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做作業半小時上10次廁所,爸爸無奈出奇招,女兒瞬間安分



01

特殊時期延遲開學,為了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全國各地大中小學生都開啟在家上網課模式。

家長也紛紛開始扮演起“班主任”的角色,在家監督孩子學習。

女兒做作業半小時上10次廁所,爸爸無奈出奇招,女兒瞬間安分

每天給孩子把學習任務安排得妥妥的,但是熊孩子們在家的學習狀態讓家長們頭痛不已。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關於家長“整治”孩子學習的視頻:

女兒做作業半小時上10次廁所,爸爸無奈出奇招,女兒瞬間安分

家長吐槽孩子在家學習時,“站沒站相,坐沒坐相!一會廁所,一會喝水”,想出了“一招制敵”的方法――用刺樹對付

為了孩子的學習,這位家長也是操碎了心才出此下策。

女兒做作業半小時上10次廁所,爸爸無奈出奇招,女兒瞬間安分

雖然視頻可能有擺拍的成分,但是實際上做作業磨洋工確實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比如:寫作業五分鐘,喝水上廁所半小時。

為此很多家長也很困擾,好好的孩子,怎麼一學習就坐不住?

其實,孩子不能沉浸在學習中,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主要還是孩子專注力不足造成的。


02

有研究報告表明:大部分孩子智力水平實際相當,真正拉開學習成績的關鍵在於——專注力。

那麼作為家長,究竟應該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呢?

第一:不打斷孩子。

我想這是很多家長都會犯的一個通病:

場景一:擔心孩子會餓著,孩子在寫作業時,一會兒給孩子端杯牛奶進來給孩子喝,一會兒送水果進來給孩子吃;

場景二: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期間,不停地打斷孩子思考的空間,“你做錯了、這道題不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

女兒做作業半小時上10次廁所,爸爸無奈出奇招,女兒瞬間安分

家長雖然帶著關心孩子的心態介入,但卻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打斷了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沒法在足夠的空間安靜下來學習,久而久之,孩子的專注力自然得不到鍛鍊。

所以孩子在學習以及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避免去打擾,對孩子的關心切勿過度,給與孩子一定的學習專屬空間和時間。

讓孩子獨立的完成作業,學會自己去思考。這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一個契機。

第二: 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很多家長應該都有過類似的情況發生:在監督孩子學習的同時,手裡都握著手機在看。

要麼孩子在房間學習,你在客廳看電視、玩遊戲,孩子靜不下心來學習,你把責任推給孩子。

女兒做作業半小時上10次廁所,爸爸無奈出奇招,女兒瞬間安分

正是家長的干擾,造成孩子注意力沒法集中,做事情三心二意。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家長以身作則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放下自己的手機和電視遙控器,關掉正在玩遊戲的電腦,陪伴孩子一起學習。

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氛圍,自然孩子心態平和,才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

第三:培養良好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孩子們在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才能變得專注和耐心。

作為家長要學會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比如孩子喜歡畫畫,那麼就不要去強行指導孩子應該怎麼畫,而是學會去引導,陪同孩子一起畫畫。

女兒做作業半小時上10次廁所,爸爸無奈出奇招,女兒瞬間安分

自然而然在不干涉孩子的情況下,既激發出孩子的興趣,同時也讓孩子的專注力得到提升。

孩子專注力的培養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要家長們的耐心指引。

第四: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合理的時間做合理的事,比如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根據作業量,給孩子一個時間限制。

最好是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去做。再或者說孩子看電視規定只能看一個小時,時間到了,那麼就要立馬停止。

女兒做作業半小時上10次廁所,爸爸無奈出奇招,女兒瞬間安分

專注力的培養體現在方方面面,在閒暇之餘,也可以陪伴孩子做一些娛樂活動。

比如打打羽毛球、兵乓球、籃球等等,這些都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鍛鍊專注力,同時也增進了親子關係。


結語

總而言之,孩子專注力的培養,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作為家長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父母要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