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挫折,我們該持什麼樣的心態


面對挫折,我們該持什麼樣的心態

葡萄真的很酸

面對挫折,我們如果選擇了逃避,當然會比較簡單,無需費神,事後吐槽一下這“葡萄”肯定是酸的,幸好沒吃,不然還不拉肚子嗎。但這無疑也是選擇了失敗。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總會遇上很多的事情,我們確實也努力了,就是效果甚微,怎麼辦,難道下次就該怯嗎,還不如拍拍身上的塵土,繼續向前,當然拍去塵土的時候,也可以想想這次的效果為何如此不堪,下次可以怎麼做。

當然,有的朋友在這一漫長的旅途中,會感到麻木,畢竟旅途確實很漫長,而且效果總是甚微,還不如找到一個避風的港灣,讓自己疲憊的心得到棲息。

我是認為沒有什麼比半途而廢和喪失對未來的希望讓人更絕望的啦。逃避和喪失希望不僅不能解決當前的問題,而且還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煩惱之中。

有人說挫折是一座警鐘,它告訴我們之所以遇上挫折,肯定是我們在某方面出了問題。或是觀念不對、態度不對、立場不對、方式不對、方法不對、計劃不對;或者是客觀條件不成熟,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或者主觀與客觀不一致,主觀願望違背了客觀規律等等。當然有人為原因,也有自然因素,所以面對挫折時,不能怨天尤人、消極等待,而是要積極的反思、客觀地尋找病症。

就像我們這次遇到的疫情一般,拋下生命安全不說,這次疫情讓我們的生活跟工作一時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封城甚至鎖國,影響有多大,肯定無需明說。那我們是該埋怨誰嗎?倒不如好好地想想這個情況還會延續多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我們還能做點什麼,幫助自己度過這一艱難時期,當然能幫到他人就更好了。

懂得這個道理,遇到過的挫折才能發揮其她的作用,我們中國不僅僅自己很好地應對了這次的疫情,還主動地為其他國家做了不少的事。這是我們每個國人都該感到驕傲的事情。這也是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成長。不是嗎?

只有在挫折中,在遭受挫折後,我們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問題。去思考,反思。然後將這些經驗用於即將發生的事情上,為我們的未來堡壘打下這堅實的基礎。這就是我們一直成長著的最有效證明。

我們在追求事業的道路上,肯定是要遇上不少的挫折的,很多人由於缺乏正確面對這些挫折的態度。有的是選擇遇難而退,然後他們就拒絕很多的機會,老話說“機會如雨點般向我打來,我卻一一躲過了”。這些人更多的是想過那種得過且過的生活,他們會說:“這就足夠了。”他們找到一些藉口放棄了一開始的追求,選擇了“自認為”是一條平坦、輕鬆的人生道路。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會遇上更大的挫折。一個人可能面對的最痛苦的時刻莫過於回首自己那平庸辛酸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