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到數億,短線天王的孤獨炒單歲月,最後一段發人省醒.....

兩萬到數億,短線天王的孤獨炒單歲月,最後一段發人省醒.....

炒單的日子,沒什麼太大的感覺,稀裡糊塗,每天做交易,感覺很充實,時間過得很快,很緊張,很刺激,也很有樂趣。

看著自己的成交量一天天擴大,資金量一天天增長,挺有意思。然後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不想炒了,做不成了,短線生涯突然結束了,也挺有意思的。一段歲月就這麼結束了,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炒了。

如果沒有人告訴我們,我們不會將眼前這個人與“短線天王”這個稱謂聯繫起來。

四十歲左右,高個子,衣著低調,說起話來十分客氣,但俊朗的臉上散發出難以掩飾的自信。

他就是何俊,期貨市場中最為傳奇的人物之一。在近二十年的時間裡,他依靠自己的拼搏,從兩萬元起家,將資金增長到數億之巨,並用自己的成功,引領了一種交易模式的興起。


兩萬到數億,短線天王的孤獨炒單歲月,最後一段發人省醒.....

走上期貨投資之路

記者:大家對成功者的個人經歷總是很感興趣,能否先介紹下你是如何進入期貨市場的?

何俊:大學畢業後,我被分配到鄭州郵電設計院。當時因為一個大學同學的親戚在做期貨,感覺到這個行業能賺錢,我也開始嘗試。沒過多久,1995年10月,我離開單位,開始專職期貨生涯。

記者:你當時是拿著多少錢進入期貨市場的?

何俊:那時候因為剛工作,根本就沒有積蓄。當時是自己拿出一些錢,又借了一些,一共湊了16000元,就開始做了。

我是個閒不住的人,所以一開始就選擇了短線交易。那時候的交易模式和現在不大一樣,是通過電話下單的。大家都坐在一個屋子裡,有一個下單員,你告訴他報價,他下到場內,下單員敲單。客戶能看到交易界面,也能看到成交回報,但不能自己下單。

記者:剛開始你的交易情況如何?

何俊:很不好,一兩天就虧掉了6000元。當時一進去就滿倉了,然後來回砍倉,虧損得很快,不過這也讓我之後的交易變得謹慎了。這一萬元的賬戶始終沒有太大起色,最後以解散收場。之後,一位朋友給我介紹了一個5萬元的客戶,主要做鄭州的綠豆,由於當時的手續費很高,而我是短線交易,雖然實際上的交易虧損不多,但本金在手續費的侵蝕下不斷降低。在本金剩下3萬多元的時候,客戶選擇了撤資,這次操作也結束了。

短線交易秘訣

記者:市場中很多人稱呼你為“短線天王”,能否透露一下短線交易的秘訣?

何俊:沒有所謂的秘訣,我可以用前兩年的白糖為例,講一下我是怎麼做的。白糖市場中各方的力量都比較敏感,也就使得白糖的行情比較活躍。在交易之前,我一般要看K線圖,先看5分鐘圖,再看日線圖,判斷當天上漲還是下跌的概率大。比如,我判斷當天上漲概率大,在白糖價格處於上漲臨界點時,我就會開始嘗試下一些買單,主動推高價格。當把價格打破這個阻力位時,往往會引發許多跟風盤,繼續推動價格上漲。在這種情況下,觀察一下,如果價格繼續上漲,可以多持有一段時間,等覺得行情漲不動了逐步平倉,或者覺得達到利潤目標,也可以平倉。

比如阻力位突破後,跟風力量不是很強,並未出現買盤湧現的情況,這時往往意味著你做錯了,必須趕快跑,趁大家還沒反應過來時立刻砍倉出場。

我講的是擁有一定資金規模後的做法,實質上是有引導性的操作。但基本前提是你要有一個判斷,並提前下單,比那些等待突破後的人更早一步。因為我認為我可以推動價格突破這個關鍵點,如果我沒有推動,說明我看錯了,就要立刻離場。

小資金的時候,我的操作也是等突破後跟風操作,很容易進出。但是在規模做大之後,必須要有一定的判斷與嘗試,因為資金大了之後,進場容易,出場很難。

大資金就要承擔大資金的風險。比如,我認為某個價格關鍵點即將被擊穿,將快速跳水,就下了很多賣單。但是,行情和我想的不一樣,雖然我把價位打下去了,但沒有成交量,沒有人追單,等我想平的時候,上面的賣單是空的,沒有對手,流動性不足,這樣可能我有一半的單子砍在了最高位,出現當日交易中的彈簧行情。正是因為擔心這種情況,炒手才會只參與活躍度最高的品種。

總體而言,這種短線交易方式風險較小,盈利能力較高。

記者:在炒手的眼中,各個品種有區別嗎?如果沒有區別,是否可以同時在多個品種中發現投資機會?

何俊:對我來說,所有品種對炒手都一樣,只是一個代碼。但同一天最好只做一個品種,因為各個品種的特性不一樣,需要你去適應。適應了一個品種之後,換一個東西,你就不一定能賺錢。

作為炒手,你能賺到錢,很大程度上就是你對一個品種特性比別人更熟悉,而不僅僅是你知道它要漲要跌,你要學會品讀不同品種之間的細節差異。

炒手的練成

記者:你覺得優秀的炒手可以培養出來嗎?

何俊:對於這一點我做過嘗試,自己出錢、出力做過炒手培訓,但實際效果很差,幾乎沒有一個能夠持續盈利。很多我覺得很簡單的道理,講了許多遍,他們卻做不到。最後我的嘗試以失敗告終。當然,我沒有成功,並不意味著其他人不能成功,也許是我教授方法有問題。

轉型之路

記者:是否可以這樣說,你已經完成了炒手的轉型?

何俊:隨著年齡增長和精力逐漸下降,我原本就在考慮轉型。2010年國內期貨市場交易規則調整,日內交易成本大幅提高,更讓我下定了退出短線交易的決心。

實際上,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嘗試套利交易,從2010年開始我就將交易重心徹底轉換過來。相比日內短線交易,套利要佔用較大的資金,但相對波動較小,不用一直盯著倉位。

記者:你做的是嚴格的同品種套利交易嗎?

何俊:主要是比較嚴格的跨月套利,跨品種對沖有時也做,但不是很多。操作的週期有時是一個月,有時幾天,關鍵是要把握住市場節奏。

記者:你做套利交易時的入場依據是什麼?

何俊:我主要還是看圖形,買上漲概率大的,賣下跌概率大的,或者看價差規律。

記者:你的套利會設置止損點位嗎,怎麼確定出場點位?

何俊:我認為止損對套利交易來說更重要。我都是在想好止損點之後再開倉進場。如果虧損立刻砍倉,至於盈利後何時出場,則靈活很多,要視情況而定。套利交易肯定沒有短線交易利潤率高,但卻是我目前喜歡的交易節奏。

回看交易生涯

記者:你怎麼看待你的“炒手歲月”?

何俊:現在回想,其實也沒什麼太大的感覺,稀裡糊塗,每天做交易,感覺很充實,時間過得很快,很緊張,很刺激,也很有樂趣,挺有意思的。

看著自己的成交量一天天擴大,資金量一天天增長,挺有意思。然後突然一天,發現自己不想炒了,做不成了,短線生涯突然結束了,也挺有意思的。一段歲月就這麼結束了,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炒單了。

記者:怎麼看待未來國內期貨市場的發展?

何俊:國內期貨市場的發展剛開始,以後會更加紅火,將來的交易量會大得驚人。隨著市場結構的調整,以後靠短線賺錢會越來越難。但是我也並不認大機構一定能賺錢,規模很多時候也是一種劣勢。而資金越大,進出成本越高,所以越小的資金,越容易賺。更關鍵的一點,機構拿別人的錢做,肯定無法和拿自己錢做的人相比。當然,大機構肯定也有贏家,但只是必然的概率事件,不是必然的。

對新入市者的忠告

記者:作為期貨市場早期的參與者和絕對的成功者,你對後來者有怎樣的忠告?

何俊:能不做期貨就別做。

這個市場最大的特點,是把人的興趣、生活樂趣都磨滅了。這個東西太刺激了,能喚起你內心深處的所有血液,可以把一個正常人搞得不正常——生活中只剩下交易,除了交易什麼都不要,希望第二天馬上開盤,特別是如果參與外盤,連睡覺都不想了

這個玩意兒太折磨人了。這是我自己最深的體會。如果你一定要進入這個市場,就要有好心態。如果賺錢是你的運氣,說明你正好適合這個市場;如果你虧損了,也很正常,畢竟這不是一個一般的市場。

十幾年的期貨生涯,我基本上沒有任何愛好,只有交易。不過,我不後悔,因為畢竟我賺到錢了,失去這些樂趣也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