂氏之名而已。

管子:管仲經濟學,市場經濟鼻祖。

大學:曾子,修齊治平,同心圓哲學,從小我走向大我之路。

4.集部

四大名著

5.其他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系統梳理中華哲學脈絡,通盤瞭解。

林語堂:吾國吾民,讀之感動。

二、西方

尚未博覽,只取其一。

你的誤區:威廉退爾著,對於轉變思維方式很關鍵。


鳳凰魁罡



01經典名著

我們所處的互聯網時代也是知識氾濫的時代,這麼多的知識就像一桌豐盛的菜餚,全部都吃下無外乎兩種結果,消化不良以及精力不夠。

(1)現在搜索一個問題,百度上的答案五花八門,答主們各抒己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答案很不統一。(2)你想看一本書,搜個書名,也會出現很多同名書籍,講的內容也不盡相同。(3)自媒體寫作興起以來,各種知識更加氾濫,打開手機上的今日頭條首頁一瀏覽,頓時眼花繚亂,感覺條條是乾貨,卻不知道看哪一條,完全是憑感覺。

而經典名著,是經過時間的驗證,經過歷代後人的肯定的。它傳承著前人優秀的思想,尤其是一些更古老的作品,更是值得一看。它可以淨化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沉浸在超然物外的氛圍中。哪怕只有一會兒,也足以讓我們在疲憊不堪的現實生活中得到解脫。



02境外原版

從去年到今年,我看了上百本書,我發現,這些書的作者基本上都是美國、日本等。我還發現,大多數人都喜歡讀外國人寫的書。而那些書籍都是翻譯過來的,也難怪,有時候同樣一本書,我們會看到幾個不同的版本。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翻譯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翻譯的,而不是按照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來翻譯的,有的甚至歪曲了作者的意思。也就是說,我們很難讀到作者真正的思想。

所以,我們要麼把一本書不同版本的書都讀一遍,然後相互比較,再提煉出自己的思考。要麼,就選擇讀原版書籍,根據自己的理解,一次性吸收作者的思想。相信你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直接讀原版書籍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這是一個知識付費的時代,讀書卻是最低的門檻。但是,也要有選擇地讀書,千萬別把大把的時間花在了價值不大的書籍上!

我是明月。標籤:健身,閱讀,寫作,畫畫,自律管理,時間管理,英語達人,手帳達人,心理學研究者。希望在文字中跟更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相逢!且逢且關注!

在下明月


這還得要看讀者的愛好和性趣,如果:讀者是搞科研的,那麼他就喜歡讀科普類的書,對他就很有價值。如果:讀者是位作家,那麼他就喜歡讀文學類的書,對他很有價值,比如四大名著。如果:讀者是位詩人,那麼他就喜歡詩詞之類書,比如唐詩,宋詞。


袁如軍840


讀書不僅是增加知識,更是提升智慧,擴大心量和格局。讀書可以充實頭腦,拓寬眼界,淨化思想。

文史類,哲學類,科普類,經典名著,心理潛能類,佛法真理。

具體書目:四大名著,毛選及毛選必讀《心之力》,資治通鑑,孟子 ,論語 ,中庸 ,大學,法華經,楞嚴經,心經,菩提論, 道德經……

讀書不在多,而在於精。讀書不在於快,而在於懂。



顧方歌


“開卷有益”,坦白來說,無論讀哪個類型的書,我們都能有所收穫。但是我想題主可能希望讓收穫更大一些,所以我想這個問題大概能轉化為——怎麼讓讀書的價值最大化。

其實真正讓書產生價值的,不在於書,而在於我們自己。什麼樣的書能給我們帶來最大的價值,得看我們當前的需求是什麼?



如果自己正處於職業迷茫期,那麼可以看一些職業生涯規劃類的書籍或人物傳記;如果是專業上有一些問題,那就請翻開專業書籍;如果是做事方法上有些欠缺,那就選擇一些工具書;如果只是為了打發時間,那麼散文和小說類書籍也是不錯的選擇……

帶著自己的需求和問題去選書,是高價值讀書的第一步。

但匹配完自己的需求,還不足以幫我們選出適合自己的書。因為很多書雖然很好也符合我們需求,但是我們受自身條件所限,當前還無法讀懂,這時拿來就讀也只能是浪費時間。

我的建議是,從同種類型中,由淺入深地去讀,從大眾化故事類的衍生讀物到專業程度度高的書籍慢慢去鋪。這裡選書時還可以通過目錄來輔助,看書籍中有沒有自己提到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如果有,便列入自己的書單。

選好書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讀了,當然為了確保價值的最大化,我這裡不建議通讀全書,當然如果只是作為消遣就隨意了。我們這裡只來談一下高效讀書的方式。

首先依然是帶著問題來讀,瀏覽目錄,找到可能跟我們解決問題相關的章節,開始讀。如果理解有困難,可以結合前後章節通讀一下。

閱讀過程中呢,也不要閒著,把自己讀不懂,或感觸頗深的語句,記錄下來,反覆去讀,並寫下自己的理解。如果其中有一些方法類東西,可以把這個東西轉化為自己的行動清單,做到學以致用。

然後呢就是去通過實踐去驗證書中的方式方法,回頭再進行反饋,完成一次閉環。

這樣整個流程下來,應該是我能想到的讓讀書價值最大的方式。

不過功利讀書以外,如果題主還有時間,還是希望題主在解決完問題後,可以更廣泛地進行閱讀,因為你讀過得每一本書都是積累,都會給你不一樣的體驗,而人生本是就是不斷地體驗。


進擊的鼕鼕


我認為讀書應多讀能提高自我道德情操的書,此類書能提高我們的靈性,淨化我們的心靈。在這個勢利紛華的世界,道德靈性書籍可以讓我們找到心靈中的那一方淨土,讓我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快樂地生活。

埃克哈特·託利的《當下的力量》,洪應明的《菜根譚》,王陽明的《傳習錄》,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都是不錯的書,值得一看。


顏清福


讀你愛讀的書最有價值。

你願意翻閱,你願意耐心解讀,你願意沉浸書中時光,你自有時間寶藏在悄然生長。

讀你愛讀的書,你就看見了價值,助你打開內心的明燈,使你啟動了想象力,讓你思想動盡了享受,領你精神達到了高度。

不知不覺你已可以在經典書籍世界暢通無阻,並收穫屬於自己的經典現實世界。

讀你內心需要的書最有價值。

你藏有放飛的翅膀,你懷有燦爛的青春,你愛有生活的美好,你情有人生的追求,你路有天生的空間。

你遇見書就如同遇見了哲學與你走路,你遇見書就似是遇見了文學與你並肩,你自己就擁有一本無字書正在等你盛開綻放靈魂。

有書需要遇見你,有你需要遇見書。

讀你自己的書最有價值。

你的一生度過了生活的時間,你的一生度出了人生的內容,你的一生付出了青春的一切,你的一生經營了自我的領土,你的一生完整了生命的藝術。

你有那麼多現實的故事你有那麼重要的書,你有那麼多經歷的歲月你有那麼多絕版的書,你有那麼多發生的心靈你有那麼多自由的書。

你有自帶的現實書籍待你慢慢品味,你有自然的絕版作品待你欣賞,你有魅力的自由原創待你享用。

你喜歡品味什麼樣的書,你就能閱讀出價值,你自己的書內外也在形成方向。你喜歡欣賞什麼樣的書,你就能感受到價值,你自我的書內外也在漸漸成型。你喜歡享用什麼樣的書籍,你能找到它的價值,你內心的書內外也有自己的眼光。

最有價值的書是青春思想世界的經典,最有價值的書是生活人生精神天地的文化。

每種書都有它自己的山,每個人都有他自我的視野,有價值的書是你值得消化。



時間的文藝客


很多時候,真正有價值的閱讀,往往是去看那些“看不懂”的書。

真正能讓你成長的書,看起來特別累,特別慢。好書作者談的道理,往往很多超出你的認知,你的理解能力,需要反覆看,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遇到看不懂的,還要查資料看。

有些書讓你喜歡,是因為其創造了某種思維捷徑,或者壓根兒只是某種幻覺。所以,要去讀那些讓你感覺有點兒吃力的經典原著。

讀讀不懂的書,是為了尋找自己沒看過的世界。 作家畢飛宇說:讀讀不懂的書不愚蠢,迴避讀不懂的書才愚蠢。

一個人所謂的精神歷練,一定和難度閱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但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少人有著獨特的思維,他們的思想深不可測,超越一般人的理解。一本本看起來艱澀的書,就是他們智慧的結晶。

電影的發明,人類的生命延長了三倍,讀書,特別是讀有深度的書,何嘗不是如此?

IBM首席執行官羅睿蘭曾說:“成長和舒適不能同時存在。”

避難就易是人的本性,在困難和容易之間,我們總是選擇後者。

人這一輩子,除了腳踏實地,偶爾也要仰望星空,哪怕星空離我們遙不可及,但我們知道,星空就在那裡,對我們而言,也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讀讀不懂的書,是為了走出思維的舒適區。

現在流行的大量視頻、錄影方式傳遞有限,信息大多流動、淺層、混雜,讓思流渾濁。較深層的吸收方式仍是閱讀紙質書(有系統地按照主題閱讀),速度慢,但認知踏實。再深層的意識只能憑靠思省、領悟,文字語言都不再奏效,而是以實踐中的身心體驗去相融。人的深度由他選擇的方式而決定。

從一個人的讀物大致可以判斷他的精神品級。一個在閱讀和沉思中與古今哲人文豪傾心交談的人,與一個只讀明星逸聞和兇殺故事的人,他們當然有著完全不同的內心世界。我甚至要說,他們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為世界本無定相,它對於不同的人呈現不同的面貌。 很多時候,真正有價值的閱讀,往往是去看那些“看不懂”的書。

真正的學習並不是像守財奴積攢財富那樣積累知識,而是要像磨鍊自己的賺錢能力那樣修煉見微知著、見此知彼的洞察力。 幾乎所有的歷史人物的回憶錄,都不同程度上在文字中,對自己存在美化行為,幾乎所有的歷史人物的回憶錄,都隱瞞了一些對自己不利的歷史事實。

我喜歡閱讀,閱讀有許多講究,有些書需要慢慢讀,有些書需要用腦子讀,有些書則要用年齡讀。一本書讓你覺得好,並非全部的內容你都喜歡,而是它裡面的一些觀點和思想直擊你的內心,讓你有一種頓悟式的通明。我把這些讓我心動的觀點和語句記下來,無論什麼時候翻開來看都是一種享受。

好的閱讀是通過閱讀打破自己過去對世界的認識,進而產生新的思考,甚至是顛覆自己過去的思考,這個閱讀過程中的體驗不僅僅是慢,而且還有痛。自己不得不推翻自己過去認知的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