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长大了能不能幸福,看父母就知道了

最近的综艺都不太适合和小朋友一起看。于是,又翻出了之前的《爸爸去哪儿》和孩子一起“增进一下父子感情”。

陈小春和Jasper这一对父子的相处方式逗得我们哈哈大笑,简直和我俩如出一辙 :一边是陈小春动不动就大呼小叫,另一边是Jasper耐心、温柔地应对爸爸时不时的愤怒。

有一次,Jasper沉迷于拿着大喇叭“喊麦”,拖拖拉拉没有跟上陈小春。“山鸡哥”瞬间变身:“hei,hurry up!”

Jasper平静地回答他爸“i know”,继续往上走。无辜地问老爸“你怎么了?”

虽然被陈小春的回怼,Jasper镇定地说:“Can you stop angry now?”

看陈小春满脸疑问,拿起大喇叭发出严正警告。这个举动也迅速让陈小春反应过来,马上给儿子道歉。甚至在晚上和应采儿通话时针对这次的冲突再次道歉。

大家都很奇怪陈小春这么暴躁的人怎么会生出来Jasper这样长相天然萌、性格平和的满分小“男友”?妈妈应采儿大笑:“他要是不这样,怎么可能在我家活得下去!”

其实,Jasper温吞、平和性格的养成,离不开爸妈相处融洽的影响。《三个院子》的节目中,“山鸡夫妇”就无时无刻不在狂撒狗粮,这对娱乐圈的模范夫妻不仅诠释了完美的爱情,更是夫妻合力教育出了一个听话、懂事又很有应对策略的国民男友。

小孩长大了能不能幸福,看父母就知道了

陈小春和Jasper的互动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长期生活在紧张气氛中的孩子生长激素水平偏低,成年后发育不良以及患各种疾病的比例增大,并可能导致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孩子到底能不能幸福,看父母的表现就能一目了然。

1.父母对待婚姻的态度构成了孩子的性格底色。

天涯有一个帖子讲的是“父母吵架下长大的女孩”。

讲述的是自己的父母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在吵架,过年也因为红包、亲戚关系各种琐碎小事争吵不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当事人性格内向,为人处世特别冷漠,表面上是一副“讨好型”人格的老好人什么都迁就其他人,内心却非常不安,情绪波动很大也不敢表现出来害怕得罪人。

虽然上了大学却没法摆脱多年以来的性格缺陷,一直都很自卑。觉得逃离原生家庭才能有一种清净的幸福,很少回家。

跟帖中有的人说自己情况更严重,甚至已经怀疑人生。觉得活着是一种痛苦,陷入了严重的自我封闭,感慨:“真的,家庭和谐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性格体现着父母的相处方式。

再看娱乐圈的模范家庭:黄磊一家。

黄磊孙莉夫妇堪称娱乐圈的模范夫妻,两人结婚多年,夫唱妇随,生了三个可爱的孩子,大女儿多多古灵精怪,小女儿萌翻天,刚出生的儿子更是全家人的挚爱,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黄磊曾深情表白妻子:“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为孙莉做一辈子的黄小厨”。

在美好的家庭氛围中,大女儿黄忆慈(多多)多才多艺,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外语,而且厨艺向爸爸“黄小厨”看齐,钢琴也弹得不错。在《爸爸去哪儿》中,黄多多的表现让人惊叹!

一个8岁的孩子不仅接受基本的社会规则,并且主动承担最为姐姐的责任。在节目中设身处地帮助这些弟弟妹妹:帮助他们理解规则,帮助他们完成任务,自己受了委屈宁愿默默消化,反而还要去安慰其他人。

小小年纪就已经是一个领导者的风范和气度。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性格满分!

小孩长大了能不能幸福,看父母就知道了

黄磊一家合影

李岫云说过:父母是孩子们启蒙教师,孩子是母亲的一面镜子

武志红老师曾经把“夫妻关系”比作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父母能否和谐相处决定着孩子能不能形成独立健全的性格!

2.父母对待社会的态度影响着孩子的三观构建。

奥斯卡新晋影后《三块广告牌》女主——“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获奖感言这样说道:

“我尤其要感谢我的家人,这两个男性是在主张男女平等的母亲的照顾下长大的。他们也用这样的价值观看待自己,看待彼此,看待周围的人。我知道你们为我自豪,这也让我非常开心。”
小孩长大了能不能幸福,看父母就知道了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发言

家庭教育构筑了社会良知和道德的底线。家庭教育不只是教会孩子如何吃饭、穿衣等生存技能,同样也是影响孩子三观养成的第一道流水线。

近日,“北大学子弑母案”最终得到答案:嫌疑人吴谢宇供述作案动机是为了“帮妈妈解脱”,否认了外界的猜测是由于妈妈管教太严而产生弑母想法。

吴谢宇的社会形象可以称得上“完美二字”:妈妈眼中的好儿子,听话、乖巧;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北大高材生。堪称一个“别人家的好孩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完美的人最终犯下弑母重罪,亡命社会边缘,最终落网。

据有关媒体报道,被害人谢天琴在丈夫去世后,变得沉默、易怒。只要楼上楼下有点动静就会去大吵大闹,邻里关系特别僵。而且,谢绝了所有亲戚朋友的帮助,好强地不接受任何人的怜悯。

就是这种长期处于高强度压力的状态,和苛求完美自我的性格,让她不断给儿子施压。只有把儿子培养成为完美的人,才能证明她的成功。

长久以来,吴谢宇和妈妈两个人处于一个完全“共生”的状态,吴谢宇很难形成一个独立、健全的性格,面对这种成长的撕裂,他只有让母亲得到“解脱”,他才能摆脱母亲的桎梏。

最终发生了这桩让中国人震惊的惨剧。

小孩长大了能不能幸福,看父母就知道了

蒙田曾说过,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其实孩子的三观,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三观的投射。

3.父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

心理学上有个现象叫“投射效应”。它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归属到别人身上,他往往以自己的心理去揣度别人的心理,认为别人也应该有和自己同样的特征。

投射效应不恰当的行为表现就是做父母的的把自己的好恶和意愿投射到孩子身上。逼着热爱运动的孩子学钢琴,逼着孩子“子承父业”,逼着孩子去实现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

前几年媒体报道过一家农户,户主陈维善祖祖辈辈以养鱼为生,至今孕育了38个大学生。

其实,陈维善的祖辈根本上不起学,陈维善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养鱼土专家。但他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节衣缩食培养子女,就是因为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在他看来,农村孩子唯有书包翻身,才有希望跳出农门。

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农家小院开枝散叶,先后培养出了38个大学生。先后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人才,更有三个人获得了国家级大奖,用他们的实际行动真正实现农民“书包翻身” 。

在这个家庭的影响下,全村人都认定“知识改变命运”,村里的大学生就是比别的村多得多。

俗话说“人穷志短”。虽然出身贫寒,陈维善这样的父母不因为经济窘迫而放弃,竭尽全力也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受教育环境,令人佩服!反之,如果父母目光短浅,必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马百娟,一个中国贫困山区的女孩。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自己赶快长大去大城市打工,给家里挣钱。

她的父亲已经是位年过60的老人,已经没有劳动能力。全家一整年的开支不超过500元,全靠低保过活。

马百娟的爸爸也说了,不希望她读太多书,只要认识些字就好了,将来嫁个好人家才最要紧。但是马百娟说,如果家里条件好一点,她还是想回到课堂去读书。

等到媒体第二年再去回访的时候,马百娟已经怀孕了。和同龄的孕妇一起坐在村口,捧着肚子比谁的大,扯着家长里短。

小孩长大了能不能幸福,看父母就知道了

马百娟采访

一个热爱读书,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因为无知的家庭教育,就这样懵懵懂懂地做了妈妈,她又怎么可能正确地教育下一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使每个人懂得:在社会面前,他的责任和对神会最重要的义务,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的首席教育者,第一任教师,就是母亲和父亲。

幸福的夫妻,必然内心丰盈,不必过于追求金钱、荣誉、地位,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孩子身上,投身在孩子的教育上。

感到幸福的父母不需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投射,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如何让孩子能够寓教于乐,快乐成长。毕竟只有幸福的父母才能培育出幸福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