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在不同的阶段,让自己匹配得起孩子的成长需求

「育儿」在不同的阶段,让自己匹配得起孩子的成长需求

一个新生命随着父母的喜悦呱呱坠地,迎来了三个人此生不同寻常的开端。从此后是一条漫长无比的道路,需要耐心,需要磨砺,还需要各种学习。

都说养育孩子是一个女人人生真正的成长之路。一个女孩成长为女人的界碑,就是孩子的出现。

在抚育孩子、教养孩子的过程里,没有一成不变,也没有多少教科书可以亦步亦趋,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和实践来进行肯定或者调整,对的继续坚持,不对的就得寻求转变。

十年的育儿实践,让我由内心生出这样的感慨:在不同的阶段,作为家长(同时也是孩子的教育者),得让自己匹配得起孩子的成长需求——哪怕这种需求有时候仅仅是行为上的一些调整。

第一阶段:生理——被照顾的需求

在女儿小的时候,我是一个日夜身体劳作的妈妈,核心内容就是好好照料和喂养她。

经历过亲自喂养和照料婴儿的父母,不期然就会和孩子建立起一种固定的依赖和信任的关系。这个时候的孩子,仅仅停留在身体的层面上,需要父母的只是身体上的劳累。

每一个独特的孩子,对父母都是一个独特的考验。我总觉得“好带”的孩子都是需要预先“准备”的——也就是说,婴儿期的孩子让父母省心还是折腾,绝大可能来自于妈妈漫长孕期之中的“表现”。

孕育孩子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平静。心情平静、饮食均衡的妈妈所带来的孩子相对也就性情温和些,体质也相对好些。

在婴儿期的女儿,是相当“好带”的,很安静,很配合,不哭不闹,往往总能让我可以好好地睡觉和恢复我的身体。

所以在这个陪伴和喂养的过程里,我需要的只是细心、安抚和身体上的陪伴。

第二阶段:思想启蒙的陪伴需求

两三岁的时候,我开始搜罗各种绘本和故事,以及dvd儿童读物,开始启蒙她对阅读的兴趣。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孕期里我喜欢看书学习的缘故(我认为这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胎教),女儿出生没几天就能表现出认真听读诗词的专注表情。那时候其实纯粹只是大人的自娱自乐和消遣一样的逗弄,但也许正是那样的星点“启蒙”,点亮了她心里的“火种”。

我常常在空闲的时间里翻着绘本给她读故事、念字谣、念诗词。她总是很安静和专注地看着页面、安静地听。

这时候的陪伴,其实是一种身体外的拓展,不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相伴,无形的思想启蒙就在这样一段段的念诵里打下“桩”基,让她感受到了书本和阅读的趣味。

四五岁的时候,女儿已经完全喜欢上了阅读,常常自己沉浸在书本里,或者是“知识”的海洋里。

而这个阶段,我是竭忠尽守的好“保镖”好玩伴,陪她玩,陪她看书看世界。这时候的我,爱意因为身体上负担的减轻而更加浓郁,所延伸的耐心也更加持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思想启蒙阶段,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用心是奠定孩子未来兴趣的一个基础。

第三阶段:美食与品味的需求

美食是品味的需求,也是快乐和自由的心灵需求。

六七岁的时候,我成了一个家庭烘焙爱好者,在家里热情琢磨和产出她喜欢吃的美食、点心,满足她的味蕾,让她心里充满了温暖和幸福感。

这个时候的孩子,会因为有形的东西和父母有形的付出而感到满足和幸福。对于吃,是孩童时代最难忘也觉得最高兴的一件事情,肚子里装满了自己喜爱的食物,孩子的情绪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放松。在食物里享受的自由,能够满足那颗小小心灵对于快乐的追求。

渐渐具备了自己的口味,拥有了自己评判美味的味觉判断,刚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总是很渴望品尝各种美食,而来自于妈妈亲手制作的美食又增添了她们内心里的自豪感,骄傲的快乐着。

那时候孩子的学校和班级是给与自由的,我们喜欢做美食的妈妈会经常将美味送到学校里,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欢欣鼓舞的笑脸,听着她们品尝美食发出的满足赞叹,妈妈们的心也无比地欢喜。那时候的老师、孩子和家长联系很紧密,也总是因为美食而常常感觉到开心和快乐。

制作美食的过程是繁琐而辛劳的,然而我恰恰也感谢那样的一段对美食的狂热实践,让我懂得了许多关于食品的知识,也让我辛勤的探索和付出得到了许许多多的肯定和赞赏。

这份执着,不需要一直坚持,但却足以丰富了我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让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和勤劳,也让我自己得到了技能的锻炼和精神层面的收获。

第四阶段:成长和精神的需求

当人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自然而然就会向着精神层面的需求出发。

八九岁的时候,我开始更多投入时间在阅读和开始写作上面,不再停留在食觉,尽管她还是很希望可以常常吃到,可是我已经转向知识的成长方向,以便我可以匹配得起她在学习中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不知道我们前几年让孩子们在美食方面得到的最大满足是否完全正确,但我能够确定的是这些孩子们在将来回忆起来的童年一定是幸福的——因为在这份记忆里有太多美味的美食和随之而来的快乐,而快乐的背后更蕴藏了许多来自母爱的温暖。

当我开始转向学习需求的时候,女儿却还停留在懵懂童真的状态里。依旧喜欢玩耍,依旧喜欢无拘无束,依旧喜欢逍遥自在。

我们由此产生了许多不愉快的分歧,我也为她显得“吊儿郎当”的学习态度着急。当我意识到这个阶段其实并没有到达学习的正式状态,我开始调整自己——在她还没有养成学习的渴望之前,当更应该着重于自律和自觉的习惯养成。

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的重复和有意识的刻意而为。渐渐地女儿开始走向自律和自觉的学习态度,书包记得收捡了,作业不用督促了……阅读的习惯也越来越浓厚,常常会在下午自习课或者放学后跑到学校图书馆里去看书。

为了呵护她的习惯,我开始慢慢变“懒”。当孩子愿意尝试的时候——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的尝试,家长最适合的态度就是——放手。不过在阅读方面,我变得越来越“勤快”——没有什么可以一劳永逸,孩子始终会向父母看齐,父母喜欢什么,孩子也多半喜欢什么……

未来阶段:心理的需求

心理的需求,其实是关爱和理解的需求。

女儿看到我所阅读的一些关于心理和育儿的书,开始偷偷拿来翻看。有时候看到她津津有味的样子,我就会打趣她:你现在就把父母的心思摸清楚了,过两年我可怎么管得住你哟……

买了一套《哈佛家训》,我还没来得及翻阅(至今也未翻阅,而她已经翻阅了好几遍……),她兴致盎然地埋头阅读,以至于我觉得她有点“废寝忘食”的味道。

不只是自己读,还时不时对我言及书里的一些哲理和故事。有时候她会拿某些书里的道理来“指正”我,有时候她会委屈地抱怨我忽略了她心理上的感受、疏忽了她情感上需要我抚慰的某些需求……

我有时候跟朋友分享她的言语,会不自觉地感慨她的成长,同时也深深觉得——我不但是她的引导者,在某些时候,她已经开始成为我的“引导者”,提醒着我不要忽略对她内心的新需求,也时不时“点拨”我在这条育儿道路上的迷惘……

孩子开始渐渐长大,会慢慢地想要成为自己,而父母不能也不应该阻碍孩子的脚步,尽管父母的改变和调整也许远没有孩子需求的脚步快……

当一个孩子的自律、自觉和价值观逐渐养成,开始懂得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有着对未来自己的渴望和目标,保持着阅读和求知的心态……我觉得未来的路父母已经不需要过多的担心,接下来的就是不断夯实基础和稳步前进了。

未来,我想我还是会继续摸索和尝试,继续写作和努力,或许还会读更多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以应对她青春期的来临……

因为女儿,我开始懂得——做妈妈,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已经成为这个身份,那就安然于这份让自己和孩子一起变得更好的生活,让自己的潜能也可以一再被激发,还可以学会在这样的成长经历里不断觉醒自己,拔高自己,也愉悦自己。

因人而有所不同,因时而有所改变,是育儿过程里需要父母不断反思和调整的策略,也是我们作为父母自身进行完善和修炼的必须。

用心生活,书写温暖。谢谢关注和阅读!

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分享请继续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