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守城”

经常看到有网友讨论,在中国古代攻城与守城哪个更容易。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但观其言论,察起依据,大多都是凭空臆测,或者依托影视文学创作,漫口浑说,根本就不了解中国古代冷兵器战争或者冷热兵器混杂状态下攻城与守城的真实状态,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如何守城的问题。

但凡要守城,已经说明处于战争中的劣势了,因为机动和纵深永远是战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如果可以“野地浪战”取胜,是没有人想困守孤城的。所以城要想守得住,最理想的状态一定是永远保持自身的机动性,或者说一定要确保己方的机动性不丢失,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守住城。同样道理,作为攻城方也一定是想尽一切办法消灭对方的机动性,只要完全消灭了对方的机动性,那这座城就不再是给予保护的“城”了,反而变成一个大监狱,城里的人就成了笼中鸟雀,栏中牛羊,伏颈待宰而已。

好多人不了解这一点,因此就不能真正的了解古代攻防战。我这样说怕是很多人不服气,会振振有词的反驳道:料敌知将,决胜的妙算,随机应变,后方的支援,民心背向,虚实、地形、行军、历军、赏罚、军略、金鼓和祭亡等等这些才是关键。

对!你说的没错,但这些都是文人们的事情,而我们今天只谈战术性的问题,即作为守将如何守住身后的城池。

教你学“守城”


第一、城门。

对于攻守双方,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就是城门,两军双方都会倾力争夺。对于防守方来说,城门一旦失守,整座城就失守了,纵然还可以巷战,那也不过是殊死挣扎而已。而对于进攻方,只有夺取了城门,大部队才可以从容进城,从而确立对整个城池的占领。进攻方常用的比如“蚁附”、“穴攻”等方法,也无非就是派尖兵部队突进,然后打开城门,放大军进城。

所以城门对于防守方来说,尤其重要和危险。既然如此,有人会说那干脆把城门完全堵死不就好了?说这话的人在古代一定是文官,在现代一定是网上的“喷子”。其实即便是在古代,完全没有战争经验的文官不会这么做,因为他就认识不到城门的危险性;会打仗的也不会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堵住城门就输了大半,反倒是那些半桶水的最喜欢这么干,他们知道城门是最危险的地方,却不知道城门的用处。所以,我才说在现代一定是网上的“喷子”。

在古代,正常情况下,进攻方总要派驻大量的留守部队来监视各个城门,防止城内的守军蜂拥而出,所以需要很强的实力。如果兵力达不到城内兵力的数倍,进攻方就无法完全的包围城市,这也是孙子兵法所讲的“十则围之”的真正含义。

事实上,如果防守的城门非常多,那么攻击方就是有十倍的兵力都难以彻底断绝城内外的联系。

比如南京城有十三座城门,不但城门多而且城墙的周长又极其长,要想彻底包围城市,断绝内外交通,就会把兵力摊得非常分散。处处留兵就会导致处处薄弱,作为防守方就可以居高临下把城外的部署看得清清楚楚,任何薄弱环节都有可能遭到城内守军的集中打击。包围这种拥有大量城门的巨城,难道非常大,而且风险很高。当年太平军杨秀清带领几十万大军攻打南京,守军只有五千,但杨秀清始终无法彻底包围南京。

但如果你把城门一堵,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城门前的监视部队只要留很少就够了,若是发现守军热火朝天想把堵死的城门打通,就向主力发出预警;如果城外的援军赶到,守军就无法出城策应;如果进攻方撤退或是想围城打援,城内的守军也无法追击或者进行干扰。

所以,城门是绝对不能堵的。历史上但凡有堵城门的战例,基本上守军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已经不奢望守住城了。

城门不但不能堵,相反历史上比较常规的做法都是在每座城门外出兵扎营(当然这需要城内外兵力悬殊不是过大)。在门外扎营可以很好的保护城门这个最危险的地方,而且扎下这个营地后,敌兵就很难把你彻底堵在城内。在拔掉这些营寨前,进攻方也不知道守军有没有偷运大批兵马出场,从而根本无法安心攻城。若是攻打这些营寨,守兵背靠城门进退自如,且有城头帮助瞭望进攻的路线,还有城头、城墙上的弓箭、土石进行支援,进攻就会变得极其困难。

而且更加巧妙的是,城门前营寨驻扎的兵力多少都合适。兵力多了对进攻方的威胁就大,兵力少了也有少的好处,即便就几百兵力,作用也很大。因为兵力少,营寨必然跟着也小,那么进攻方就不可能派大部队进行围攻,施展不开嘛!进攻兵力少,防守方城墙上的弓箭手、火铳手等都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

对于防守方来说,这个城门营寨即便再小,只要它遮蔽着进攻者的视野,让进攻者无法洞悉这座城门的进出情况,仅此足矣!而对进攻方来说,这就是个巨大的威胁,无论是穴攻还是登城,必须要先拔掉营寨,才敢在附近展开对城墙的攻击。但我们要清楚,要拿较少的兵力去清楚掉这些背靠城门支持“小而坚”的营寨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这期间进攻方数万数十万的主力部队就只能白吃饭不干活,不管最后这些营寨是否被赶回城里,都可以为防守者争取很长的时间,而时间对于守城者来说至关重要。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城门不但不能堵,而且还要出城派兵扎营,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机动性,不让自己变成孤城、死城,有了机动性才有资格谈其他。


教你学“守城”


第二、城墙城壕。

城墙城壕历来都是一体的,是防守方最大的依仗,所谓“龟缩城内”城墙城壕就是乌龟厚厚的壳,只要运用得当,足以让任何锋利的牙齿都只能望之而兴叹。

就因为城门是防守方最重视的地方,进攻方很难以较小的代价去直接进攻城门,因此墙壕就成了进攻方和防守方的主战场,也吸引了后世最多的注意和目光。

我们看那些著名影视的经典战争场面,无不都在展现双方墙壕拉锯战,各种攻城和守城的措施、手段甚至机械轮番登场,残酷而壮烈。

城壕拉锯战看似花样百出,实则归纳起来无非三条,“蚁附”、“穴攻”、“砲与炮”。“砲”便是抛石机,“炮”就是火炮,这个咱们后边专门来谈。就进攻方作战思路来说,也就是跨越障碍和破坏障碍两途。

先说“蚁附”,是指进攻方持云梯或者轻梯攀爬城墙,如同蚂蚁上树一样,故名“蚁附”。从名字来看就是跨越障碍的意思,从实际效果来说,这种方法是最原始、伤亡率最高、收获比最低的攻城方法,进攻方要冒着城墙上的箭雨矢火、巨石滚木、火炮枪铳进行由低向高的仰攻,还要清初地面上预设的蒺藜、鹿角木、陷马坑和拒马枪,填平各类壕沟与护城河,难道必然巨大,伤亡必然惨重,但实际上却是历次攻防战中使用最多的方法,原因很简单也很残酷,因为人命不值钱。

因此在攻城时进攻方就会预先组织大批的炮灰部队,这些“炮灰”或是敌方俘虏降军,甚至是临时抓的壮丁妇孺,其目的就是用血肉之躯去填平通往胜利的道路。

这时候作为防守方机动性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派出军队去进行干扰和阻挡,因为作为“炮灰”的先头部队是没有任何作战意志的,往往需要督战队在后边进行监督,只要将这些督战队驱散,“炮灰”们往往一哄而散,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如果这时候防守方的机动性完全消失,已经无法派兵出城,那任何的防御工事都就会变成摆设。攻击“炮灰”除了浪费自己的防御物资外,没有任何的意义。不攻击就只能坐视敌方全面清除防御工事,选择有利地形,有条不紊的开展各种决战前的准备。

即便在决战开始后,防守方更应设立机动部队,一旦某处城墙被突破,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增援,从而集中力量将敌军赶下城去,毕竟防守方居高临下,对战场局势的观察和把握要比进攻方强的多。

然后是“穴攻”,就是“地道战”和“挖墙脚”。对于进攻方来说穴攻是防守方尚未丧失机动性时采取的办法,而“挖墙脚”则是防御方已经丧失机动性了,可以利用轒輼车以及其进化版尖头木驴及头车等特殊机械直接到对方的城墙下对墙脚地基进行攻击。

鉴于许多朋友对历史上真正的“穴攻”不了解,我这里多说几句,穴攻的目的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从地道攻进城,这种方法很快就在历史的实践中被淘汰,另一种就是破坏城墙,即挖地道至城墙地基的下方,然后先用大木支撑,待全部完毕后,放火烧木头,等待城墙坍塌。这种方法是历代攻城用的最多的方法。

要达到这一目的,穴攻的位置不能离城墙太远,否则就会让地道伸得太长,挖掘起来费时费力不说,失败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挖掘地道需要考虑通气性,地道越长透气性就越差(因为要放火就必须保证通气性,否则火根本烧不起来)。而且在动手挖地道前,需要堆起一个大土堆,目的是为了遮蔽城内的观察,同时也利于派兵防守保护。

而且穴攻的土丘也最好在两座城门中间,在城墙拐角的位置,因为土丘距离城墙比较近,所以守军很容易观察土丘周围的部署,发起逆袭的时候也会比较有针对性,选择这样的位置,无论守军从哪座城门杀出来,都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达土丘。挂角的位置还给守军最少的射击位置和观察位置。如果守军派出突击队打算缒城而下得话,也比较困难而且容易被发现。

看到了吧,同样是机动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如果守军完全丧失机动性,不能派出部队对穴攻的土丘进行干扰的话,那进攻方就会把地道挖的宽阔异常,甚至挖空一面城墙的地基,即便防守方可以在对应的城墙位置挖水渠引水灭火,但进攻方会到处堆土丘,大搞疑兵,作为防守方在城内,无河流湖泊,哪里来的那么许多水?

所以对于进攻方来说,穴攻最重要的不是挖得多快,而是如何保护好土丘。而对于防守方来说防止穴攻绝对不仅仅是被动的利用什么“地听”“听瓮”来消极防御。消极防御只能死路一条。


教你学“守城”


第三、火炮。

或许有人说到了明清两代,因为有了火炮的广泛使用,攻守双方的战法都改变了。进攻方直接使用大炮轰开城门即可,费那些劲干嘛?防守方直接在城头上用大炮轰即可,不是有“从城上击,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的说法吗?更有甚者诸如袁都督“红夷大炮一炮糜烂数十里”,连处于重重保护中的奴酋努尔哈赤都被大炮打死的说法吗?

其实明清时代的火炮因为技术原因,普遍使用黑火药,杀伤力着实有限,防守方使用得当倒也算得上利器,而作为进攻方想单靠大炮来轰开城门,几乎是妄想。(当然对于防御力低下的小城或许可行,所以才有援朝抗倭的轰开城门之说)

因为要想单靠大炮轰开城门,就必须使用红夷大炮这种舰用炮或要塞炮,这种炮威力大但缺点是动辄数千斤,普遍都在一吨以上,以明清两代的交通运输情况,这种炮是不可能随军作战的,只能放在城头作为防守使用。

我们以李自成二次攻开封和太平天国攻打南京城为例,就可以看出来火炮攻城的威力极其有限。

李自成第二次攻打开封时,手中已经缴获了上百门大炮,交给刘宗敏来进攻城墙。刘宗敏用这些大炮朝着开封城没日没夜地连续轰了好几天,仍然没能将城墙轰出缺口,甚至连出现缺口的迹象都没有。

情急之下,刘宗敏就不断的增加装药量,结果出现了大量的炸膛事故,不但依旧对开封城墙无可奈何,反倒给自己人造成极大的伤亡。

同样到了满清后期,太平军围困南京城,先是占据城外有利地形,运来从安庆缴获的二十门重炮猛轰城内,即便如此也对南京城的城墙无可奈何,最后还是使用的老办法,在城外各门立垒24座,一面组织人马昼夜攻城,一面派人挖掘地道,直通城墙底下,使用棺材密闭黑火药才炸开城墙。

而明末的开封和清末的南京一样,城内防守薄弱,敌我势力太过悬殊,守城的主官也缺乏军事素养和能力,完全丧失机动能力,倘若但凡有机动力量存在,就绝对不会任由进攻方从容放炮的机会。

对于“守城”,你学会了吗?


教你学“守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