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写作,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一年前,30岁的我出现了中年危机,职场焦虑感很严重。经高人指点,我开始寻求Plan B 来缓解中年危机,最后我把目光锁定在写作变现上。我从事多年的企业文化相关工作,加上我从初中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让我坚定在自媒体时代,写作应该是很不错的选择。我在网上报了一个90天写作训练营,听了许多关于写作技巧的课程,看了各种自媒体写作平台写作大咖分享的写作变现经历,但我依旧没有找到方向,甚至有种越听越看越茫然的感觉,还是无从下手,直到我遇到弘丹老师的《从零开始学写作》,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为了帮助写作爱好者克服写作障碍,成为出色的写作者,《从零开始学写作》全面阐述了写作的各个过程。从心理层面讲述了如何克服写作的五大障碍、如何度过写作瓶颈期、如何克服写作拖延症;从技巧层面以标题、开头、结尾、框架等详细解剖了一篇文章的各个部分;从创作方法层面介绍了写作六步法、自媒体创作十法,以及修改文章五步法;从写作日常积累层面介绍了如何收集素材、如何丰富词汇量;从工具层面介绍了写作六大工具;从习惯养成层面介绍了培养习惯的三个阶段、斜杠青年写作时间和精力管理。

作者弘丹原是一名500强外企的普通上班族,写作改变了她,她现在是青橙学院创始人,简书签约作者,领英专栏作者,独立书评人,创意写作践行者,畅销书《时间的格局》和《从零开始学写作》(豆瓣评分8.0)的作者,立志做一名终身写作者,一生笔耕不辍。

初学写作,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我从本书中关于自由写作、自媒体创造十法和写作者如何管理时间等三方面受益颇丰。接下来我为大家一一分享。

01 爱上写作

随着自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许多人萌生写作的想法,却又不敢动笔,有一些无形的障碍拦在写作的道路上。

1. 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

我们在太在乎外界的评价,一旦别人评价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够好,或者没有写作天赋,就会沮丧失望,甚至放弃写作。书中提到一种叫“蒙羞体验”的方法,如果你怕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好,我们就来做个蒙羞体验,把你认为写得最烂的文章发布到网络或发给朋友,看有没有人留言说你文章写得真差。你会发现写作的恐惧其实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别人并不会嘲笑你的文章。

如果真有人嘲笑自己了,我们可以用成本和收益来核算继续写作带来的收益,以及放弃写作带来的损失。如果我们因为别人的嘲笑放弃了写作,3年以后,你还是不敢写作,还是会害怕别人嘲笑。如果你没放弃写作,相反你更努力写作,经过3年的练习,你的写作水平有很大提升, 之前嘲笑你的朋友也不会嘲笑你了,甚至会暗自佩服你。

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放弃努力或者写作,是典型的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方式。

2. 写作可以自嗨吗?

作者认为写作要自嗨,而且必须经历自嗨的阶段。只有真正经历过自嗨阶段,才能喜欢上写作,并且爱上写作。只有喜欢上做某件事,才会有内驱力。喜欢的事儿,自然就能坚持下去。

写作如何达到自嗨状态呢?那就是尝试自由写作。自由写作是一种放飞心灵的写作,丢掉写作的条条框框,写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写作,这样的文字往往更贴近我们的心灵。

自由写作时,要不停的写,快速地写,不要删除,不要担心错别字、标点符号和文法,不要思考文章是否符合逻辑,只要写出内心深度的真实想法。写作过程中要信任你的笔、信任你的心,勇敢地写出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不要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我手写我心,写出你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所爱,写出你所看见的世界。这样的方式写下的文字往往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初学写作,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02 精进写作

1. 从3个维度提升写作能力

写作的过程包括输入、处理(也就是信息加工能力及思考能力)和输出三个环节。如何从这三个维度来提升写作能力呢?

输入提升就是从数量和质量这两个维度加大提升输入效果。输出提升可以拆解一流作家的写作方法,加以模仿和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加上刻意练习必能熟能生巧。

处理能力的提升则需要提升思考深度。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得清晰,才能写得清晰,深刻的文字源于深度的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深度,作者介绍了四种方法。

(1) 遇到任何事情多问自己三个“为什么”,不断问自己“为什么”,挖掘内心深度的想法,也是倒逼自己思考,做出独立的判断。

(2) A4纸头脑风暴提升思考力,将一张A4纸横放在面前,每张纸写一个主题,1页写4~6行,每行20~30字,写每张纸所用的时间要控制在1分钟之内。长期训练可以轻松提高深度思考的能力。

(3) 使用黄金思维圈提升思考的深度。黄金思维圈是帮助我们迅速看透问题本质的利器。看问题的方式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what层面,也就是事物的表象,我们具体做的每一件事;第二个层面是how层面,也就是我们如何实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第三个层面是why层面,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使用黄金思维圈思考,先想清楚“为什么”,才能知道该怎么做、做什么。从“为什么”出发的思维方式教我们从本质出发,因为这是一切力量的源头。

(4) 熟练使用假设性思考。思考能力强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在平时特别注意观察和思考,在面对问题时,会从做一个假设开始,然后在解决的过程中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擅长假设性思考的人做事情的步骤是这样的:遇到事情迅速开始构想假设、验证假设是否正确、修正假设、再验证假设的正确性,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假设,让自己的思考更接近事实。他们总是保持高度的敏锐,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问题便积极询问他人,不断修正假设,让自己的判断更接近事实。

初学写作,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2. 自媒体创作十法

写作最难的部分不是写作技巧,而是言之有物,而言之有物可以用素材丰富来解释。写作者们往往认为自己缺乏素材,其实我们缺的是将素材转为文章的能力,也就是素材的加工能力,优秀的写作者能够将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通过分辨、加工、重塑、创作为作品。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十种自媒体创作的方法,把生活中的小事创作为精彩的文章。

(1) 把生活中的小事写作故事。写生活的中小事切忌不可写成流水账或日记的形式,应该懂得挑选自己的经历,升华到普世的价值观,引起读者的共鸣。

(2) 从小事中挖掘深刻的道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写作源源不断的素材库,那些困恼你的、引发你思考的小事都可以成为你的写作素材。关键是要去思考,而不仅仅是描述一件事,而是这件事引发了自己什么思考,或者引发了自己什么情感。另外,选材的切入点也很重要,每个事情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写,选择什么角度来写也是一项技能。你越了解自己,越了解读者,你对于选择切入点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3) 找共性,串联法。根据主题,把生活中遇到过、听到过的小事串联起来。

(4) 干货法。在生活中,如果你经历了某种事情,获得了某种经验,你可以把这些经验整理成文,分享出来。写作者们还可以从自己的专业出发,用文字分享自己的专业所长。

(5) 问答法。问答类的写作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你在某个领域经验丰富,你也可以用提问和解决方案的方式来给读者解疑答惑,并且提供独家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写作方式,写作主题源源不断,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的思考能力。如果你不知道该回答什么问题时,你可以逛逛知乎、百度知道等问答类平台,一段时间的积累,你就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的受众群体,了解他们的痛点及需求,这样写文章也就更有针对性。

(6) 时评类。时评文章一般根据热点事件,结合自己的故事,阐述自己的解读和评论。写作方法有盘点式(即围绕热点事件的某一切入点来进行素材整理)、分析式(选择热点事件某个细小的切入点进行分析)、评论式(你怎么看待这个热点事件,你的观点是什么,然后举几个故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吐槽式、唱反调、信息图文式和软文式(结合热点写软文)等。

(7) 访谈法。传统纸媒通常有人物刊,写的都是名人的故事,而自媒体时代,也可以采访身边的普通人,写关于他们的故事。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故事,只要你能找到亮点,他们就能成为你文章的主角。

(8) 浓缩萃取法。浓缩萃取法就是将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学、所读浓缩为精华,可以将自己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演讲整理成笔记、触发感谢,分享给读者,给读者带去价值。

(9) 深夜十则。比如,将大脑中的一些灵感和个人生活的感想写成像“深夜十则”这样的小短文。在文章里,可以写十则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感触,与读者分享和探讨。例如:《V先生日知录》

(10) 吐槽法。写吐槽文常常是幽默、逗比的文风,往往会写得比较有趣。例如《糗事百科》收集各种逗比、尴尬的糗事。如果你在生活中发生了一些糗事,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分享出来。

初学写作,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前面介绍了十种如何将生活中的小事创作为文章的方法,接下来,将介绍4种如何提升将生活中的小事创作为文章的能力。

(1) 让你立刻停下来的3件事

写出让你立刻停下来的3件事,写完这3件事,你需要在这随意写下的3件事中找出它们相互联系的线索,发现它们的内涵或意义。你可以根据同一主题把这三件事联系在一起,你也可以根据一种感觉把这3件事联系起来……当你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之后,你可以写一两段有思想深度的分析性文字。或许你会觉得把这3件事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附会,但是只要能够把这3件事联系起来,就会创造出出乎意料的故事。

“让你立刻停下来的三件事”,这个方法的训练目的是让写作者对周围的事物更加敏感,去发现一些已经知道但还没有意识到的事情,通过刻意寻找和发现,从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每月定期采用这种方法来训练自己挖掘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锻炼你发现和思考及寻找独特写作视角的能力。

(2) 拼贴法

写作拼贴法类似于艺术创作的“拼贴画”,可以将挑选出来的照片/事件进行拼贴,创作出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根据同一个主题,把独立的事件拼贴在一起。

(3) 卡片法

卡片法,即你可以在卡片上写下一些关键词,然后随机抽取某几张卡片,根据卡片上的内容,创作一篇文章。类似于卡片法的有个游戏叫“CLOSAT游戏”。

平时生活中,每次看到有趣的人物就写一张C(character,某个人物),看到特别的地点就写一张L(location,可视化的地点),看到引发你好奇的物件就写一张O(object,让人好奇或者能够引起共鸣的物件),遇到充满矛盾的事件就写一张S(situation,充满矛盾或者揭示性的情境),看到不同寻常的行为就写一张A(不同寻常或揭示性的行动),想到某些主题可以写一张T(任何你感兴趣的主题)。在写作时,你可以从每一类卡片中抽出一张,然后把这六张卡片放在眼前,根据卡片的内容来创造故事,也就是卡片创作法。

(4) 创作纪念册法

美国创意写作教授Daniel Nester教学生“创作自己的白色纪念册”的方法。他的训练方法是:每个学生选一个自己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时间段,或正在经历一场蜕变的时期,写一系列微型散文,每一篇控制在300~400字。写作顺序如下:a.生命中的那一天。b.年鉴,也就是这一年的年度事件。c.路上的故事。d.大事记。e.岁月金曲f.众所周知的日子。g.家与新闻报道。h.大日子或大日子之前的准备。i.标志性的故事。J.朋友。

写完这10篇300~400字的小短文,再按照一定的顺序来重新组合这些小短文。Daniel Nester教授让学生按照开头、(1)(7)(6)(9)(10)(2)(4)(5)(3)(8)、结尾的方式来排列重组这些小短文。

重组好之后,再试着用第三人称,用现在时态来讲述这个故事。Daniel Nester教授之所以布置这个作业是想让学生用一连串短小的微型散文,通过最后的定稿顺序,写出属于自己的“白色纪念册”。

我们也可以使用Daniel Nester教授创作白色纪念册的方法来创作自己的故事。你可以根据他的方法写10篇小短文,然后根据一定的顺序来排列这些小短文,创作出不一样的故事。

从这10篇小短文的主题我们还可以学到一种写作方式,就是把自己的故事跟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件,以及这一年的流行趋势,如歌曲、影视剧等结合起来,还可以把自己的故事放置在社会大环境中,去回顾这一年国家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在写自己的故事时,很容易陷在自己的视野中,只看到自己的故事,而看不到社会环境的变化。根据Daniel Nester的训练方法,我们可以把个人事件和周围环境及社会大事件结合在一起,创作的角度就会不一样。

初学写作,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3. 如何搭建素材库/词汇库

(1) 如何搭建自己的素材库

作者介绍了自己如何在计算机中搭建素材库的,她将素材库分为5个类别。a. 生活故事素材库,收集生活的故事。生活中遇到了什么人?听到了什么故事,晚上回到家或者第二天早晨就把大致的故事内容记录下来。b.书影剧素材库,例如作者每看完一本书,都会摘抄书中的故事、优美的句子、名人名言,看完书也会写读后感,然后将所有的读书笔记放在一个文档里,作为读书笔记的素材库。c.金句素材库,平时阅读文章时,看到好句子可以随时摘录下来,然后统一时间整理。d.创作文章素材库,自己写的文章放在同一个文件夹里。e.网络素材库,整理网上搜集的素材,作者一般会用印象笔记收藏全文文章,然后在周末的时候整理这些素材、筛选、裁剪复制到第三个素材库。

(2) 如何搭建自己的词汇库

建立自己的词汇库,可以使用电子化的方式,也可以使用笔记本摘抄的方式。遇到新的词汇,将其收录到自己的词汇库里并造句,想象使用场景。

阅读、摘抄、背诵就像是在往银行账户存钱,写作时就像是取钱,如果平时不积累,取钱的时候才发现账户没钱,就会明白自己的词汇是多么匮乏了。

一些名家的写作经验之一就是模仿,先阅读名家作品,然后学会分析文章结构,再摘抄金句、背诵,变成自己的积累。金句如果不背诵,写作时就无法灵活运用。

初学写作,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03 时间精力管理

想要成为作家,不是下一个决定就能达到的,需要每日的精进,日复一日地练习和持续的行动力。

如果你是一名上班族,工作日的业务时间只有上班前和上班后这两部分,作者建议在上班前写作,晨起写作的时间管理是比较简单的,早晨的时间是可控的,精力也是最充沛的。早上起床后简单洗漱就开始写作,固定的时间写作更容易养成习惯,培养写作思维。

对于如何开启清晨写作之旅,作者的建议如下:

1. 早点起床,最好保证有30分钟—1小时的写作时间;

2.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写作;

3. 不要打开手机/微信,不要阅读邮件,不要阅读书籍和任何资讯,要保持大脑的鲜活度,这时也是离潜意识最近的;

4. 倒一杯开水,专心致志开始写作。

掌握了以上方法,并不是说你就可以一帆风顺地想写什么就能些什么,成为一流作家,你还会遇到写作瓶颈期,写作爱拖延,写作时感觉到非常痛苦缺乏热情等等,作者也给出了建议:

1. 在写作瓶颈期,最重要的是不要否定自己。即使是一流的作家,在写作生涯中也会遇到很多次写作瓶颈期,这都是正常现象,创作本来就是周期性的,有高潮,有低谷。

2. 降低写作的期待,到了创作低潮期要降低写作的期望,不要期望写出优秀的作品,但不要停笔,给自己一个时间段,为自己而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3. 大量输入和充电,当你创作思路枯竭时,也说明你的输入无法满足你的输出了。

4. 懂得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我们要把“写”和“修改”分开来,对于初稿而言,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5.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自由写作能到体验写作带来的快感,但写公开的文章,写作的过程其实是很痛苦的。但是别忘记自己的初心,如果你足够热爱写作,也就愿意承受某些痛苦写作的时刻。

6. 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写作,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

通过这本书,解开了许多我关于写作的困惑,系统的了解了写作全过程和注意事项。从我下定决心要写作,至今快1年的时间了,中间我放弃了近半年的时间,但是这次我拿起笔就决定再也不放下了,终生写作,笔耕不辍。

愿这篇文章对于同样初学写作的你有用,来吧,一起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