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用活“荒廢”資產 壯大集體經濟

【農民日報】用活“荒廢”資產 壯大集體經濟

摸底機動地四荒地12.2萬畝,規範機動地四荒地管理11.4萬畝,完善合同9847份,收繳承包費921.1萬元;成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196個,集體經濟總收入1531.36萬元,全縣196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實現空殼清零……

陝西省洛川縣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為何成績斐然?壯大集體經濟又如何保證脫貧成果?帶著疑問記者近日來到該縣舊縣鎮王家村、交口河鎮交口河村以及土基鎮黃連河村,一探究竟。

廢棄村小實現華麗轉身

“這次叫大家來就是為即將投資建設的蘋果生產線、冷庫選擇合適的地址。”4月8日,記者在王家村採訪時,恰好遇見舊縣鎮黨委書記趙振鋒與土地所幹部、投資方人員一同在王家村實地察看村集體土地,為建設用地選址。

【農民日報】用活“荒廢”資產 壯大集體經濟

廢棄土地成為建廠賺錢的土地?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打破這一想象,是在2019年開春。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髮展,孩子們都選擇外出讀書,村裡的學校漸漸沒有了學生直至徹底荒廢。”王家村黨支部書記王懷忠回憶道,“去年4月,村裡嚴格按照‘四議兩公開’程序,將學校共計8畝村集體土地承包給洛川惠源澤農資公司(塑框廠)。”

據瞭解,按照公司和王家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協議,公司將於2019年12月底向王家村按營運純利潤的10%分紅至王家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共計2.08萬元。另外,王家村將20萬元扶貧資金入股企業,每年分紅2萬元,2019年分紅1萬元(按半年計算),已於12月5日轉至王家村。

就這樣,村裡又通過各種渠道,建起了屬於村集體財產的反光膜廠,採用村民入股的形式,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增加了村民收入。

【農民日報】用活“荒廢”資產 壯大集體經濟

村委會同時積極鼓勵脫貧戶進廠務工。村民王永剛去年脫貧後,除了種植自己5畝果園的收入,家裡3口人,每人每年還能分紅166元,自己在塑框廠務工4個月,每月3000元工資,一年下來也有將近4萬元的收入,如今的生活已大為改善。

借雞下蛋增加集體積累

固定資產3656萬元,村辦經濟實體7個,年集體經濟收入70餘萬元,201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6萬元,酒店、招商樓、小吃城、農貿市場、超市等一系列實體經濟和商鋪遍及交口鎮街道……說起交口河鎮交口河村的集體經濟發展,幹了二十幾年村黨支部書記的王宏不由感慨:“20世紀90年代村子負債累累,雖然毗鄰鄉鎮街道和延煉生活區,但是光有這些硬件條件還遠遠不夠,真正讓我們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起來的還是先進的管理理念。”

【農民日報】用活“荒廢”資產 壯大集體經濟

“我出8.55萬元!”

“我出8.6萬元!”

“8.6萬元一次!兩次!成交!”

2017年1月16日,趙孝平以8.6萬元一年的價格承包了交口河村的招商樓一樓,按照規定,承包人一次性付清承包費用,承包樓層收益歸承包人所有。

“對外出租的所有店鋪概不賒賬。”面對部分村民有關“參與店鋪收益分紅”的質疑聲,王宏解釋,“受市場影響的收益波動很大,一次性收取租金,村裡可以繼續投資在店鋪的修建上,屆時這些實體店鋪又轉化成村集體財產並且可以繼續出租,村民的股份也會一年比一年多。”

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交口河村充分利用區域和資源優勢,採取合資經營、“借雞下蛋”等多種辦法,多途徑解決村級經濟發展資金短缺問題,先後建起了交口飯店、招商樓、小吃城、農貿市場、嘉華酒店、喜客來超市等一批經濟實體,使集體經濟走上良性發展的路子,年收入達到70餘萬元。

【農民日報】用活“荒廢”資產 壯大集體經濟

據瞭解,去年交口河村人均分紅586元,村裡承擔了全村人口醫療、公共衛生等費用,除此之外,交口河村還與保潔公司合作,每年拿出9.5萬元,為彌家河村脫貧戶屈根虎、京兆村脫貧戶吳迎軍、水渭村脫貧戶顧富德提供3個工作崗位,增加他們的收入,保證他們不返貧。

土地入股共享收益分紅

“土地入股9畝一年是8100元,專項資金入股分紅一年是721.65元,‘庭院經濟’香菇養殖2500棒一年是16750元純利潤,公益性崗位收入一個月是1700元……”在土基鎮黃連河村,第一書記王曙輝正在埋頭計算脫貧戶張更武的收入。

“其中土地入股是我們村集體經濟收入主要部分,也是村民分紅最多的部分。”王曙輝向記者介紹,“村裡一共入股800多畝集體土地,其中304畝土地的經營權所屬黃連河生態林業有限公司。”

將土地經營權交由企業使用,每年村集體經濟分紅約8.6萬元。根據所籤合同約定,隨著企業不斷髮展,隨後村集體經濟還將得到企業收益分紅……

除了土地入股分紅,黃連河生態林業有限公司還將10萬元扶貧資金入股企業,每年為村集體帶來1.2萬元的分紅。

【農民日報】用活“荒廢”資產 壯大集體經濟

“我這一年收入別說是脫貧了,再過幾年我都能奔小康咧!”談起村集體經濟對自己的幫助,張更武感激地說,“種植香菇前期的大棚投資,村裡用省級留存黨費的分紅給我支持了1萬元,公益性崗位的工資又是村裡每月為我補貼了1100元。”

【農民日報】用活“荒廢”資產 壯大集體經濟

如今的黃連河,通過引進企業,將土地經營權轉化成了實實在在的入股分紅,為村集體經濟帶來可觀的收入,同時也鞏固了脫貧成果。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嚴抓落實,加快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同時多措並舉,因地施策,讓不斷壯大的農村集體經濟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助推器’。”在近期召開的全縣脫貧攻堅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洛川縣委書記王明智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