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郭京飞再度爆红: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继《都挺好》之后,41岁的郭京飞在新剧《我是余欢水》中,凭借精湛的演技再次火爆荧屏。

从动作,眼神,精准地呈现了一个又怂又衰的油腻中年男人形象。

他撒谎成性,谎言张口就来,他懦弱无能,面对压榨丝毫不敢反抗。

但这样一个又怂又衰的中年人,却靠着郭京飞出神入化的演技,戳中了很多人的心。

印象中最深的是这一幕:他查出了胰腺癌晚期,在偷看儿子放学的路上,忽然晕倒。

他先是直直地跪下,然后整个人脸着地,触到地板还反弹起来。

41岁郭京飞再度爆红: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隔着屏幕,都感觉得到疼。

还有这一幕:在马路上放声大哭的时候,忽然领导一个短信过来,他瞬间情绪被打断。

41岁郭京飞再度爆红: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回过神的时候,已经哭不出来了。

41岁郭京飞再度爆红: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网友笑称:这就是成年人,连崩溃都得挑时间,还不能被打断。

不得不说,一个优秀的演员,是靠实力发声的。而所谓实力,无一不来自日积月累的丰厚沉淀。

没有一种成功,是理所当然,所有光鲜背后,都是大把的血汗和漫长的寂寥时光。


01

去年,随着电视剧《都挺好》热播,郭京飞扮演的苏明成一朝成名。

但其实,他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他最初踏上的舞台,是话剧。

做演员的都知道,话剧是最能扎实功底的舞台,郭京飞在话剧界浸淫多年,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但比起其他的当红小生,他的演艺之路,却颇为坎坷。

1997年从上海谢晋恒通明星影视学校毕业后,他一度无戏可演。

不想给家里添负担,便自己咬牙硬抗。

最难的时候,一两天吃不上饭,饿得实在受不了,就花一块八毛钱买几个包子充饥。

有一次,他跑了一个多月的龙套,终于拿到了一笔两千块钱的劳务费。

拿到钱的那天,正是新年。

他做了一大锅土豆炖牛肉犒劳自己,万家团圆的日子,他一人独坐,食不知味,想起过往艰辛,不由得泪如雨下。

追梦很难,只能咬牙硬抗。

后来,他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更是如饥似渴地吸收新的知识。

他舍不得睡觉,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不参加任何聚会,脑子里整日想着戏。

最痴迷的时候,他爬到高处,俯瞰着万家灯火,想起戏里关于人生的困局,竟想着从18楼一跃而下。

41岁郭京飞再度爆红: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凭着这股冲劲和日复一日地深耕,他终于在话剧界崭露头角。

他主演的《武林外传》、《罗密欧与朱丽叶》、《21克拉》,这三部剧让他拿到了金狮奖、白玉兰等多个奖项。

当他以为自己熬出头的时候,更大的考验来了。

话剧票房虽然好,他却入不敷出,于是他选择从零开始,转战影视圈。

拍了几部戏,他当主角的时候,戏不红;戏红了,他在里面却是个配角。

一直不温不火的他,直到《都挺好》大火,才借着着苏明成这个角色走入大众视野。

这一年,他已经40岁了。

在成名这条路上,郭京飞不太着急,因为他深知,只有根扎大地,才能枝繁叶茂。

所谓成功,不过是历经艰难后的最终战胜。


02

2018年8月,美国电影协会揭晓了年度终身成就奖得主。

64岁华人导演李安出席颁奖典礼,捧走了象征荣誉的奖杯,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导演。

稍微熟悉李安的人都知道,他在成名之前,当了6年的家庭煮夫。

找不大像样的工作,也没人愿意要他的剧本,他只能“靠老婆”养。

在家带带孩子做做饭,默默承受着内心的挣扎和外界的质疑。

他看似进入僵局的人生剧本,却在这无声无息的六年时间里悄然反转。

1990年,36岁的李安凭借剧本《推拿》拿到了40万元美金,并且获得了第一次独立影片的机会。

而《推拿》中所有触动人心的场景,背后是他数千个日夜不断揣摩角色后创作出来的。

这部让他一举成名的剧本灵感,全来自于别人看不起的那些一地鸡毛的琐碎生活。

《尼克.胡哲给自己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了很多的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只有自己知道。


而当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自己感动的日子。”

所谓成功,不过是历尽艰难的破茧而出。

所谓好运,不过是累积的实力等到合适的机会,厚积薄发。

继《推手》之后,李安便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的大作品问世,他也一步步走向了世界电影的神坛。

从“家庭煮夫”到“华人导演第一人”,李安用他的坚持,抗住了生活的磨难,经住了岁月的考验。

李安曾在面对节目采访的时候说过:

“我是36岁才开张,属于很晚熟的人”。

回想起自己下半场发力的奋斗历程,他告诉年轻人:

“成长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抓住手里的一切,然后竭尽全力向前冲。”

耐心蛰伏,不忘初心,等到风起,一朝冲天。

41岁郭京飞再度爆红: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03

《菜根谭》有言:伏久者必飞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燥急之念。

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我们匆忙向前,渴望着一夜暴富。

我们被时代的洪流挟裹而下,被焦虑充斥生活,却忘了那句古训:欲速则不达。

得到越容易,流失便越快,有时候,慢,其实也是一种快。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自小成长在父亲王羲之“书圣”的光环下,急于在书法界闯出自己的名声。

到了十四五岁时,他的书法已然很出色,但依旧无法企及父亲的高度。

王献之百思不得其解,问父亲:如何才能把字写好?

父亲带他来到后院,指着排列整齐的十八口大水缸对他说:

“用这些水磨墨写字,等你把这缸里的睡都用完,字自然就成了。”

王献之听从父亲的教诲,从此不再心急,而是沉下心来钻研书法。最终被誉为“书坛亚圣”,成为“书圣”王羲之身后的第一人。

纵观古今,那些大有所为的人,无一不是在前期默默扎根土壤,默默潜伏,修炼自己。

齐白石27岁学画,56岁突破画风,得到陈寅恪徒弟陈师曾的赏识,在他的提携下才开始名声大燥。

所谓贵人提携,不过是机会碰到了你的努力。

刘邦46岁起义称沛公,55岁即帝位,所谓功成名就,不过是前期缓慢扎根,一点点渗透。

屠呦呦发明青蒿素,85岁获诺贝尔奖,89岁和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图灵一起成为“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候选人。

盛名背后,是50余年默默无闻的钻研。

人生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有的都是厚积薄发。

路要一步一步走,字要一笔一划写。

坚持不懈,默默耕耘,所谓大器晚成,不过是水到渠成。

41岁郭京飞再度爆红:人生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04

美国家喻户晓的风俗画画家摩西奶奶,76岁拿起画笔,80岁在纽约办个人画展。

100岁时,纽约州将她的生日,命名为“Grandma Moses Day.”

这是很多画家终其一生也到达不到的高度。

摩西奶奶在登上《时代》周刊时说过: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所有的为时已晚,都是恰逢其时。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怕什么路途艰难,进一步有进一步的坦然。

人生最坏,不过大器晚成。

你要相信,心之所向,万水千山,终会抵达。

与朋友们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