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扶風:“真假玫瑰”成為貧困戶“脫貧花”

3月27日,寶雞迎來一場春雨,一切都變得清晰起來。田野裡的油菜花一片金黃,隨風搖曳,大片的麥田已經變得油綠。

巾幗脫貧 | 陝西扶風:“真假玫瑰”成為貧困戶“脫貧花”

一大清早,扶風縣召公鎮後董村雨還在滴滴答答地下著,51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胡烈秀用雨衣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一副急匆匆的樣子。


“家裡4畝地流轉給了苗圃基地,每天在這裡打工,一天60塊錢,老漢有病也能照管上,也能照管上孫子,對於我來說是很大的幫助。”她告訴記者,眼下正是玫瑰花春季施肥的高峰期,村上的百畝時令鮮花種植基地裡含苞待放的玫瑰樹苗亟待除草施肥,每天都有40多名和自己一樣的當地農民在這個基地務工,不用出遠門就能有一份不錯的收入。

“基地大棚裡的單杆玫瑰花苗,40天產一茬花,一朵玫瑰花旺季可以賣到2.5元左右,這一棚4500多苗,產值1萬多塊錢,目前市場已逐步回暖。”召公鎮後董村黨支部書記陳寶寶介紹說,今年花木生產和交易受疫情影響停擺了一個多月。如今,廣大花農正搶抓復工復產時機,力爭將花卉苗木產業打造成助力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


據陳寶寶講,之前後董村村民的收入主要靠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以及外出務工,村集體經濟始終低位徘徊,村民收入相對較低。2018年,在扶風縣青年企業家協會的牽線搭橋下,後董村和鄰近的西呂村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引進了“萬畝林海千畝花海”田園綜合體項目。目前已投資800多萬元,流轉土地1000餘畝,栽植海棠、櫻花、五角楓、玫瑰、碧桃等觀賞林木30多個品種近40餘萬株,基本解決了董村和西呂村近百名貧困戶的就近就業增收問題。

巾幗脫貧 | 陝西扶風:“真假玫瑰”成為貧困戶“脫貧花”

當天,在扶風縣段家鎮的寶雞蘇陝鑫藝仿真花村鎮工廠裝配車間裡,20多位婦女正緊張嫻熟地用膠槍粘貼組裝仿真玫瑰花枝。“復工以後,我們按照就近就地原則,吸納附近村子勞動力218人,其中貧困戶63人,人均月收入1500元以上。"廠長王林海告訴記者,他們的廠子採用訂單式代加工模式,主要加工製作高仿真花,是扶風、邳州兩地合作共建的西北五省首家高仿真花生產線,也是蘇陝扶貧項目。復工復產後,縣上在指導廠子做好防疫防控同時,積極為工廠協調解決用電擴容、項目資金、擴大規模等問題,同時優惠水價、電價10%,提供貧困戶就業政策補貼21.6萬元。今年一季度已經生產仿真花19萬枝,實現產值230萬元,為周邊村鎮富餘勞動力和貧困戶在家門口就業增收提供了便利條件,貧困群眾紛紛稱讚"東奔西跑,不如家門口有個工廠"。

巾幗脫貧 | 陝西扶風:“真假玫瑰”成為貧困戶“脫貧花”


據瞭解,陝西省扶風縣召公鎮引進真玫瑰花種植和段家鎮引進仿真玫瑰花生產均採用訂單式生產,兩朵“脫貧玫瑰花”,既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個縮影,也是疫情之下,讓留守貧困勞動力實現“村內生活、村內就業”的脫貧就業模式。讓貧困勞動力實現就近就業、家門口就業是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閒房變廠房,無業變就業”實現了資源利用、扶貧幫困的雙贏,讓貧困戶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是扶風縣脫貧攻堅的亮點特色。

巾幗脫貧 | 陝西扶風:“真假玫瑰”成為貧困戶“脫貧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