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的“三把火”,让延安这个村子“七十二变”

暖春四月,微风拂面。山桃花在枝头萌动,村民在大棚里忙碌,宝塔区青化砭镇梁村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两年前,宝塔区区委宣传部干部赵飞被组织选派至梁村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一起治村以来,梁村村“日日春光日日新”,问他秘诀到底是啥?

“梁村村‘七十二变’,全靠‘三把火’。”赵飞神秘地说。

村建规划“一把火”——让乡村振兴有方向

“新官上任三把火。”针对村容村貌杂乱差的现状,一上任,赵飞第一把火便烧在环境整治上。

接下来的几天里,赵飞便挨家挨户动员在村居住户,对村庄、道路、河道等开展清洁、清理。短短10天时间,梁村村的道路、路边沟、村民房前屋后等处都变得整齐有序。同时,赵飞还积极配合青化砭镇党委开展庙宇整治工作,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就必须时刻将村“两委”班子攥成一个“拳头”。赵飞按照“党建引领”的思路,主动向村干部、老党员请教,与他们交流谈心。

在赵飞的引导下,梁村村党支部从转观念、抓制度、抓队伍、抓阵地建设入手,以培养能力、激发活力为重点,通过送学送教上门、观看红色影片、举行升国旗仪式等方式,强化“两委”能力建设,凝聚班子工作合力,增强党员党性修养。

同时,赵飞还督促村干部严格遵守坐班值班制度,转变工作作风,使村委会干部懂规矩、守规矩,让干部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将村干部、党员培养成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和领头雁,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赵飞办事公平公正,我们服气!”老党员孙国强说。

就业扶贫“一把火”——让群众增收有路子

在梁村村木瓜崖小组,57座有机蔬菜温室标准棚沿着山势排布开来,村民正在大棚中忙碌着,浇水、施肥、打掐秧苗,很是热闹。

“我们的小瓜可是论个卖,市场价一个要10块钱。”在大棚里,赵飞一边引路,一边开着玩笑,“你们可得‘脚下留情’,踩到了,损失就大了。”

2018年,赵飞在派出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的支持与配合下,用蒙华铁路打隧道产生的废料对木瓜沟进行回填,整合种植土地80余亩,建成有机蔬菜温室标准棚57座,还成立了合作社,村上的6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合作社,参与分红。同时,赵飞还与延安农商银行青化砭支行对接,为村上5户大棚种植户协调争取到贷款25万元。

“我们种植的小瓜由合作社自己育苗,不施农药化肥,品质高,销路好。”村民张治义自豪地说。

去年年底,该村的温室大棚销售收入达到了180万余元。温室大棚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梁村村木瓜崖小组的特色产业发展,也增强了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

“非常感谢赵书记为我们提供就业信息,让我们就业不发愁!”村民任开芳在梁村村劳务输出就业服务微信群里发的一条信息,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

梁村村劳务输出就业服务微信群是赵飞为方便村民就业而建的。“我们把就业信息及时发到群里,再通过强服务、搞培训、抓维权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赵飞说。

抗击疫情“一把火”——让群众安全有保障

3月的清晨,当梁村村还在沉睡中,赵飞已经来到村头的卡点。每天,他都要把各个村民小组的卡点走一遍,还要督促春耕事宜。

“疫情防控以来,赵书记就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村监委会主任史向成说。疫情发生后,“陀螺书记”也成了村民对赵飞的爱称。

“为了村民的健康安全,我们在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的同时,一方面要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另一方面要善于教育引导村民。”连日来,赵飞为村民出良策、解难题,为村里制定了周密的防控预案和具体措施,带领村民开展疫情排查防控。

赵飞在参与抗疫工作的同时,还承担起了帮农户销售农产品的任务,他将村民的销售信息发布到微信群、朋友圈,还发动村干部、志愿者一起参与推销,村民不再为蔬菜销售发愁。“赵书记帮我把滞销的蔬菜都销售完了,真是太感谢他了!有他在,我们很安心。”村民白毛旦激动地说。

面对村民的赞誉,赵飞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的职责是帮助村民脱贫,且绝不能让他们再返贫。”(记者 樊小帅)

驻村第一书记的“三把火”,让延安这个村子“七十二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