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的?

從太空中看地球,它是一個大部分為藍色的圓球,那些藍色的部分便是水。在太陽系中,地球是唯一擁有液態水的天體。這讓人們不禁想間:地球上的水來自何處?

地球其實名不副實,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幹米,其中陸地面積佔地球表面積的29.2%,海洋的面積佔70.8%,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水球。

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的?


地球上有多少水?聯合國統計資料顯示,地球上總共有138.6億立方米的水。長久以來,人們對地球上水的來源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對此,有兩種完全相反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水是從天上(雨雪)掉下來的;另一種觀點認為,雨雪是地面上的水蒸發後才到了天上的。

有些科學家說,太陽風導致了水的產生,地球水是太陽風帶來的,是太陽風的傑作。首先提出這一觀點的科學家是托維利,他認為太陽風是太陽外層大氣向外逸散出來的粒子流,電子和氫原子核——質子是其主要成分。根據計算,托維利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從地球形成到今天,地球已從太陽風中吸收的氫的總量達1.70×1023克。我們知道,氫和氧結合就會產生水,如果把這些氫全部和地球上的氧結合,就可產生1.53×1024克的水,地球水現在的總量145億噸與這個數字是十分接近的。更重要的是,地球水中的氫與氚含量之比為6700:1,這同太陽表面的氫,氚比也是十分接近的。因此托維利認為。根據這些計算和成分對比,可以充分說明地球水來自太陽風。

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的?


研究地球物質成分和內部構造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的水其實是從地球內部擠壓出來的,地球表面原本是沒有水的。水最早是從星雲物質中帶來的,在地球形成時,通過地球的演化,後來不斷從地球深處釋放出來。幾乎在每次火山噴發時總會噴出大量氣體,水蒸氣要佔到75%以上。地下深處的岩漿中有水分,即使是由岩漿凝固結晶而成的火成岩,水也以結晶水的形式存在其中。

但是,隨著人們對火山現象研究的深入,上述觀點被推翻。人們發現同火山活動有關的水,是地球現有水循環的一部分,並不是什麼從深部釋放出來的“新生水”。

科學家克萊因分析了世界各火山活動區與火山有關的熱水中的氚,證明它們與當地的地面水是相同的,從而確認它們是滲入地下的地面水,在火山熱力的作用下重新變為水蒸氣上升。

後來,科學家根據對某些地區火山熱力所導致的氚進行分析,發現人工爆炸能夠導致氚含量的升高,這就進一步說明其實是新近滲入地下的雨水變成了火山熱水,這些研究成果使那些主張地球水來自“孃胎”的研究者修正了對火山水的看法。

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的?


水的來源並無定論,美國衣阿華大學的弗蘭克等科學家還提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新理論:太空中由冰組成的基星才是地球上水的來源。

原來,科學家發現,大氣中水蒸氣分子在太陽紫外線的作用下,會分解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向外飄揚,當它到達80千米-100千米氣體稀薄的高熱層中時,氫原子的運動速度會超過宇宙速度,能擺脫地球引力離開大氣層從而進入太空,這樣一來,地球表面的水就流失到了太空。人們經過計算發現,飛離地球表面的水量差不多等同於進入地球表面的水量。可是,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似乎不符合這種說法,那就是地質學家發現,2萬年來,世界海洋的水位漲高了大約100米。地球表面水面為什麼不斷增高呢?這至今還是個迷。

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的?


自1918年以來,弗蘭克等人通過對從人造衛星發回的幾千幅地球大氣紫外輻射圖像仔細研究,發現總有一些小黑斑出現在圓盤形狀的地球圖像上。每個小黑還面積約有2000平方千米,大約存在2-3分鐘。經過仔細研究和檢測分析後,弗蘭克等人發現這些黑斑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見的由冰塊組成的小彗星,撞進地球大氣層,融化成水蒸氣造成的。這些小彗星頻繁地墜人大氣層,每5分鐘大約有20顆平均直徑為10米的這種冰球進人大氣層,每顆融化後能變成100噸左右的水,地球因此每年可增加約10億噸水、地球從形成到今天,大約有46.5億年的歷史。照此計算,這種冰球一共為地球提供了460億噸水,比現在地球水體穩量還多。

關於地球水的來源有許多各不相同的認識,各有各的道理,但真相究竟如何呢?

小夥伴你們認為地球的水從哪裡來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地球上的水從哪裡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