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作戰神的開國皇帝:以九千精銳殲滅42萬大軍 堪稱千古一帝

在我國曆史上僅有一個皇帝擁有“中興之君”與“定鼎帝王”兩項頭銜,這位就是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雖然東漢延續了西漢的國號,可是劉秀是從一無所有慢慢幹起來的,也只是沿用了漢的國號。

被稱作戰神的開國皇帝:以九千精銳殲滅42萬大軍 堪稱千古一帝

除了這兩個頭銜,劉秀還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文人開國皇帝,劉秀雖說是個秀才,但是他是大夥都認可的戰神,可謂是文武雙全。

那劉秀到底有什麼戰績呢?劉秀可以說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典範,他每次打仗,都能化險為夷,還經常反敗為勝。而真正讓劉秀一戰成名的戰役,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

被稱作戰神的開國皇帝:以九千精銳殲滅42萬大軍 堪稱千古一帝

公元23年,西漢宗室劉玄被他的手下綠林軍將領擁立為帝,建年號為更始,史稱更始帝。對此,劉秀及南陽劉姓宗室極為不滿,只是礙於在聯軍之中,綠林軍人多勢大,又有強敵在前,只得暫且作罷。劉秀被受封為太常偏將軍。更始政權建立,複用漢朝旗號,此舉大大震動了新朝,王莽即遣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尋發各州郡精兵共四十二萬撲向昆陽和宛城一線,力圖一舉撲滅新生的更始政權。

被稱作戰神的開國皇帝:以九千精銳殲滅42萬大軍 堪稱千古一帝

同年五月,王莽大軍西出洛陽,南下潁川(今河南禹縣),迫使劉秀的軍隊從陽關(今河南禹縣西北)撤退到昆陽。昆陽漢軍僅僅九千人,劉秀軍中士氣低落,都害怕打不過敵軍,打算棄城退守到荊州。劉秀以“合兵尚能取勝、分散勢難保全”為由,勸說諸位將軍死守昆陽。此時王莽大軍已兵臨城北,劉秀親率13名騎兵乘著夜色出城,趕赴定陵縣、郾縣調集援兵,後調集步兵、騎兵一萬七千精兵趕赴昆陽支援。

被稱作戰神的開國皇帝:以九千精銳殲滅42萬大軍 堪稱千古一帝

王邑等人自認為自己兵力強盛,揚言道:“百萬之師,所過當滅,今屠此城,蹀血而進,前歌後舞,顧不快耶!”王邑軍向昆陽城發起了進攻,並且挖掘地道,製造雲車。昆陽守軍已經沒有退路,只能誓死保住這座危城。此時的王莽軍久攻不下城門,士氣大減。劉秀於六月一日終於率領步騎萬餘人趕到昆陽。劉秀親自率領千餘精銳為先鋒,多次發起猛烈攻擊,斬殺王莽軍千餘人,漢軍見此士氣大振。隨後又派遣勇士三千人,迂迴到敵軍的側翼,偷渡昆水,向王邑大本營發起猛烈的攻擊。可王邑依舊輕敵,下令各營清點人馬,沒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出兵,自己和王尋率領近萬人出營迎戰,王邑兵馬陷入劉秀軍的埋伏之中,王尋戰死,守備將領不敢出援。昆陽守軍見城外漢軍取勝,也乘勢出擊。王莽軍中大亂,紛紛奪路逃命,互相踐踏,積屍遍野。就在此時突然颳起大風,暴雨如注,滍水暴漲,王莽軍萬餘人涉水被淹死,滍水為之不流。

被稱作戰神的開國皇帝:以九千精銳殲滅42萬大軍 堪稱千古一帝

新朝42萬大軍的主力覆滅於昆陽城下,三輔震動,新莽政權土崩瓦解。更始元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混戰之中,新朝覆滅。

此戰讓劉秀一夜成名,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登上帝位,建立了政權,國號東漢,讓大漢王朝得以延續200多年。

被稱作戰神的開國皇帝:以九千精銳殲滅42萬大軍 堪稱千古一帝

人們常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可劉秀是個例外,雖十年不鳴,但一鳴驚人。他在家讀書,安分守己,一旦得勢造反,如翻江倒海。轟轟烈烈的創建了東漢王朝。

被稱作戰神的開國皇帝:以九千精銳殲滅42萬大軍 堪稱千古一帝

天下平定後,劉秀沒有斬殺一位開國功臣,同時心繫天下百姓,減免賦稅。他治理的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史稱“光武中興”。

既能帶兵打仗又能治理國家,而且深受百姓愛戴,請問哪位開國皇帝能像劉秀這樣?也正因為如此,歷史對劉秀的評價很高,甚至說不出他的缺點,真是堪稱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