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次分享:《“試用”有“風險”,“跳槽”須“謹慎”》

一天我去一家客戶諮詢,偶遇了幾年不見的朋友,我們興奮的交談起來。我問他:“你怎麼跑這麼遠來上班”?他說:“他以前的一個同事李總被這家公司老闆高薪挖過來,他也順便被帶了過來"?我心裡隱隱有一些擔心,我說出了我的觀點:

1、你的同事剛過來,腳還沒站穩,若某一天,他做不下去了,你咋辦?

2、你來之前,有沒有了解這家公司的情況?

他說到:“李總和這家公司的老闆關係非常好,應該不會有問題。來之前,也沒有了解這家公司的情況,只知道老闆年輕有為,很有創業激情。因為和李總十幾年同事的關係,老闆對自己也非常信任”。


我再次提醒他:

1、一朝天子,一朝臣,若李總做的好,沒有問題,做的不好,就會“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不用總把和他的關係掛在嘴上,要低調。

2、你之前公司是個大公司,有很多下屬幫你幹活,工作通常只是專注在點上。民企雖然給你的頭銜是副總,但因為人力資源匱乏,你需要八面玲瓏,樣樣都要精通,除了會說,還要會幹,否則很多工作很難推進下去,民企對人的綜合素質要求要遠遠高於外企。

3、你以前可以做到“朝九晚五”,做到“生活和工作”分的很開,來了民企,996(早9點-晚9點,一週六天)都不算什麼,你要做好“五加二,白加黑”的準備。

4、你拿了這麼高的工資,就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呈現出你的“價值”,民企沒有那麼多的“耐心”等你出成績。一旦第一印象形成,你很難扭轉。

5、別總把你輝煌的背景拿出來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瞭解情況的時候,多聽少說,不要掉入“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的陷阱。

他深以為然,也和我交談了一些未來的規劃,我提醒他一定要基於現狀做好調研分析,存在即合理,不要輕易全盤否定,任何大的變革都要謹慎,多溝通,多花些心思在方案的設計、確認和風險的評估上。


過了兩個月,我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李總和我的朋友均沒有如老闆所期望的那樣,他們相繼離開,公司的一個股東和我強烈的抱怨了他們。

我問:“在把他們挖過來之前,你們做過哪些調研嗎”?他說:“他們公司是個大公司,他們工作了十幾年,職位也挺高,經驗也非常豐富,在交流的過程中,談吐也非常不錯,所以覺得挺合適”。

我問:"你們有沒有做過相關的理論和技能測試"?他說:"沒有"。

我問:“他們在以前公司裡面做了十幾年,三顧茅廬把他們挖過來,但在試用期內就把他們幹掉了,你想過他們的未來嗎”?他說:“他們的未來不需要我想啊,我只要站在公司的角度就Ok了”。


記得和一個集團公司的人力資源老大喝茶聊天。他說了一個事情,公司高薪挖來一個高管,半年沒到,就辭退了。問他其中的原因,他說:“一個人的東西,能吐半年,已經非常不錯了,找他的時候,就沒想讓他長期做下去,三五個月“吐完”走人,這麼高的工資已經嚴重破壞了公司的平衡”。我聽後毛骨悚然!

細思極恐,到底什麼是“試用期”呢?站在公司的角度,若“試用期”僅僅是驗證應聘人員是否“滿足公司要求”的話,那麼職場中風險最高的一件事就是“跳槽”!


前兩年微博上有一段視頻火了,河北唐山把各個路橋收費站取消了,很多人對此拍手稱快。但收費站的工作人員不滿意,在維權時,一位女士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事業了,除了收費我啥也不會,所以要求政府再安排一個鐵飯碗”。我們之前說過,所謂的“鐵飯碗”,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的飯”,而是一輩子到“哪裡都有飯吃”。這個女士有“十幾年”的經驗,但濃縮到最後,也就變成“幾分鐘”而已。一個新人要想替代她只需要“分分鐘”,ETC替代她,連時間都不需要。


小結:

致企業:

每一次“試用”都是高成本,每一次“解聘”都可能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前程或家庭的幸福,請最大限度在“面試”環節解決“人才是否匹配”的問題,要讓“試用期”變成“適應期、磨合期”!!!

致求職者:

一個人在職場上的“價值”不取決於他"曾經的貢獻",而是取決於他當下的“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的難度取決於將他的“知識和技能”濃縮到最後所剩下“時間的長短”。請“理性”評估自己的“價值”,評估自己是否真正持有“鐵飯碗”,“試用有風險,跳槽須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