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1

距离2020年只剩30多天了,这两天朋友圈一直被2017年到2019年的变化刷屏。

昨晚我也是一时兴起发了一条。这两年从学生到职场,从销售到新媒体,生活上还是一样没什么变化。

这两年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健身带来的身材变化,于是我在朋友圈发了两张健身前后对比图。发完我才发现自己忘记屏蔽某些人了。

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果然不出意外,被朋友圈里某些杠精看到了,底下一串串酸溜溜的文字真让人恶心。

“没想到你也这么浪啊,想做塘主啊?”

“这是你吗?不会是在哪盗的图啊?”

“练的也就那样吧,也敢秀出来。”

……

原本只是随波逐流发一下这两年的对比,结果心情就这样被一大堆酸言酸语破坏了。

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刚开始,有几个人我直接回怼:“我发出来想做什么,关你屁事啊?”

“自己不看看自己哪肚子,里面不会是全是屎吧!”

后来,我直接将这些人设置了朋友圈权限,直接不让他们看到我的朋友圈。

以前大家总是说,要实现财务自由,实现“车厘子自由”,到追求情绪自由。

但是,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2

初中的时候,只有QQ,总是会在哪里发一些说说,无论是心情还是吐槽,总是那么多随心所欲。

后来,工作了,QQ成了过去,成了发送文件的渠道。微信取代QQ在90后心中的地位。随之改变的还有朋友圈自由。

大学时,开始接触新媒体,那时候开始写公众号,每次写完都会分享到朋友圈,那时候总会得到一些鼓励,但是也总会出现一些破坏情绪的语言。

“你一个理工科的装什么文艺青年啊。”

“读书也没见你多厉害,瞎折腾倒是挺积极的。”

“你也写不出这种文章吧,这是在哪里抄袭的啊?”

“不就是写写文章,鸡汤文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努永远不会看到你在写每篇文章时花了多少时间查资料,花了多少时间排版。

他们不知道我因为喜欢写作,放弃了吃喝玩乐,整天窝在宿舍看教程,追热点,想破脑袋写文章时的样子。

在他们看来就是这么简单,总是把“真诚”当成免死金牌,随便指指点点他人的辛苦成果。

见多了这类人,后来不让他们看到我的朋友圈,你省心了我也懒得和你瞎逼逼,发朋友圈形成了部分人可见。

3

前两天,有网友给我吐槽说他被公司辞退了,因为他发朋友圈忘记屏蔽了一位同事。

这位网友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他们公司有一天奇葩的规定,就是不允许办公室恋爱。

但是,他在公司喜欢上了一个同事,两人一直瞒着所有人在搞“地下情”。

前几天,他们公司开会,两人坐在一起拍了张开会前手牵手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并配文“不能明目张胆谈恋爱很辛苦,不过也挺刺激的”。

但是,他忘记屏蔽新来的同事,结果第二天,老板就将他们两人辞退了,因为他们违反公司不能谈恋爱的规定。

他们用行动证实了秀恩爱死的开的定律。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发朋友圈都要开始分类可见了。

我是工作后,我习惯了将好友列表分类,客户与同事老板分一类,家人分一类,杠精分一类。

每次休息时,如果出去玩了,不想让客户找我,所以每次看到好看的,有趣的事情,总想发个朋友圈,就会选择屏蔽客户。

有时候工作累了,心情差,想吐槽一下,担心让同事老板看到,于是,朋友圈就将他们屏蔽了。

工作后,朋友圈除了发工作内容,似乎发什么都是错的,每天不是被要求转发工作内容,就是发一些盖楼,“砍一刀”,“最美小女生”等沙雕投票链接。

自从听了那网友的经历,每次发朋友圈都会再三确认是不是该屏蔽的人都屏蔽了。

4

其实,发朋友圈我们不光是屏蔽了老板客户,有时候就连父母也会屏蔽了。

有一位朋友和我问我,你发朋友圈的时候会屏蔽家人吗?

“不会啊,毕竟我现在有两个号啊。”我的回答直接得到了一个白眼,因为写作原因,我弄了一个小号来接网友投稿。

后来慢慢的,很多在大号想说却不敢说的话,想发不敢发的图片都会在小号发。

这和这位朋友一样,很多时候我们发朋友圈很怕让家人看到,但是屏蔽他们又于心不忍,总觉得过意不去。

有一次,我这位朋友半夜感冒发烧,因为自己住的地方没有备药。于是,发了条朋友圈感叹。

结果,夜里被他爸妈看到了,他的爸妈非常担心他,整夜没有睡觉,直接买了最近的车票连夜来到他工作的地方照顾他。

当他看到他爸妈一脸焦急和疲惫时,他后悔了,他后悔发了那一条朋友圈。明明很小的一个感冒发烧,但是在父母的眼中都比天大的事还重要。

因为一条朋友圈,父母整宿睡不着,硬撑着晕车带来的眩晕和恶心难受也要过来照顾他。

那一刻,他是幸福的,但过多的是自责。

其实,大家选择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在外打拼,很怕父母担心,能报喜就不报忧。

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奇葩说》第二季,也有一道辩题是“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

花希的话最能体现现在年轻人的心理状态,

他说:“成长中不可避免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父母窥探隐私无非是过于担心。自己的秘密因为父母的介入,变得不再美好。伸不出的手,放不下的心,只会让父母平添心碎的无力感。只发好的东西给父母,朋友会觉得你装逼。”

小时候,我们担心父母偷看我们的日记,那时父母因为担心我们早恋。长大后,我们担心父母看到我们的朋友圈,除了怕他们担心,就是怕他们介入我们的生活,因彼此的价值观不同。

累了,跑到一个新的地方旅游,在父母眼中,就是闲的没事做,累了就应该好好休息。

朋友圈晒了一张自拍照,父母不看你的颜值,只注意到了你穿一条今年流行的破洞裤,在他们眼中那就是乞丐穿的。

在朋友圈发了自己的几个偶像的照片,并配文“awsl,我老公/老婆太好看了”。在父母眼中,你的感情有问题,不够专一。

傅首尔在录制《奇葩说》期间,发了一条朋友圈说喜欢陈铭,结果她妈妈以为她要出轨。

正如马东在辩题最后说的:“屏蔽是一种保护,避免我们因价值观不同而产生冲突,是对自己的尊重,对父母的保护”。

5

小时候,日记是我们的树洞,长大了,朋友圈是我们的树洞。里面记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记录着我们的过去。

有时候回头翻看自己的过去,却觉得那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沙雕,简直不忍直视。为了不让别人看到,于是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

有一次,有个女生加了我,还没问好,她就发了一条信息,连朋友圈都这么见不得人,肯定是个渣男。

我刚回复就见到一个红色的感叹号,红色的感叹号,感叹号!

what?

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这是什么理论和操作啊,我还没来得及设置呢。

张小龙在某次会议上说过,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是最多的,达到了1亿人左右。

其实说到底,朋友圈三天可见是我们对自己的保护,是我们保持着对人与人之间的一个界限。

以前我的朋友圈是设置三天可见的,有一次有人就问我,你既然设置了三天可见不让人看你的朋友圈,那你干嘛还要发?

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其实,不是不想让人看,而是我是一个不主动的人,因为我们不熟悉,我们之间还存在着界限感。

我设置三天可见仅仅是在练习着如何去接受他们,我先开放一部分空间让他们了解我。

如果,对方看到了,他想深入了解你,他会主动找你聊天,在聊天中彼此了解,我也会慢慢开放朋友圈的权限。

这种界限就是一种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差异导致,正如有的人乘坐出租车觉得坐在副驾驶是不礼貌的,应该最在后面,但有的人却相反。

正如《非正式会谈》里说的:“设置三天可见,是我们在练习,我们既开放一部分空间,同时又设立了一个屏障。”

而如今我的朋友圈也开始设置成了半年可见了。

6

朋友圈三天可见是一种微妙的表达,是我对于一些仗着所谓的“耿直”、“真诚”而语言暴力行为大胆说“NO”,也对你说“我们也是朋友。”

从一开始,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到小心谨慎的设置分组,在到最后的三天可见。互联网虽然拉进了彼此的距离,但也大大的增强了彼此间的界限感。

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一开始我在朋友圈畅所欲言,后来,编辑了一条动态,设置好了分组,却发现只剩自己可见了,于是,默默的将编辑好的字一个个删除了,放下了手机。一个人躺在床上,一个人体会一天的喜怒哀乐。

实现财务自由很简单,但是什么时候我们可以才能实现朋友圈自由呢?


  • 作者|林先森
  • 关注【迷途有鹿】头条号。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 林先森,自媒体人,新媒体运营,公众号“迷途有鹿(iD:mituyoulu2019)”作者。一个故事,一段情,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我,26岁,连个朋友圈自由的权利都没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